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2-1-02)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钟宁张峰阚炜董双林杜家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短翅鸣螽
  • 1篇性信息素
  • 1篇雄性
  • 1篇蚜虫
  • 1篇夜蛾
  • 1篇引诱
  • 1篇引诱活性
  • 1篇诱捕
  • 1篇桃蚜
  • 1篇田间
  • 1篇田间试验
  • 1篇甜菜
  • 1篇甜菜夜蛾
  • 1篇农林害虫
  • 1篇小菜蛾
  • 1篇萝卜
  • 1篇迷向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交配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篇张钟宁
  • 1篇杜家纬
  • 1篇陈增良
  • 1篇康乐
  • 1篇方宇凌
  • 1篇高勇
  • 1篇董双林
  • 1篇阚炜
  • 1篇张峰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交配状态对雄性短翅鸣螽(Gampsocleis gratiosa)交配投资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雄性短翅鸣螽在交配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交配投资,包括营养投资(精包)和遗传投资(精子)两部分.考查在交配过程中雌雄交配状态的4种组合处理对雄性释放出的精包与其组分以及精子数量的影响发现:精包和精护鲜重与雄性体重成正相关关系,而与雌性体重不相关,这说明雄性营养投资强度取决于雄性质量而非雌性质量,该结果支持父方投资假说.精包及其精护、精荚鲜重在4种交配状态组合条件下没有差异,而精子数目在雄性第二次交配过程中比第一次显著降低;雄性在与已交配雌虫配对时,没有显著提高繁殖投资,该结果不支持精子竞争假说.
高勇康乐
关键词:短翅鸣螽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及其田间试验被引量:19
2002年
采用气相色谱仪(GC)及气质联用仪(GC-MS)等技术对我国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结果表明,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含有4种组分,分别为Z9,E12-14:Ac(A)、Z9-14:OH(B)、Z9-14:Ac(C)和Z9,E12-14:OH(D);田间和室内种群各组分的比例(A:B:C:D)分别为47:18:18:17和43:18:23:16,比例及滴度在两种群间未有显著差异;雄蛾田间引诱测定表明,组分A、B显示性信息素活性。几种不同配比的硅橡胶塞诱芯在田间均显示极高的诱蛾活性,以9:1的AB二元诱芯(剂量100μg)最高,其诱蛾量与黑光灯相当,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该诱芯可替代黑光灯用于甜菜夜蛾的种群测报。利用性诱捕器进行田间种群监测显示,1999年浙江省慈溪市的甜菜夜蛾共发生6代,以第4、5代发生量最高。
董双林杜家纬
关键词: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田间试验
一种影响蚜虫行为的植物挥发性次生化合物被引量:20
2001年
萝卜叶中含有一种具轻微刺激气味的易挥发次生化合物.经室内的嗅觉实验和田间的引诱试验,表明该物质对桃蚜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室内外活性实验经t检验,与对照相比分别在0.001和0.01水平上有差异.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核磁共振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为4-甲硫基-3-丁烯异硫氰酸酯.
阚炜张峰张钟宁
关键词:萝卜桃蚜引诱活性农林害虫害虫防治
小菜蛾性信息素微胶囊的合成及其田间诱捕和迷向活性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用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通过复合凝聚法合成了小菜蛾性信息素微胶囊,测定了其在田间的释放保留率,并初步探讨了其对小菜蛾的引诱和迷向活性.结果表明,小菜蛾性信息素微胶囊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在相同的性信息素浓度下,微胶囊的引诱活性明显好于橡胶诱芯.在迷向实验中,迷向田的小菜蛾诱捕数量明显少于化学防治对照田,说明迷向活性良好.因此,小菜蛾性信息素微胶囊的合成为应用性信息素治理小菜蛾提供了一种新的施用剂型.
陈增良方宇凌张钟宁
关键词:小菜蛾诱捕迷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