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1679)

作品数:4 被引量:157H指数:4
相关作者:孔雪松邓宣凯刘耀林刘艳芳罗媞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元组
  • 1篇整治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整理
  • 1篇能源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点
  • 1篇区域能源
  • 1篇区域土地利用
  • 1篇足迹
  • 1篇节地
  • 1篇净初级生产力
  • 1篇居民点
  • 1篇集约节约用地
  • 1篇管理信息
  • 1篇管理信息系统
  • 1篇初级生产力
  • 1篇村居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刘耀林
  • 2篇刘艳芳
  • 2篇孔雪松
  • 2篇邓宣凯
  • 1篇王华
  • 1篇刘中秋
  • 1篇周克昊
  • 1篇罗媞
  • 1篇谭荣辉
  • 1篇李纪伟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被引量:109
2012年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该文以湖北省嘉鱼县鱼岳镇和官桥镇为例,选取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与生态因子,构建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体系与表征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与适宜性评价分级,实现村镇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研究结果表明,鱼岳镇与官桥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存在较大差异,以平原为主的鱼岳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适宜性明显高于以丘陵为主的官桥镇,鱼岳镇应以城镇化区为重点,官桥镇应以迁村并点为主要方向,通过不同分区间的空间整合,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合理引导与规划布局,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决策支持。
孔雪松刘耀林邓宣凯罗媞
关键词:整治村镇农村居民点
区域能源碳足迹计算模型比较研究——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能源消费排放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研究能源碳足迹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何准确计算和表征能源碳足迹的大小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3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计算区域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方法和模型,它们分别是碳汇法、净初级生产力改进模型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改进模型。分别介绍了其计算公式、输入参数和计算过程。以湖北省1998—2009年能源消费碳足迹的计算为例,分别用这几种方法计算了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总量和人均碳足迹。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研究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长较快,3种方法和模型计算得到的碳足迹总量和人均量从时间序列上看,整体变化趋势一致,碳足迹亦呈现快速增长。但3种模型计算出的碳足迹大小差异较大,碳汇法模型足迹最大,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改进模型次之,净初级生产力改进模型结果最小,并且碳汇法的计算结果明显大于其他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在于,传统碳汇法模型只考虑林地的碳吸收能力,忽略了区域其他用地类型的碳吸收能力。净初级生产力改进模型考虑了各种用地类型的吸收能力,但从生态系统来说忽略了异氧呼吸的碳释放,高估了区域的碳吸收能力。几种模型都运用了固定值或者平均统计量,未能考虑地域差异,同时未考虑各统计量随时间和气候等变化而变化的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也是今后研究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邓宣凯刘艳芳李纪伟
关键词:能源碳足迹净初级生产力
六元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模型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目的:解决现有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系统中业务数据集成管理的缺陷。研究方法:软件工程法,归纳分析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在对项目管理的数据和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六元组模型,并制定了用于实现六元组项目管理模型的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说明该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王华刘耀林刘中秋
关键词:土地整理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区域土地利用节地潜力评估被引量:25
2012年
为定量测算和分析湖北省区域节约用地情况,依照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2009年为基期年,通过限制性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估算了湖北省83个县(市、区)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潜力,并调查了各个县(市、区)规划期间闲置空闲与废弃地复垦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土地利用以粗放利用为主,限制性修正系数与地形地貌存在一致性,置换潜力与闲置空闲及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存在空间上的负相关性;到2020年湖北省共可节约土地25.24万hm2,其中城乡置换潜力占18.66万hm2,闲置空闲与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占6.58万hm2,今后全省建设用地利用的方向是以现有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为主,且逐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无序蔓延。该文为今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计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周克昊谭荣辉刘艳芳孔雪松
关键词: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用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