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178B06)
- 作品数:13 被引量:70H指数:5
- 相关作者:冯锡光沈美芬吴明寿张世清汪天平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云南洱源县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调查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当前洱源县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因地制宜地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洱源县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调查当地居民、家畜和野鼠血吸虫病感染情况。结果 2010年在3个自然村共调查居民631人,估算感染率为0.96%;采用病原学方法检查牛、马、骡、猪和野鼠分别为270、19、19、29和175头(只),发现阳性牛2头,其余未见阳性;采用病原学方法检查当地居民、牛、羊、猪、马和犬的野粪共367份,发现居民和犬的野粪阳性率分别为5.88%和14.00%,其余野粪未见阳性。人、犬和牛3种宿主的潜在污染指数(IPC)分别为0.0324、0.0328和0.0004。结论人、犬、牛在洱源县血吸虫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当前该县的主要传染源。
- 邵宗体冯锡光董毅熊孟韬吴明寿黄鹏董兴齐李雄斌毛桂林杨文灿施学文沈美芬张云江华
-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
- 2010年四川省山丘地区沟渠钉螺分布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高山亚型与丘陵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分布特点。方法 2010年,分别在高山亚型流行区的西昌市和丘陵亚型流行区的广汉市选择10个自然村和5个自然村,采用系统抽样法对所选自然村的全部沟渠进行钉螺调查,用压碎法检查捕捉的全部钉螺,计数感染性钉螺数量。结果在西昌市的10个自然村共查螺6562框,捕获钉螺305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在广汉市的5个自然村共查螺2201框,捕获钉螺80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西昌市沟渠的有螺框出现率和广汉市沟渠的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8.748%和5.3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3259,P<0.01)。结论四川省丘陵亚型和高山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沟渠钉螺的分布无明显区别,高山亚型流行区是该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陆定徐亮毛勇蒙先洪赖玉华代凯陈琳钟波邱东川
- 关键词:钉螺沟渠山丘地区
- 社会经济因素对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因素对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四川15个自然村505户村民进行逐户问卷调查及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对检出感染血吸虫的病人户和无病人户分别就家庭经济状况、卫生设施及用水情况、农业生产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结果家庭经济状况差,选择沟、河、塘等作为饮用和生活水源的农户型易感染血吸虫病。结论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仍然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 陈琳张旭东钱晓洪杨羽张奕刘阳赖玉华代凯钟波邱东川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消除血吸虫病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建立消除血吸虫病的关键因素指标体系,为制定监测和控制方案、最终在山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设计调查问卷,选择24位从事血吸虫病防治、科研和管理的专家进行德尔菲法调查,对消除血吸虫病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建立消除血吸虫病关键因素指标体系并计算体系中各指标的归一化权重和组合权重。结果经过2轮调查,确立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的消除血吸虫病关键指标体系。疫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3个一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371 1、0.339 5、0.289 4。二级指标中,经济的组合权重最高,为0.289 4;农业生产和卫生设施组合权重最低,均为0.112 7。三级指标中,家畜感染率组合权重最高,为0.124 6,种植结构组合权重最低,为0.053 0。结论消除血吸虫病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明确消除血吸虫病阶段监测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具有指导意义。
- 刘阳张奕陈琳万佳嘉徐佳邱东川钟波
- 关键词:血吸虫病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 湖北钉螺川滇亚种不同密度种群繁殖实验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不同密度下种群繁殖规律。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市选择现场实验点,将钉螺低密度系列各组雌、雄配对,高密度系列各组随机分组,按每笼2、4、6、8、10、20、40、80和100、150、200、400、800、1000只的2个低、高密度系列投放,每个系列2笼,养殖一年后观察繁殖情况。结果低密度组钉螺密度增加,10只/0.11 m^2的以上的组钉螺密度下降,投螺数越多降幅越大。螺口数增加最高的为6只/笼组,为原投放螺数的13.17倍,活螺数和投入螺数之比在低密度组大于1,在高密度组(10只/0.11 m^2以上)小于1并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密度是制约钉螺种群大小的关键因素,经过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将趋向于相对平衡;其中低密度组钉螺的代偿最为活跃,繁殖力最强。将给制定有关钉螺的考核指标提供参考。
- 董毅杨新燕冯锡光吴明寿沈美芬邵宗体张云黄鹏董兴齐
- 关键词:钉螺繁殖
- 云南光壳钉螺实验室饲养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云南光壳钉螺人工繁殖的饲养方法。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泥盘草纸饲养法,对云南两地钉螺进行平行饲养观察。结果 3、4、5月份两地子一代钉螺产卵指数分别为6.3、14.5、15.7,3月份孵化率达75%,12个月死亡率22%。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云南钉螺的人工饲养繁殖。
- 吴明寿沈美芬杨新燕董毅冯锡光邵宗体黄鹏董兴齐
- 关键词:人工饲养
- 2004-2013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评价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10年的效果,为制定下一步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和疫情等资料,对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进行分析,评价防治效果。结果经过10年的综合防治,全省有螺面积由2004年的4 364.79 hm2降至2013年的1 528.50 hm2,减少了64.98%,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分别由2004年的4.71%和0.26只/0.1 m2降至2013年的1.35%和0.04只/0.1 m2,降幅分别为71.34%和84.62%。2008年后仅2011年和2013年查到感染性钉螺。2013年人群感染率(0.002 1%)与牛感染率(0.020 9%)分别较2004年下降了99.84%和99.44%,2008年后未再发现急性感染病例。疫情较重的212个一、二、三类村均下降为四类和五类村,达到了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标准。流行区村民及中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分别达90%和98%以上。结论云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显著,但巩固和扩大现有防治成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 张云冯锡光吴明寿熊孟韬沈美芬孙佳昱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评估我国在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发展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发展。方法以美国IslwebofScience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0-2009年间SCIE收录的有关我国血吸虫病和血吸虫学方面的文献,分别对不同机构、著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h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009年间我国发表血吸虫病和血吸虫相关文献527篇,分布于100种期刊;各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学科分布为寄生虫学,热带医学,公共、环境和职业卫生学.免疫学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机构、作者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及h指数,仍然存在差距。结论近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领域研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血防工作者需进一步提高血防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
- 汪伟戴建荣李洪军曲国立邢云天李幼子魏剑英梁幼生
- 关键词:WEB文献计量学血吸虫病血吸虫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 2011年
-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也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悠长.距今至少已有2100多年。解放前.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许多地区出现了田地荒芜、家毁人亡的悲惨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5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
- 操治国汪天平张世清
- 关键词:血吸虫病世界卫生组织重大传染病身体健康党中央热带病
- 2000~200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时空聚集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索2000~2008年安徽省县级血吸虫病流行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在传统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时空综合分析。结果在2000~2007年间血吸虫病患病率指标整体上呈空间聚集性分布(P<0.05)。高值聚集乡镇数逐年增多(t=6.12,P=0.0005)。聚集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经的各个县区,且聚集范围有沿长江向上游扩大的趋势。结论长江安徽段周围仍然是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吸虫病患病率不发生更为聚集的现象,加强对上游血吸虫病的控制会对下游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起到促进作用。
- 汪天平赵飞张世清张志杰高风华周艺彪何家昶姜庆五
- 关键词: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