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500555)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葛坚高楠卢蓉王智崇黄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Hoechst33342、BrdU和GFP示踪恒河猴皮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通过采用Hoechst33342、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和绿色荧光蛋白(GFP)3种不同的方法标记恒河猴皮肤干细胞,探索最有效、便利的干细胞示踪方法。方法:体外培养纯化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后,分别用Hoechst33342、BrdU以及GFP基因转染3种方法标记皮肤干细胞。Hoechst33342和GFP标记皮肤干细胞直接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鉴定,BrdU标记后的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干细胞利用显微注射仪挑选阳性细胞进行纯化。结果:3种标记方法对细胞均未显示明显毒性。其中,Hoechst33342的标记率最高(100%),但随时间延长荧光有衰减;BrdU标记细胞较稳定,实验期间细胞内BrdU无明显减少,标记率较高(75.81%);GFP标记最稳定,但标记率低(7.5%),显微注射仪挑选阳性细胞,阳性率高,无明显细胞损伤。结论:GFP基因转染皮肤干细胞,是一种明确、有效的标记细胞的方法,对成体干细胞的示踪有重要意义,用显微注射仪挑选细胞阳性率高,细胞损伤小,利于进一步实验。
- 卢蓉张新春黄丹平宋革黄冰高楠王智崇葛坚
- 关键词:恒河猴干细胞
- Hoechst 33342标记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向结膜上皮细胞分化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为组织工程结膜探索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为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在体外培养纯化鉴定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并用Hoechst 33342标记,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与结膜上皮细胞进行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10d,然后对诱导后的细胞用细胞免疫化学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包括角蛋白4和粘蛋白4,同时检测细胞的Hoechst 33342表达情况。【结果】纯化后的皮肤干细胞比例接近90%。Hoechst 33342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胞核显示蓝色荧光。在与结膜上皮细胞共培养10d后,皮肤干细胞显示结膜上皮细胞的标志粘蛋白4和角蛋白4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9.9%和95.6%,同时细胞还显示胞核的Hoechst 33342表达。【结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皮肤干细胞,在体外的适宜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有结膜上皮细胞特征的细胞。
- 卢蓉黄丹平黄冰高楠王智崇葛坚
- 关键词:皮肤干细胞结膜上皮细胞恒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