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919)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柴家科尹会男段红杰梁黎明申传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骼肌
  • 5篇肌萎缩
  • 5篇骨骼
  • 4篇蛋白
  • 4篇烧伤
  • 4篇骨骼肌萎缩
  • 3篇凋亡
  • 3篇雄激素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细胞
  • 3篇激素
  • 2篇蛋白酶
  • 2篇蛋白酶体
  • 2篇严重烧伤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柴家科
  • 7篇尹会男
  • 6篇段红杰
  • 5篇梁黎明
  • 5篇申传安
  • 4篇吴焱秋
  • 3篇姚咏明
  • 3篇蔺静
  • 3篇盛志勇
  • 2篇陶白江
  • 2篇刘东兴
  • 1篇胡泉
  • 1篇孙强
  • 1篇黎君友
  • 1篇姜恩魁
  • 1篇韩翠华
  • 1篇董宁
  • 1篇张瑾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年份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烧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状况,以了解其对骨骼肌萎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伤组和烫伤组;各组又分为伤后1、4、7、10、14d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制备大鼠4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后各时间点称体重和胫骨前肌重量。取后肢胫骨前肌,用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双标检测骨骼肌组织凋亡细胞核。结果与假伤组比较,严重烫伤后大鼠体重及胫骨前肌重量从伤后1d起即开始下降,4d时达到最低(P〈o.05和P〈0.01),7d后体重及胫骨前肌重量开始缓慢上升,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电镜下观察烫伤组骨骼肌可见少部分细胞核核膜皱缩,染色质边集、断裂,核周区域肌丝降解,部分近核胞膜呈泡状突起,而同一骨骼肌细胞的其他核可显示为正常结构。TUNEL检测也发现烫伤组骨骼肌有散在的阳性细胞核,而假伤组骨骼肌细胞核则未见凋亡改变。结论严重烧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存在凋亡现象,这可能是骨骼肌萎缩的原因之一。
段红杰柴家科姚咏明尹会男申传安吴焱秋蔺静梁黎明
关键词:烧伤骨骼肌细胞凋亡
骨骼肌凋亡及其与骨骼肌萎缩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临床上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导致骨骼肌萎缩,如脓毒症、癌症恶病质、严重创伤、烧伤、心肺功能不全等。骨骼肌萎缩不仅影响患者运动和康复,而且易发生肺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以往的研究表明,骨骼肌萎缩主要由几个蛋白降解机制增强引起,其中最重要的是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段红杰柴家科盛志勇
关键词:骨骼肌萎缩肺部并发症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蛋白酶体癌症恶病质
严重烧伤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及蛋白激酶B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严重烧伤后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和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Akt(pAkt)表达水平,探讨烧伤后骨骼肌萎缩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烧伤组和对照组,每组60只。烧伤组根据文献的方法建立40%Ⅲ°烫伤(以下简称烧伤)模型。烧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ml/kg进行复苏,创面外用碘伏。对照组除浸入37℃温水外,其余程序均与烧伤组相同。每组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于伤后第0、1、4、7、10、14天取其胫骨前肌并称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烧伤后骨骼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以反映成肌细胞增殖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总Akt及pAkt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严重烧伤后大鼠胫骨前肌重量显著下降,于伤后第4天达到最低(P〈0.01)。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活性于伤后第1天即显著下降(P〈0.01),第7天后逐渐升高至对照水平。骨骼肌总Akt表达水平伤后无显著变化(P〉0.05)。其活性形式pAkt表达在伤后第4天前两组均几乎检测不到,而烧伤第7天后显著升高(P〈0.01)。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骨骼肌萎缩明显,成肌细胞增殖活性下降是其原因之一。磷酸化Akt在烧伤早期促成肌细胞增殖作用减弱,创面修复期则显著增强,可部分解释成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
段红杰柴家科盛志勇梁黎明尹会男申传安
关键词:烧伤成肌细胞蛋白激酶类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凋亡配体的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大鼠严重烫伤后血清凋亡相关配体的变化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作用。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烫伤组和治疗组。烫伤组和治疗组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mL/kg复苏;治疗组伤后24h皮下注射胰岛素0.25U/100g,以后每12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5d。第1~5天的剂量分别为0.25、0.50、0.75、1.00、1.25U/100g,将大鼠血糖控制在3~6mmol/L。假伤组浸入37℃温水假伤后不进行液体复苏。于伤后1、4、7、10、14d抽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NF-α、可溶性Fas配体(sFasL)、可溶性Fas受体(sFas);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烫伤组大鼠伤后1d血清TNF-α水平[(30.9±8.7)ng/L]即达高峰,与假伤组[(12.7±2.8)ng/L]和治疗组[(16.8±4.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治疗组大鼠伤后血清TNF-α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在伤后7d内明显低于烫伤组(P〈0.01)。烫伤组、治疗组大鼠血清sFasL分别在伤后7-14d和4~10d高于假伤组(P〈0.05),此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后4-10d治疗组sFas水平明显高于烫伤组及假伤组(P〈0.05)。伤后7、10d烫伤组大鼠血清sFasL与sFas比值高于假伤组,而治疗组则在伤后7d低于烫伤组(P〈0.05),伤后14d2组均接近正常水平。烫伤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在伤后4~10d低于假伤组(P〈0.05)。治疗组从伤后第l灭起血清胰岛素水平即显著升高,伤后4d[(327±15)μU/mL]达高峰,并显著高于假伤组[(42±15)μU/mL,P〈0.01]和烫伤组[(28±10)μU/mL,P〈0.01],随着治疗的进行,该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胰岛素可能通过调节凋亡配体的分泌而抑制烧伤后细胞凋亡。
