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989)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茨白晨周向军袁耀美杜贤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鼠
  • 4篇隐睾
  • 4篇睾丸
  • 3篇氟他胺
  • 2篇丁酯
  • 2篇隐睾症
  • 2篇生精
  • 2篇尿道
  • 2篇尿道下裂
  • 2篇小鼠睾丸
  • 2篇邻苯二甲酸二...
  • 2篇甲酸
  • 2篇二丁酯
  • 2篇苯二甲酸
  • 1篇电镜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样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白晨
  • 7篇张茨
  • 4篇周向军
  • 4篇袁耀美
  • 3篇杜贤进
  • 1篇周晓光
  • 1篇朱磊
  • 1篇郑明
  • 1篇周熠

传媒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氟他胺尿道下裂模型小鼠的睾丸形态与功能变化
2012年
目的:采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建立小鼠尿道下裂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尿道下裂时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及生精功能的变化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购7-8周龄BALB/c小鼠60只,体重20g,分成A、B、C、D 4组,每组10只。在母鼠孕第12-21天连续10d每天依次经皮下注射给予氟他胺0,30,60,90mg/kg。出生后5周观察有无尿道下裂与隐睾。测量肛门生殖器距离(AGD),并从每组取3只尿道下裂的雄性仔鼠解剖观察睾丸位置情况。并观察睾丸细胞形态变化及检测生精功能情况。结果:A-D组F1代小鼠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0%,0%,30.77%,60.41%;隐睾发生率都为0%。睾丸组织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生精功能正常。结论:60mg/kg与90mg/kg的氟他胺能够诱导出F1代小鼠尿道下裂的动物模型,其睾丸细胞形态及生精功能变化不明显。
袁耀美张茨白晨周向军
关键词:尿道下裂氟他胺动物模型生精功能小鼠
不同剂量氟他胺诱导小鼠建立尿道下裂及隐睾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雄性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建立小鼠尿道下裂与隐睾模型,为造模所需氟他胺的剂量范围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7~8周龄BALB/c小鼠54只,体质量(20±1)g,分为A、B、C、D、E、F 6组,每组9只。在母鼠孕第12~21天,每日经皮下注射给予氟他胺,连续10 d,A、B、C、D、E组每日剂量依次为100、200、300、400和500 mg.kg-1,F组不给药为对照组。出生后5周观察有无尿道下裂与隐睾。从每组取3只雄性仔鼠解剖观察睾丸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A、B、C、D组F1代雄性小鼠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45.0%、61.1%、79.9%、47.1%,隐睾发生率分别为0.0%、0.0%、30.4%、41.2%,E组母鼠均流产,F组无尿道下裂与隐睾发生。隐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为生殖细胞数减少,大量多核细胞,曲精小管直径减小。结论氟他胺能够诱导出F1代小鼠发生尿道下裂及隐睾模型,并且随着剂量的加大,尿道下裂和隐睾发生率也有所提高,但其理想剂量为300 mg.kg-1.d-1。
袁耀美张茨白晨
关键词:尿道下裂隐睾氟他胺
胰岛素样因子3在氟他胺诱导的小鼠隐睾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氟他胺诱导小鼠隐睾动物模型的建立,探讨其睾丸组织的胰岛素样因子3(INSL-3)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妊娠BALB/c小鼠随机分成A、B、C、D、E5组,每组9只(雄鼠3只,雌鼠6只),合笼交配;分别在雌鼠孕第12—21天持续10d给予氟他胺灌胃,剂量依次为0、150、300、500、700mg/kg;分别在出生后第4周和第8周时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子代小鼠睾丸组织中INSL-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小鼠无隐睾,B、C组有单侧隐睾,发生率分别10.0%和25.0%;D、E组有双侧隐睾的发生,发生率分别为21.1%和40.0%。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INSL-3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B、C组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P〉0.05);D、E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剂量为150与300mg,/kg的氟他胺能诱导单侧隐睾模型,剂量为500与700mg/kg的氟他胺能诱导双侧隐睾模型;并且隐睾小鼠睾丸的INSL-3表达随氟他胺浓度升高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是隐睾发生的机制之一。
袁耀美张茨白晨郑明周向军
关键词:氟他胺隐睾症胰岛素样因子3小鼠
出生后注射雌二醇诱导隐睾性不育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出生后注射雌二醇诱导小鼠隐睾模型的发生率及生精情况。方法:90只雄性新生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60)、溶剂对照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10)。实验组进一步随机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出生后3~28 d(4周组)、3~42 d(6周组)、3~56 d(8周组)、3~70 d(10周组)给予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5μg/d)。观察停药后2周隐睾发生率及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各亚组(4、6、8、10周组)停药后2周隐睾发生率分别为0%、26.7%、60%、60%。而对照组均无隐睾发生。在4周和6周组停药后均出现隐睾自行下降恢复生精的情况,连续注药8周后模型稳定,隐睾生精不恢复。结论:出生后连续注射雌二醇8周能够建立稳定的隐睾性不育小鼠模型。
朱磊白晨袁耀美张茨
关键词:雌二醇隐睾生精小鼠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索暴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形态变化特征。方法:60只89周的BALB/C小鼠,体重2025 g,雄性20只,雌性40只,按雌雄2∶1的比例同笼交配,将受孕母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在妊娠1221 d分别经口给予500 mg.kg-1.d-1DBP、和玉米油,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鼠出生后分别于4、5、6、7、8周取睾丸组织,进行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实验组小鼠睾丸萎缩,曲细精管排列不规则,生精上皮层次减少,各级生精细胞减少,管腔内成熟精子明显减少,且有空泡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明显受到抑制,在第8周出现明显凋亡;而对照组6周凋亡达到高峰而后凋亡逐渐减少。电镜下生殖细胞退化时具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结论:暴露DBP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发育不成熟,第8周才出现明显凋亡。
白晨张茨杜贤进周向军周晓光
关键词:生殖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
小鼠隐睾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隐睾症是指睾丸下降异常,使睾丸不能降至阴囊而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隐睾的发病率为1.6%-9.0%。先天隐睾患儿发病率则为0.9%~1.8%,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隐睾的患病率呈增高的趋势。
白晨张茨杜贤进
关键词:隐睾症小鼠睾丸下降腹股沟管腹膜后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生殖损害研究对象多为大鼠,且不同时间点下小鼠病理组织学未见,以小鼠为移植对象没有明确移植时间。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找出其改变最大的时间点,为移植做准备。方法:妊娠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6只,玉米油对照组6只,DBP组8只。自妊娠12~21d,分别经口给予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玉米油,分别在小鼠出生后4~8周每间隔1周观察仔代雄小鼠睾丸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找到变化最大的时间点。结果与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组染毒小鼠睾丸出现明显的生理、病理和电镜下的改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引起雄性仔鼠性分化异常,睾丸生精上皮损害和生精过程障碍,从而对雄性仔鼠生育力产生不利影响,在5,6周小鼠睾丸组织损害最大,可以作为移植变化最大时间进行选择。
白晨张茨杜贤进周向军周熠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病理组织睾丸电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