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2010)

作品数:5 被引量:434H指数:5
相关作者:童英王涛史兴俊张建军洪大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花岗岩
  • 3篇年代学
  • 3篇锆石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造山带
  • 2篇找矿
  • 2篇找矿意义
  • 2篇山带
  • 2篇时空分布特征
  • 2篇中蒙边境
  • 2篇中亚造山带
  • 2篇古亚洲洋
  • 1篇地壳生长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混合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7篇童英
  • 6篇张建军
  • 6篇王涛
  • 5篇史兴俊
  • 4篇洪大卫
  • 3篇曾涛
  • 2篇郭磊
  • 2篇韩宝福
  • 2篇李舢
  • 2篇张招崇
  • 2篇张磊
  • 1篇周刚
  • 1篇吴淦国
  • 1篇应立娟
  • 1篇李锦轶
  • 1篇董永观
  • 1篇何立新
  • 1篇董连慧
  • 1篇杨奇荻
  • 1篇王超

传媒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蒙边境中段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和找矿意义被引量:148
2010年
本文精确地厘定了中蒙边境中段白乃庙片麻状石英闪长岩(459-454Ma)、锡林浩特代托吉卡山中粒晶洞正长花岗岩(268±6.9Ma)、镶黄旗巴音察汗灰白色中细粒角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261.7±6.1Ma)、镶黄旗二长花岗岩(262.7±6.0Ma)、镶黄旗哈达庙黑云母石英闪长岩(277.2±2.9Ma)、锡林浩特白音锡勒中细粒正长花岗岩(231.1±7.6Ma)、苏尼特左旗(东苏)二长花岗岩(216.9±5.4Ma)、苏尼特左旗沙尔塔拉碱长花岗岩(152.1±2.5Ma)的时代。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本地区花岗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内花岗岩空间上呈3条近东西向的条带分布,时间上可划分为5个重要期次:早-中古生代(490-387Ma)、石炭纪(342-302Ma)、二叠纪(282-257Ma)、三叠纪(249-204Ma)和晚中生代(152-118Ma),峰期间隔约为40Ma,并存在两条巨型碱性花岗岩带(东乌珠穆沁旗一带的二叠纪碱性岩带、华北板块北缘的晚三叠世碱性正长岩带),岩浆活动呈现不对称性。结合区域地质、岩石、年代学等证据说明,北部贺根山蛇绿岩与南部索伦山-西拉木伦蛇绿岩代表两个洋盆体系,贺根山洋闭合早于中二叠世,而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所代表残留古亚洲洋关闭,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最终碰撞拼合的时代应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同时,区内与花岗岩有关的矿产发育,包括铜、钨、锌等矿种,多产于造山后伸展或岩石圈拆沉,区域大规模伸展环境。
童英洪大卫王涛史兴俊张建军曾涛
关键词:古亚洲洋花岗岩年代学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hanerozoic granitoids from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and adjacent areas,NE Asia
<正>We used 1290 published and 8 newly acquired zircon U-Pb ages of granitoids from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an...
杨奇荻王涛郭磊童英张磊张建军
文献传递
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时空演变、构造环境及地壳生长意义——以中国阿尔泰为例被引量:158
2010年
阿尔泰造山带横跨中、俄、哈、蒙四国边界,是中亚造山带主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的花岗岩等侵入体。本文研究总结这些岩体的时空演变、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并探讨其增生造山和地壳生长意义。依据锆石年龄,这些岩体可大致分为早中古生代的470~440Ma(中晚奥陶世)和425~360Ma(晚志留世—晚泥盆世)、晚古生代的355~318Ma(早石炭世)和290~270Ma(早二叠世)以及早中生代245~190Ma(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3个阶段5个期次,其中425~360Ma花岗岩可进一步细分为425~390Ma和380~360Ma两个峰期。早中古生代(470~360Ma)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主要为钙碱性I型,多具不同程度变形,其中470~440Ma岩体变形极强(片麻岩体)。它们为同造山俯冲增生产物,形成于活动陆缘俯冲(470~440Ma)、继续俯冲弧后盆地伸展(420~390Ma)到聚合碰撞(380~360Ma)的过程中。早石炭世岩体发育于造山带南部,为不变形圆形状或不规则状,具典型碱性花岗岩特征,为晚(后)造山产物。早二叠世岩体主要发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部,少量分布于造山带内部,多为圆形,不变形,少量变形岩体集中在额尔齐斯构造带内,成因类型以I、A型为特点,伴生有大量基性岩脉(体),显示为后造山底侵伸展环境。早中生代岩体为不变形圆形或不规则状,具有高分异I型和S型花岗岩特征,伴有稀有金属矿产,具有板内环境特点。花岗岩体同位素填图显示,阿尔泰中部块体岩体具有较低的εNd(t)值和老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1~1.3Ga),暗示存在古老地壳基底;由北向南εNd(t)值增高,模式年龄变年轻,显示陆壳向南生长,其中水平和垂向生长率分别为18%~28%和7%~8%。中生代时期阿尔泰造山带保留水平增生结构,没有发生大规模构造块体垂向叠覆。阿尔泰造山带经历了古陆缘构造演化,奥陶纪—志留纪陆缘俯冲,泥盆纪陆弧及陆缘边缘裂解、弧后盆地形成
