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2007jq1132)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耿英华武文娟李柏青唐洁石玉荣更多>>
-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介素12在γδT细胞表达L-选择素中的调控作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白介素12(IL-12)对γδT细胞表面L-选择素(CD62L)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人外周血活化γδT细胞经诱导及扩增后,采用Mtb-Ag首次刺激和再次刺激,在细胞分孔培养时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2+抗IFN-γ、IL-12+抗IL-12、IL-12+IFN-γ)和不同浓度(0、0.1 ng/mL、1 ng/mL)IL-12。收集各组培养第0、3、5、7天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结果 Mtb-Ag首次刺激和再次刺激后,IL-12组、IL-12+抗IFN-γ组和IL-12+IFN-γ组γδ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组、IL-12+抗IL-12组的CD62L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L-12浓度的增加,γδ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量增加,其中Mtb-Ag首次刺激后第3和5天时,0.1 ng/mL和1.0 ng/mL IL-12组CD62L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1.0 ng/mL IL-12组明显高于0.1 ng/mL IL-12组(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Mtb-Ag再刺激后CD62L的表达量下调,但在加入IL-12后CD62L表达的下调速度减缓,且1.0 ng/mL IL-12比0.1 ng/mL IL-12更能使CD62L表达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P<0.05)。结论 IL-12在γδT细胞活化时调控CD62L的表达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 武文娟耿英华石玉荣李柏青
- 关键词:白介素12ΓΔT细胞L-选择素
- 蛋白激酶Cθ在γδT细胞表达L-选择素中的调控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途径在γδT细胞表达L-选择素(CD62L)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tb-Ag)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培养6~8d,获得富含γδT细胞的结核分枝杆菌活化T细胞(MtbAT),作为γδT细胞来源,分别加佛波醇酯(PMA)、PMA+离子霉素(IMN)培养3、6、12、24h,或用培养8d的MtbAT细胞分别加入Mtb—Ag、Rottlerin+Mtb-Ag、PMA、Rottlerin+PMA刺激4h,收集细胞用荧光抗体染色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62L在18T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体外激活培养6~8d的18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率为75.0%~87.0%。PMA刺激78T细胞3~12h时CD62L表达逐渐下调,表达率为42.3%~25.5%;但在刺激后24h时,又明显回升至53.2%。而PMA+IMN刺激3、6h时,18T细胞CD62L表达也下调,表达率分别为52.1%、39.3%;但在刺激12h和24h时CD62L表达率分别为52.9%和35.3%。在PMA刺激γδT细胞同时加入Rottlerin,则CD62L的表达率(47.9%)明显高于PMA单独刺激组(31.8%);MtbAT用Mtb—Ag再刺激4h后,γδT细胞CD62L的表达率由70.0%降为54.8%,而在Mtb.Ag再刺激时加入Rottlerin,则CD62L表达率增加到63.1%。结论γδT细胞在PMA或Mtb-Ag刺激后CD62L的表达下调可被PKCθ特异性抑制剂部分阻断,表明CD62L在γδT细胞表面的表达可能与PKCθ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相关。
- 武文娟耿英华唐洁李柏青
- 关键词:L-选择素ΓΔT细胞蛋白激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