段红杰柴家科盛志勇姚咏明尹会男申传安吴焱秋胡泉梁黎明
关键词:烧伤胰岛素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NF-α对大鼠Leydig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 观察TNF-α对睾丸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获取大鼠Leydig细胞进行原代培养。HE染色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Leydig细胞培养48h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大鼠TNF-α,使其终浓度达到0.1、1、10、100ng/ml,分别在培养的第1、2.3、4天取上清,通过放免法测定上清液中睾酮的含量,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与丫啶橙(AO)染色检测及观察Leydig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原代细胞通过提纯后的细胞纯度可达70%~80%。HE染色后可见细胞胞质含量丰富,含有分泌颗粒,胞核圆。TNF-α在0.1~100ng/ml浓度范围内能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Leydig细胞睾酮的基础分泌。0.1、1、10、100ng/ml TNF-α作用24h后,对Leydig细胞睾酮分泌量的抑制率分别为22.03%、34.98%、52.95%、74.83%。各组Leydig细胞睾酮的分泌量随时间延长呈减少的趋势,但除100ng/ml组外,其他各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TNF-α(10、100ng/m1)组具有抑制Leydig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作用,其增殖抑制率分别达到38.35%±4.17%、76.35%±8.65%,而凋亡率分别为13.23%±1.11%、26.43%±5.82%,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O染色见高浓度TNF-α(10、100ng/ml)组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TNF-α对Leydig细胞睾酮的基础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在较高浓度时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Leydig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有相关。
孙强柴家科姜恩魁尹会男梁黎明蔺静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培养LEYDIG细胞细胞凋亡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烧伤骨骼肌蛋白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严重烧伤后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分解代谢,可使机体迅速陷入负氮平衡状态。约占机体细胞总质量50%的骨骼肌作为人体最大的氮库,其分解消耗对机体无疑会产生巨大影响。骨骼肌蛋白过度分解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和康复,而且容易引发肺部并发症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肌蛋白丢失的原因可以是合成减少,也可以是分解增加,或者兼而有之。本文主要综述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的研究进展。
段红杰柴家科
关键词:骨骼肌蛋白降解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烧伤后高分解代谢机体细胞肺部并发症
骨骼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2007年
骨骼肌组织以及肌肉蛋白为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疾病以肌肉组织的特异性改变为特征。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骨骼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涉及细胞蛋白成分的整体分析,骨骼肌蛋白合成降解紊乱相关蛋白的识别与鉴定,以及衰老、肥胖和环境因素对骨骼肌的影响。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发现与骨骼肌病理改变相关的诊断及预后指标,为临床治疗寻找潜在的药物靶标提供重要依据。
蔺静柴家科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骨骼肌
雄激素对骨骼肌萎缩大鼠泛素连接酶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睾酮对地塞米松所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泛素连接酶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睾酮组、睾酮+地塞米松组,留取血浆和腓肠肌标本,采用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测量肌纤维横断面面积(CSA),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睾酮含量。结果地塞米松可使腓肠肌中两种泛素连接酶MAFbx和MuRF1的基因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或0.05),睾酮对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均无明显作用,但可明显减轻地塞米松引起的肌纤维CSA减小(P<0.01)。结论睾酮可减轻地塞米松引起的大鼠骨骼肌萎缩,其治疗作用可能并不是通过调控泛素连接酶MAFbx与MuRF1来实现的。
尹会男柴家科张瑾韩翠华申传安吴焱秋陶白江刘东兴
关键词:雄激素糖皮质激素泛素连接酶
雄激素与烧伤引起的骨骼肌消耗被引量:1
2006年
严重烧伤后存在着以骨骼肌蛋白降解明显增强为特点的高代谢状态。这种强烈的促体内蛋白分解、抑制糖和脂类利用的高代谢状态,可使机体在短期内出现显著的骨骼肌萎缩和负氮平衡。因此,降低骨骼肌蛋白的分解代谢,已经成为调节烧伤后高代谢状态的原则性目标。
尹会男柴家科
关键词:骨骼肌消耗骨骼肌蛋白降解雄激素高代谢状态骨骼肌萎缩负氮平衡
雄激素对糖皮质激素所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睾酮对地塞米松所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治疗作用以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关系。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睾酮组、睾酮+地塞米松组,每日检测大鼠体重,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冻存血浆标本,分离腓肠肌、称重并冻存。采用定量PCR检测腓肠肌中IGF-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IGF-1蛋白水平。结果睾酮可减轻地塞米松所致的大鼠体重与骨骼肌重量降低(P<0.01),拮抗地塞米松引起的骨骼肌中IGF-1 mRNA水平下降(P<0.01),但对血浆中IGF-1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睾酮可减轻地塞米松所致的大鼠骨骼肌萎缩,对骨骼肌中IGF-1表达的调控可能是雄激素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尹会男柴家科姚咏明黎君友董宁申传安吴焱秋梁黎明陶白江刘东兴
关键词:睾酮糖皮质激素类肌萎缩雄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