王涛童英李舢张建军史兴俊李锦轶韩宝福洪大卫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年代学同位素中亚造山带
北疆及邻区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13
2010年
北疆及邻区发育大量的花岗岩,其中石炭-二叠纪花岗岩较为突出。本文总结了该期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北疆及邻区不同构造单元石炭-二叠纪花岗岩特征不同,形成时代峰期也不一致。在阿尔泰,该期花岗岩主要集中在早二叠世(289~266Ma),晚石炭世出现一个明显的岩浆宁静期;西准噶尔可以分为早石炭世(340~320Ma)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10~290Ma)两期,后一期较强,铝质A型花岗岩分布广泛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形成时代集中在300Ma左右;东准噶尔地区石炭-二叠纪花岗岩多沿断裂带展布,岩浆活动从晚石炭世一直延续到早二叠世(320~270Ma),该地区最大的特点是发育多条碱性(A型)花岗岩带,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连续产出。西天山大致可以分为3期:早石炭世(355~345Ma)、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335~305Ma)和二叠纪(300~255Ma)。早石炭世花岗岩主要集中在北天山,早二叠世花岗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其中的碱性(A型)花岗岩不仅在南天山呈带状大面积分布,在北天山也有发育;东天山—北山是区内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最为发育的地区,岩体数量多,分布面积广,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335~310Ma和300~270Ma,相对来说来东天山石炭纪花岗岩较多,北山二叠纪花岗岩较多。总体而言,北疆及邻区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时代主要集中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特别是早二叠世,整体展现出同步性,这个时期碱性岩最发育,可能揭示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伸展特点。这是整个中亚造山带及邻区大量的酸性和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及暗示的伸展环境的一个缩影。
童英王涛洪大卫韩宝福张建军史兴俊王超
关键词:花岗岩石炭纪二叠纪锆石年龄中亚造山带
新疆准噶尔北东缘乌图布拉克岩体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2
2009年
乌图布拉克岩体位于准噶尔北东缘,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构造带南侧。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有少量石英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60.1±3.6Ma。岩石的K_2O+Na_2O=7.05%~9.48%, A/NKC=0.91~1.04,属准铝-过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低,∑REE为72×10^(-6)~184×10^(-6),轻稀土富集,(La/Yb)_N=5~13。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具弱的铕负异常或无明显异常(δEu=0.72~0.98);钾长花岗岩铕负异常明显(δEu=0.15~0.21)。在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中,具有Sr、Ba、P、Ti的亏损,而Nb、Ta亏损不明显。岩石有低的Sr初始值(0.70165~0.70462)和高的ε_(Nd)(t)(+4.7~+6.9)。2个样品的Nd模式年龄分别为758Ma和551Ma。上述特征表明,岩浆可能具有较复杂的来源,推测该岩体岩浆可能来源于年轻的玄武质地壳,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本文资料及区域地质特征分析,阿尔泰造山带后碰撞时限可能为360~290Ma,即泥盆纪末-石炭纪末。
周刚吴淦国董连慧张招崇董永观童英何立新应立娟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
华北地块北缘西段巴音诺尔公—狼山地区牙马图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37
2012年
华北地块北缘西段巴音诺尔公—狼山地区的牙马图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岩体中广泛发育岩浆暗色包体,二者界线明显。包体为岩浆结构,大多数具有塑性外形,发育淬冷边、反向脉,存在多种不平衡结构和矿物组合,如斜长石环带、石英眼斑、针状磷灰石等,显示岩浆混合特征;包体的SiO2含量为48.40%~55.40%,寄主花岗岩SiO2含量为65.03%~72.85%,具有明显的SiO2含量间隔;与寄主花岗岩相比,包体的Fe、Mg、Ca、Ti含量较高;包体和寄主花岗岩的主要氧化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包体和寄主花岗岩的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明显的岩浆混合趋势。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暗色包体是基性岩浆侵入到酸性岩浆淬冷的产物,牙马图岩体存在两种岩浆的混合作用。
张建军王涛张招崇童英张磊史兴俊郭磊李舢曾涛
关键词:暗色包体花岗岩岩浆混合地球化学
中蒙边境中段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和找矿意义
本文精确地厘定了中蒙边境中段白乃庙片麻状石英闪长岩(459-454 Ma)、锡林浩特代托吉卡山中粒晶洞正长花岗岩(268±6.9 Ma)、镶黄旗巴音察汗灰白色中细粒角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261.7±6.1 Ma)、镶黄旗...
童英洪大卫王涛史兴俊张建军曾涛
关键词:古亚洲洋花岗岩年代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