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8)

作品数:58 被引量:750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启翔陈发棣陈素梅潘会堂明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百合
  • 14篇菊花
  • 8篇地被菊
  • 7篇杂交
  • 7篇报春
  • 6篇植物
  • 6篇花粉
  • 6篇减数
  • 6篇减数分裂
  • 5篇育种
  • 5篇自交
  • 5篇岷江百合
  • 4篇多倍体
  • 4篇培养基
  • 4篇亲和性
  • 4篇胁迫
  • 3篇性状
  • 3篇杂种
  • 3篇生理特性
  • 3篇试管鳞茎

机构

  • 28篇北京林业大学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国家花卉工程...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河北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上海农业科学...
  • 2篇包头市园林科...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市园林绿...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2篇张启翔
  • 17篇陈发棣
  • 15篇明军
  • 14篇陈素梅
  • 13篇刘春
  • 12篇潘会堂
  • 12篇穆鼎
  • 7篇祝朋芳
  • 6篇李潞滨
  • 6篇孙明
  • 5篇滕年军
  • 5篇董玲玲
  • 4篇赵海涛
  • 4篇李术娜
  • 4篇蔡明
  • 4篇高亦珂
  • 4篇房伟民
  • 4篇朱宝成
  • 4篇刘博
  • 3篇杨素丽

传媒

  • 10篇园艺学报
  • 4篇北方园艺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山东林业科技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种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12篇2011
  • 26篇2010
  • 17篇2009
  • 19篇2008
  • 3篇2007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现象观测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对"Siberia"百合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发现"Siberia"百合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中存在不等二价体、倒位环、染色体桥、滞后染色体、微核、不均等分离、染色体显著减少的核、游离核、异常四分体、无核花粉等异常现象。研究表明:"Siberia"百合长期进行无性繁殖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减数分裂异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张彩霞明军刘春李博生
关键词:百合减数分裂
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舌状花耐热性比较被引量:12
2011年
对‘早黄’、‘长紫’、‘丰韵里’和‘南农玉碟’4个夏菊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花枝进行45℃高温处理,测定其舌状花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非酶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主要生理指标,并结合露地高温下田间栽培的菊花花序开放能力,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菊花舌状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品种间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而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增加;菊花在露色期耐热能力明显低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其中‘早黄’耐热性最强,‘南农玉碟’最弱,‘丰韵里’和‘长紫’介于两者之间。基于SOD活性及GSH、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建立的耐热性预测回归方程可用于菊花品种花器官耐热性评价。
杨伟陈发棣陈素梅李娜
关键词:菊花花器官耐热性主成分分析
报春PF sHSP21.4基因转化拟南芥的获得及耐热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灰岩皱叶报春PF sHSP21.4热激蛋白基因序列,采用PCR法从差减文库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并构建pCAMBIA1301-PF sHSP21.4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花器浸染法转化拟南芥,经潮霉素筛选、PCR和RT-PCR法鉴定后,对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对照进行高温胁迫,分析其耐热性差异。结果显示:在43℃或44℃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且高温处理后转基因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Fv/Fm值比野生型拟南芥下降幅度较小,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热胁迫下有轻微上升,而野生型拟南芥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随胁迫的加剧而显著降低。实验证明,PF sHSP21.4基因对植物的耐热性有重要作用。
张路胡伟娟张启翔高亦珂
关键词:PF拟南芥热激蛋白
3个东方百合品种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杂交亲和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为加快商品价值高的百合新品种选育进程,有效利用国外百合优良品种资源,对东方百合‘Calvados’、‘Action’和‘Siberia’的特性进行了观察,并以此为亲本进行双列杂交(不包括自交),通过测定杂交后蒴果坐果率、膨大程度、有胚率、幼胚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百合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Calvados’和‘Action’‘Siberia’3个品种均具有商品价值,‘Calvados’和‘Action’作为父母本时杂交亲和性高、可育性好,是优良的亲本材料,‘Siberia’作为母本杂交时亲和性较低,但可以作为杂交父本材料。
李悦李艳菊穆鼎
关键词:东方百合生物学特性杂交亲和性
太行菊和芙蓉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被引量:5
2009年
对太行菊和芙蓉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行菊和芙蓉菊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为同时型胞质分裂。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基本构型为9个二价体,其中太行菊和芙蓉菊每个花粉母细胞(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05Ⅰ+8.92Ⅱ+0.03Ⅳ和0.04Ⅰ+8.61Ⅱ+0.02Ⅲ+0.17Ⅳ;部分花粉母细胞后期Ⅰ和后期Ⅱ及末期Ⅰ和末期Ⅱ发现有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核及不同步分裂等减数分裂异常现象。
李健陈发棣陈素梅房伟民
关键词:芙蓉菊减数分裂
秋水仙素诱导观赏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9年
综述了秋水仙素在观赏植物多倍体育种上的应用概况,探讨了多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宋平王学凤蔡明任翔翔潘会堂张启翔
关键词:秋水仙素多倍体观赏植物
菊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被引量:49
2008年
开展了不同倍性菊属物种间远缘杂交试验,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指数,并对授粉后生殖生物学过程(柱头花粉附着、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受精及子房发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具相同倍性的种间及四倍体与六倍体物种间杂交较易结籽,而二倍体与四倍体或六倍体间难以结籽,表现杂交不亲和。菊属远缘杂交不亲和表现为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异常,难以进入花柱,诱导柱头胼胝质生成,受精胚败育。
李辛雷陈发棣赵宏波
关键词:菊属远缘杂交亲和性杂交不亲和
报春PF sHSP 17-1基因转化拟南芥及耐热鉴定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灰岩皱叶报春PF sHSP 17-1热激蛋白基因序列,采用PCR法从差减文库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并构建pCAMBIA1301-PF sHSP 17-1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花器浸染法转化拟南芥,经潮霉素筛选、PCR和RT-PCR法鉴定后,对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对照进行高温胁迫,分析其耐热性差异。结果显示,在40℃、42℃、44℃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的幅度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而脯氨酸含量的积累明显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热胁迫下也比对照稳定,仅有轻微下降。试验证明,PF sHSP 17-1基因对植物的耐热性有重要作用。
张路胡伟娟张启翔高亦珂石少川王叶
关键词:PF拟南芥热激蛋白
散沫花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不同开花期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的香气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了花朵在不同开放时期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共鉴定出β-紫罗兰酮、β-芳樟...
蔡明王学凤贺丹王晓玉潘会堂李祖光张启翔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紫罗兰酮
地被菊匍匐性的遗传分析与RAPD标记研究
以盆栽小菊"早意大利红"为母本,地被菊品种03(6)-12为父本构建F
赵静媛陈发棣滕年军陈素梅
关键词:地被菊RAPD标记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