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B060400023)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胡隐昌罗建仁田媛牟希东汪学杰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橘色双冠丽鱼胚后色素细胞发育与体色变化被引量:14
- 2015年
- 采用生物显微镜和体式显微镜等对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 Günther 1864)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色和色素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7±1)℃,pH 8.3条件下,仔鱼期:初孵仔鱼体表已具有黑色素,2 dph(day post hatching,dph)黑色素增加,眼窝变黑,未有视觉功能;3dph卵黄囊尚未吸收完毕,黑色素细胞分支,形态多样;4 dph仔鱼有视觉功能,能自行游动;5 dph仔鱼开口,卵黄囊明显变小;7 dph仔鱼出现虹彩细胞;10 dph仔鱼体表出现黄色素细胞;12 dph各鳍被成鱼鳍膜所取代,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继续增多,视觉看到鱼体变黑。稚鱼期:19 dph有鳞片产生,各鳍条发育完全,30 dph发现红色素细胞;幼鱼期:35 dph幼鱼体表为黑色,初步形成7条色素带,全身布满鳞片;65 dph鱼体部分黑色素开始褪去;85 dph黑色素细胞全部褪去,鱼体变为亮黄色。研究结果为培育褪黑完全而且遗传稳定的橘色双冠丽鱼奠定了理论基础。
- 韦敏侠宋红梅祁宝伦刘超罗建仁胡隐昌
- 关键词:体色变化
- 美丽硬仆骨舌鱼核型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美丽硬仆骨舌鱼(Scleropages formosus)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观赏鱼类。为了解该鱼的细胞遗传背景,采用胸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的方法,以头肾为材料,空气干燥法制片,对美丽硬仆骨舌鱼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丽硬仆骨舌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2m+8sm+8st+32t,臂数(NF)为60。这一核型符合低等鱼类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可为美丽硬仆骨舌鱼的种质标准和系统演化等提供基础数据。
- 田媛牟希东汪学杰顾党恩胡隐昌罗建仁
-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
- 双须骨舌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通过组织学研究方法,分别对双须骨舌鱼Ⅱ~V期的卵巢及Ⅱ~Ⅵ期精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殖细胞变化进行描述。结果显示,Ⅱ时相卵母细胞的细胞核较大,约为细胞体积的一半;IU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斑及卵黄颗粒;IV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迅速积累且细胞膜出现褶皱;V时相卵母细胞膜表面的褶皱消失。雄性双须骨舌鱼精巢发育的Ⅱ期,只含有初级精母细胞。Ⅲ期精巢分布有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精小管形成且小管中充满精细胞;Ⅳ期精巢主要含有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以及精原细胞,精小管中出现空腔;V期精巢中包含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精小管中的空腔增大;VI期精巢则显示出高度血管化和结缔组织增多等特点。本研究将为双须骨舌鱼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 汪学杰田媛刘奕牟希东刘超胡隐昌罗建仁
- 关键词:性腺发育卵巢
- 双须骨舌鱼形态特征与核型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描述了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试验鱼的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得到如下结果:双须骨舌鱼为侧扁体型;口上位,口裂大;侧线发达,侧线鳞数35~36;鳍式分别为D43-46,P7,V6,A50-54,C12;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尾部长的5.34倍、5.23倍、97.62倍和1.82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95倍、6.04倍和2.96倍,体高是体宽的2.05倍;无雌雄异型现象。胃发达呈U型,幽门盲囊短且粗;鳔1室,与体腔等长且位于体腔上部紧贴脊椎骨。雌、雄性双须骨舌鱼性腺均为单侧性腺,成熟雌鱼所含卵粒数较少,但卵径较大。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双须骨舌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56,核型公式为2n=2sm+26st+28t,NF=58,未见异型性染色体。
- 田媛牟希东汪学杰顾党恩胡隐昌罗建仁
- 关键词: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