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JY025)
- 作品数:45 被引量:217H指数:10
- 相关作者:罗康隆杨庭硕谢景连罗康智彭书佳更多>>
-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凯里学院怀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传统生计的制度保障研究——以侗族稻作梯田建构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任何一种生计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制度体系来支撑,侗族地区的稻作梯田建构是一项劳神费时的社会工程。如果没有可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梯田的建设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建成了也很难稳定运行,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侗族集聚区的梯田建设就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当地的梯田建设制度,不仅维护了稻作梯田的规范使用,避免了使用权、所有权的纠纷,而且彰显了社区公益合作的人生价值,以为己利他的方式来保障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 罗康隆
- 关键词:侗族
- 传统知识与生态灾变救治被引量:1
- 2011年
- 西南地区石漠化灾变问题,已引起社会、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面对石漠化灾变问题,不同学科提出了不同的救治方略。本文认为灾变是立足于人类安全而提出的文化概念,为此,人类对灾变的理解中必然打上价值判断的烙印。而价值判断髓文化而异,因民族而别,以致于不同民族对灾变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从终极意义上讲,作为生物属性的人类,为了谋求生命的延续与发展,都具有趟利避害的禀赋,生息在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区域的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应对石漠化过程中形成了整套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在本民族社会内部依靠社会合力去减缓受灾的程度,甚至化解灾变。
- 罗康隆
- 关键词:传统知识
- 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救治的文化思路探析——以苗族复合种养生计对环境的适应为例被引量:12
- 2009年
- 石漠化灾变区的生态恢复是学术界公认的头等难题。目前的救治思路主要取准于土层深厚、水土资源稳定环境的民族文化,这样的民族文化对灾变后的荒草灌丛生态系统适应能力低下,因而救治成效不理想。应将救治思路取准于能适应灾变区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最严重的贵州省麻山地区,苗族正在实行的复合种养生计具有作物系统配置、最小环境改动和缺环弥补三大特点,既能利用蜕变后的缺土少水环境,又能规避生态脆弱环节。只有立足于当地苗族文化提出的生态恢复思路,才能实现石漠化带的生态恢复使命。
- 田红
-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恢复文化适应
- 论高原寒漠环境的“碳汇”功效——兼论藏文化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功用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为营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探寻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良方。但时至今日,仍未能找到一条彻底的根治办法。以调查所获的藏族传统生计为依据,深入探讨我国寒漠地区民族文化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功效,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藏族传统文化对这里的特异生态环境做出了成功的适应,其社会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成效,实现了相互兼容。在充分肯定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优越性的同时,更应当对各民族本土生态知识、技术和技能积极发掘和推广利用,为我国的节能减排谋求一套成本低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寒漠带也能发挥碳汇潜能,为全球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做出积极的贡献,以支持我国经济发展。
- 杨曾辉
-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生态系统
- 经济的本质——基于生态能量的研究视角被引量:11
- 2010年
- 从生态能量的角度审视,经济在本质上是人类凭借文化手段对自然的介入而控驭的物质能量形式。生态危机是人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非预期后果"。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加剧生态系统的熵增,破坏生态循环积累所需的环境条件,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选择。
- 麻勇恒曾羽
- 族际文化制衡与生态维护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就当前全球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而言,生态灾变与生态危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多民族分布的交接地带,在中国也是如此。本文认为,从"民族"—"文化"—"生境"的关系出发,每一个民族的分布区域可以被划分为核心分布区、有效分布区和代偿分布区。一般来说,生态灾变与生态危机不会发生在民族分布的核心分布区,而是主要发生在代偿分布区。因而,要避免生态灾变与生态危机的发生,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民族间的文化制衡,通过文化制衡,构建和维护多民族的文化边界,以确保各民族的活动与其生态环境有机契合,从而达成人类生态环境的有序利用与维护。
- 罗康隆
-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维护民族分布文化制衡
- 侗族传统生计与水资源的储养和利用被引量:8
- 2009年
- 当下中国乃至世界都面临严重的"水荒",悉见的应对策略不外乎大兴水利工程和严厉实施节水这两大类。本文提供的个案,则是将水资源的储养、高效利用与水质维护三大目标融为一体,并在文化的调控下做到森林与农田的兼容,农田中动、植物种与养的兼容,畜牧与农耕的兼容,去能动地扩大水资源的再生、储养和水质净化,使这片土地虽然身处分水岭区段,却能做到水资源的供给极为丰裕,并能与周边各民族共同分享水资源。这是一个在资源利用上利己和利他兼容的生动个案,可望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匮乏对策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 杨庭硕罗康智
- 关键词:侗族水资源生态维护
- 浅析侗族传统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的当代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侗族传统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作为侗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实用性和稳定性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本文以侗族传统林业的生态行为为个例,分析了它在参与侗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和整合中曾发挥过巨大的功能,即对约束人们的掠夺性行为、保护生态环境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我们应充分吸收和借鉴民族传统生态智慧,这对当代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对人们冷静地保持一种人文和生态的前瞻性思考和关怀,走适应生态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慧群
- 关键词:侗族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 侗族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被引量:11
- 2012年
- 经过漫长岁月的适应与重构,侗族的传统文化已经定型为温湿山地丛林区的林粮兼营定居农耕类型文化。近5个世纪以来,侗族的这一文化样式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生态智慧以及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特点的专门技能。翔实的田野调查表明,侗族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生态屏障功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等生态智慧与技能即使从今天的科学技术角度看来,仍然具有明显的合理性。
- 罗康智
- 关键词:侗族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生态价值
- 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人类学立足于民族文化对人类生态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必然受到时间、空间制约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干扰。人为的生态行为直接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效利用。因此,开展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为此,本文立足于人类生态行为在田野调查中的实际与运用这一原则拟定了生态人类学的调查框架,并在文中对此调查框架的调查操作要求进行了说明,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但由于生态人类学为生态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为使田野调查资料为不同学科所公认与互用,本文提出田野调查资料的"终端验证法",使田野资料能够在生物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的框架内加以分析。
- 谭卫华游俊
-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