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S012)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5
相关作者:夏维奇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电报
  • 8篇晚清
  • 4篇清季
  • 3篇社会
  • 2篇述论
  • 2篇发展述论
  • 1篇东传
  • 1篇新闻
  • 1篇舆论
  • 1篇灾害
  • 1篇知识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因素
  • 1篇社会转型
  • 1篇气象
  • 1篇气象事业
  • 1篇清政府
  • 1篇中西关系
  • 1篇自我
  • 1篇晚清时期

机构

  • 12篇淮南师范学院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3篇夏维奇

传媒

  • 3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历史教学(下...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北大史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早期出洋国人与电报知识的东传
2010年
晚清大规模自建电报前,电报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并不仅有源自来华西人竭力推介的单一渠道,亦有着源自出洋国人广泛介绍的另一重要路径。然出洋国人对于电报之价值、尤其是电报之于当下中国之价值的认同并非一致,甚至相互(牛氐)牾,此当是传统理念与近代思想在晚清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交织而演生出的复杂社会面相之重要表征,同时也提示出其后电报在中国发展的艰难命运。但无论如何,近代早期出洋国人对西方电报文明的主流认知与态度还是为中国自建电报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舆论准备及理论、智力支持,故其作用与影响当不可忽略。
夏维奇
关键词:莫尔斯电码
清季电报的建控与中外战争被引量:4
2010年
电报是西方近代重要科技文明成果。清政府引入电报甚迟,然一经建设,即较为广泛、多样地用诸对外战争。此不仅成为晚清军事近代化的显要表征及重要促动力,也在一定范围内促进着晚清社会的变迁与转型。不过,清季电报建控的局限性亦甚显著,从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其影响力。
夏维奇
关键词:军事近代化社会转型晚清
郭嵩焘与西方电报文明被引量:3
2010年
在晚清电报建设史上,清朝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当是一位重要人物,他利用亲临西土之便,广泛考察西方电报文明,并在积极予以介绍的同时,强烈吁请清政府引进这项技术,进而同守旧力量展开论争,成为晚清电报建设的重要舆论制造者及趋新力量的中坚。郭的这一身份的形成以一个案揭示出晚清中国在强大西潮冲击下思想界的分化,以及晚清社会、观念变迁过程中近代向传统挑战的众多面相。
夏维奇
关键词:郭嵩焘晚清
清季天津电报学堂初探被引量:5
2009年
电报是西方近代重要科技文明成果之一。晚清时期中国在引进西方这一科技之时,曾创办一系列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作为中国第一所常设电报学堂,是清朝疆臣"权自我操"理念的产物。该学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为晚清电报建设培养出大量合格人才,成为成功移植西式近代工程技术学校的典型案例,从而在中国近代教育转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夏维奇
关键词:近代教育
电报的引入与清季气象事业被引量:3
2010年
晚清时期的中国虽无自建的、近代意义上的气象台局,但清政府引入电报后,让其参与列强在华的天气预报活动,间接为国人提供了一些防灾避险方面的服务,故晚清电报于气象领域仍发挥了一定的功用。此当是电报的应用向社会经济领域展延的一个重要表征。不过,电报并非一经引入中国,即参与列强的这类活动,而是经历了一个从不参与到参与的发展过程。此中透视出的是晚清朝野对近代气象事业的逐步认知与接受,同时显现了那个时期社会及观念的变迁。
夏维奇
关键词:电报社会变迁晚清
排拒与接纳:晚清朝野关于自建电报的论争——从中国首条自建电报线问题说起被引量:7
2010年
晚清中国在西来的滚滚电报洪流冲击下,朝野思想界日益分化。其中,趋新认知由初期的势单力弱而渐渐壮大,并同守旧思想展开论争,直至演进为激烈的对抗,最终占到上锋。此为晚清时期社会转型的重要表征之一,同时亦构成中国引入电报的思想源基及重要推动力。1877年6月27日,李鸿章创建津衙线,将趋新思想初步变为现实,揭开中国自建电报的序幕。这一切以个案揭示出晚清社会及观念变迁过程中近代向传统挑战的众多面相。
夏维奇
关键词:电报晚清
中国首建电报线路再考辨被引量:3
2011年
电报是西方近代重要科技文明成果,中国于19世纪70年代将之引入。遗憾的是,迄今学术界关于中国自建首条电报线之认定却莫衷一是,有海衙线说、台南线说、津沽线说、津沪线说等四种观点。本文以为,这些观点皆不正确。海衙线说的错误在于该线并不存在,新近出版的《李鸿章全集》为此提供了重要证据。后三线说的错误一方面在于持者皆未注意到,前此李鸿章已在天津建成津衙线,另一方面亦缘于当事人与当时人的一些模糊表述,从而造成"历史的误会"。故,比所谓的海衙线稍晚、而较后三线更早建成的津衙线才是中国自建的首条电报线。上述情状提示,史学研究者在对待史料的问题上需十分审慎,方为科学的态度。
夏维奇
关键词:晚清
晚清电报保密制度初探被引量:8
2009年
电报自晚清引入中国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亦因屡遭泄密而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乃至严重后果。但不能因此而认定晚清未建有电报的相关保密制度。其实,晚清朝野十分重视电报的保密工作,并在引进与推展这一西方近代文明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保密制度。问题在于,该制度形成是一个过程,最终确立较晚,从而使得晚清电报的运作在相当长时期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机制。这是晚清电报屡遭泄密乃至重大泄密的主要原因之所在。不过进入20世纪后,电报泄密的主导因素已由制度因素逐步向社会因素转移,从而呈现出一方面制度在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泄密却日渐频繁的悖异态势。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末严重的社会颓势与危机。
夏维奇
关键词:电报保密制度社会因素晚清
清季报刊新闻电讯发展述论--以国内新闻为考察中心被引量:5
2008年
电讯的出现在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晚清电报建成后迅速为报刊所使用,由此而诞生新闻电讯,这是新闻事业特别讲求时效性的内在要求使然,并从个案领域透视出电报这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成果引入中国后对晚清社会所产生的显著影响。而晚清报刊访员利用中国电报线拍发新闻电讯当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且体现出从专传谕旨向一般社会新闻拓展之趋势。至20世纪初,新闻电讯获得重大发展,报刊栏目的设置因此而发生重要变化。此与中国电报线的迅速拓建以及新闻电报的半费政策密切相关。
夏维奇
关键词:清季报刊电报
拒请与申入:近代中国与万国电报公会被引量:4
2012年
近代中国与万国电报公会之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拒请到申入的嬗变过程。19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西国的多次请入,清政府皆予拒绝;20世纪初年,清政府再受西国敦请时,态度开始发生变化,虽仍未加入,但已作入会打算;入民国后,交通部则积极谋划,终使中国于1921年初加入这一重要国际组织。上述情况既是近代中国电报事业逐步发展之结果,同时亦是近代国人"世界"观念渐次演进之产物,由此提示出"过渡时代"中国社会的众多面相。
夏维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