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0907653)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国良陈寅儿赵青松金珊余开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恩诺沙星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代谢
  • 1篇药物代谢动力...
  • 1篇三疣梭子蟹
  • 1篇沙星
  • 1篇水产
  • 1篇梭子蟹
  • 1篇抗菌
  • 1篇抗菌后效应
  • 1篇后效应
  • 1篇弧菌
  • 1篇环丙沙星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篇余开
  • 2篇金珊
  • 2篇赵青松
  • 2篇陈寅儿
  • 2篇王国良
  • 1篇马寅

传媒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恩诺沙星在三疣梭子蟹主要组织中的代谢动力学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经口灌10 mg/kg恩诺沙星后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口灌给药后,三疣梭子蟹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组织中的恩诺沙星达峰速度快,肝胰腺和血淋巴在给药24h都有双峰现象出现。恩诺沙星在肝胰腺、肌肉、血淋巴中的Cmax分别为11.235μg/g、0.850μg/g和0.858μg/g,Vd/F为7.954 L/kg、10.367 L/kg和0.345 L/kg。t1/2β分别为283.361 h、47.869 h和17.681 h,AUC分别为245.618μg/g.h、24.753μg/g.h和20.111μg/g.h。给药后5 min在肝胰腺中即可检测到恩诺沙星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而肌肉和血淋巴在给药后2 h才能检测到,其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用3P97软件对各组织中的药时数据进行房室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口灌给药后,恩诺沙星在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而环丙沙星不能用房室模型来描述。
余开赵青松陈寅儿金珊王国良
关键词: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三疣梭子蟹药物代谢动力学
恩诺沙星对4种水产致病弧菌的抑杀菌效应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恩诺沙星对溶藻弧菌、最小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4种12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对12株弧菌的MIC为0.1?0.8 mg/L,MBC为0.4?3.2 mg/L。在此基础上,从每种菌中选取一株对恩诺沙星较为敏感的菌株,研究恩诺沙星不同药物浓度(1 MIC、2 MIC、4 MIC)对4种弧菌的杀菌动力学和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各浓度恩诺沙星对溶藻弧菌X040625-R菌株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而对哈维氏弧菌M071202-H、创伤弧菌Q050723-C、最小弧菌H010911-Z等3菌株却表现出了低浓度抑菌、高浓度缓慢杀菌的作用。恩诺沙星的抗菌后效应PAE与药物浓度及细菌与药物的接触时间成正相关,恩诺沙星对溶藻弧菌X040625-R的PAE最长,对哈维氏弧菌M071202-H的PAE最短。
马寅金珊余开陈寅儿赵青松王国良
关键词:恩诺沙星弧菌抗菌后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