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00092641320613021)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罗国庆刘秋华胡宁东夏旭袁海云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节
  • 2篇孤立性肺
  • 2篇孤立性肺结节
  • 2篇肺结节
  • 1篇病变
  • 1篇病变性质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篇丁明云
  • 2篇袁海云
  • 2篇夏旭
  • 2篇胡宁东
  • 2篇刘秋华
  • 2篇罗国庆

传媒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孤立性肺结节(SPN)临床预测模型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至2013年间病理资料明确诊断的SPN患者共36例(女16例,男20例,平均年龄57±11.7岁),前瞻性评估获得的临床预测模型良、恶性判别的准确率,并与文献报道的经典临床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36例SPN患者中恶性17例(47.2%),良性19例(52.8%)。应用先前得到的临床预测模型预测SPN的良、恶性,其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68.4%,阳性预测值为72.7%,阴性预测值为92.9%;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0.025,Mayo模型为0.772±0.042(P=0.005),VA模型为0.747±0.039(P=0.003);H-L检验结果提示各个临床模型的拟合均较好(P>0.05)。本临床预测模型与国外同类型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预测模型准确率更高。结论本临床预测模型对于患者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预测效果优于其他临床预测模型。
袁海云夏旭胡宁东刘秋华罗国庆丁明云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性质临床鉴别诊断预测模型的初探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学指标及其鉴别诊断效果,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结果 44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中,恶性肿瘤占19例,良性肿瘤占2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结节大小、结节边界、肿瘤病史、CEA、CA125及miR-21、miR-27b和miR-193b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间具有显著差异,多因素判别分析并建立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交互验证一致函数与原始个案的符合率为93%。结论除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表现和常规血清标记物外,microRNAs也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良好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夏旭胡宁东袁海云刘秋华罗国庆丁明云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