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054)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蕾刘文军杨利敏张定勇王鸿宾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猪β防御素2与猪γ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融合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比较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了研究猪β防御素2(PBD-2)与猪γ干扰素(PoIFNγ),采用重叠延伸PCR法合成嵌合编码序列PBD-2-PoIFNγ,在此序列的基础上扩增PoIFNγ基因,并分别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PBD-2-PoIFNγ与pPICZαA-PoIFNγ。经SacI线性化,电击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X33,筛选阳性重组子,在含0.5%甲醇的BMMY培养基中诱导72h。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子能够分别分泌表达PBD-2-PoIFNγ融合蛋白与PoIFNγ。琼脂扩散法和细胞病变抑制法未检测到融合蛋白的抑菌和抗病毒活性,而PoIFNγ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圆二色谱分析显示PoIFNγ与PBD-2-PoIFNγ的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差别较大,推测是融合蛋白未能正确折叠影响了PBD-2-PoIFNγ的活性。
- 张定勇孙蕾杨利敏刘文军
- 关键词:重叠延伸PCR猪Γ干扰素融合蛋白毕赤酵母
- 新型猫源干扰素FeIFN-ω与干扰素FeIFN-α的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ω型干扰素(IFN-ω)与α型干扰素(IFN-α)同属于Ⅰ型干扰素,都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的功能,但它们之间的活性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PCR扩增猫ω型干扰素基因(FeIFN-ω),根据GenBank公布的猫α型干扰素基因序列,合成猫α型干扰素基因(FeIFN-α)。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His/FeIFN-α和pET-His/FeIFN-ω,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复性后蛋白用细胞病变抑制法进行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猫ω型干扰素(FeIFN-ω)抗病毒活性明显高于重组猫α型干扰素(FeIFN-α),尤其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FeIFN-ω的活性是FeIFN-α的160倍,对犬瘟热病毒(CDV),FeIFN-ω的活性是FeIFN-α的4倍,而日本同类产品Intercat对CDV和AIV均未表现活性。以上研究为以ω型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药物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王鸿宾贾晓娟杨利敏孙蕾王红宁刘文军
- 关键词:抗病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