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0B090400180)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项琪黄亚东李宗奕贝煜张卉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莪术
  • 2篇莪术油
  • 1篇新西兰兔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 1篇制剂
  • 1篇缩酮
  • 1篇兔血
  • 1篇兔血浆
  • 1篇紫外辐射
  • 1篇细胞
  • 1篇连翘
  • 1篇鹿角
  • 1篇金丝桃
  • 1篇金丝桃苷
  • 1篇抗病毒
  • 1篇抗病毒制剂
  • 1篇吉马酮
  • 1篇贯叶连翘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黄亚东
  • 3篇项琪
  • 2篇张卉
  • 2篇贝煜
  • 2篇李宗奕
  • 1篇肖巧学
  • 1篇张敏静
  • 1篇林永成
  • 1篇吴思娴
  • 1篇许忠良
  • 1篇李银宇
  • 1篇庞冀燕
  • 1篇李健安
  • 1篇张娓

传媒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复方抗病毒制剂中贯叶连翘对莪术油药动学的影响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莪术油及自制的复方抗病毒制剂给药后莪术油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给药后血浆中莪术油的标志性成分吉马酮的含量。结果:莪术油与复方抗病毒制剂灌胃给药后吉马酮的药时曲线符合开放二室模型。单方莪术油的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Vd,CL,AUC,Ka分别为(1.52±0.59),(1.97±0.27)h,(47.59±2.29)L·kg-1,(176.77±7.65)L·h-1·kg-1,(5.70±0.70)mg·h·L-1,(0.97±0.11)h-1,复方中莪术油则为(0.41±0.03),(1.47±0.35)h,(75.21±5.21)L·kg-1,(287.79±6.39)L·h-1·kg-1,(3.91±0.53)mg·h·L-1,(5.14±1.26)h-1。两者的t1/2α,t1/2β,Vd,CL,AUC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复方的吸收速率Ka显著高于单方(P<0.05)。结论:复方抗病毒制剂中贯叶连翘没有影响莪术油有效成分在新西兰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但提高了莪术油的吸收速度,缩短了药物吸收的时间,有利于药物在体内迅速发挥作用。
李银宇贝煜张卉李健安赵文肖巧学张敏静黄亚东项琪
关键词:莪术油贯叶连翘吉马酮RP-HPLC
莪术油有效成分联合金丝桃苷抗紫外辐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莪术油有效成分以及联合金丝桃苷对3T3细胞紫外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3T3细胞紫外辐射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莪术油有效成分(莪术醇和吉马酮)以及联合金丝桃苷作用前后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的变化,检测胞质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UVB组比较,各给药组的活性氧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联合给药组最为显著(P<0.01)。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UVB组比较,吉马酮组、莪术醇组以及三者联合给药组的SOD、CAT和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金丝桃苷组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CAT和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给药组的SOD活性升高最为显著(P<0.01),而CAT、GSH-Px酶活性和MDA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莪术油有效成分能提高SOD、CAT、GSH-Px等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联合金丝桃苷能进一步降低活性氧的生成,提高SOD活性,对UVB辐射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贝煜李宗奕赵文吴思娴张卉肖巧学黄亚东项琪
关键词:金丝桃苷紫外辐射3T3细胞
RP-HPLC法研究鹿角缩酮B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新西兰兔血浆中鹿角缩酮B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静脉给药后新西兰兔血浆中鹿角缩酮B浓度及药动学参数。方法:血浆样品经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进行液液萃取,化合物1为内标,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30∶4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本方法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鹿角缩酮B在0.4~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检测限为0.2μg.mL-1;高中低浓度平均回收率为85.2%~105.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结论:首次建立了鹿角缩酮B在新西兰兔体内的分析方法,为鹿角缩酮B的体内分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本方法专属、准确、灵敏,适用于测定新西兰兔的血药浓度;静脉给药后鹿角缩酮B在体内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
张娓杨宏图项琪李宗奕黄亚东庞冀燕许忠良林永成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二室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