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9036)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武周虎徐美娥胡德俊陈晓亮石峰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污染
  • 3篇倾斜岸坡
  • 3篇污染混合区
  • 3篇环境水力学
  • 2篇断面
  • 2篇水库
  • 2篇隧洞
  • 2篇无压隧洞
  • 2篇面污染
  • 2篇河流
  • 2篇
  • 1篇地形
  • 1篇顶点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体积
  • 1篇有限体积法
  • 1篇羽流
  • 1篇羽流污染
  • 1篇正常水深

机构

  • 1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河南省城乡规...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武周虎
  • 2篇胡德俊
  • 2篇徐美娥
  • 1篇时林艳
  • 1篇吉爱国
  • 1篇王金华
  • 1篇沈永明
  • 1篇石峰
  • 1篇陈晓亮

传媒

  • 3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Journa...
  • 1篇China ...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倾斜岸河库水面污染源下浓度分布的理论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从保守物质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静止水体中瞬时线源二维扩散的解析解人手,分析推导出半无限水面瞬时污染源下二维扩散的浓度计算公式。在顺直倾斜岸坡大宽度深水情况下,借助于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角形域映射原理,进而推导出倾斜岸水面瞬时污染源下角形域中二维扩散浓度分布的理论公式。在简化条件下该理论公式与可对比理论解完全一致。结果分析与讨论表明:角形域倾角对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影响较大;角形域内浓度分布具有倾角参数n(180/)为奇数和偶数不同的双重特性;计算点距离岸坡顶点越近倾斜岸坡对浓度分布的影响越大;横坐标越大影响越小;水深越大影响也越小。该理论公式可为河库水质监测布点与数据的归纳分析、水质模型的验证和污染混合区浓度估算提供有力的工具。
武周虎
关键词:倾斜岸坡
静止液体中射流和羽流污染混合区的理论分析
2010年
以无限空间静止液体中自由紊动射流和密度差产生羽流的浓度分布理论解为基础,从水环境功能区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条件下射流和羽流的污染混合区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求解.分别给出了平面和圆形射流以及羽流的污染混合区长度、最大宽度或直径、面积、体积的理论公式以及外边界等浓度标准曲线或曲面方程.结果表明,射流污染混合区长度与喷口起始浓度和水环境功能区所执行的标准浓度之比C0/Cs、喷口处断面几何尺度有关;羽流污染混合区长度与比值C0/Cs、起始流量和起始比浮力通量有关;平面和圆形射流、平面和圆形羽流的污染混合区宽长比依次为0.1317,0.1095,0.1564,0.1310,污染混合区为近似椭圆或近似椭球形状.可为生产实践中射流和羽流污染混合区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武周虎
关键词:射流羽流污染混合区
铅垂岸水库污染混合区的理论分析及简化条件被引量:3
2010年
在恒定时间连续点源条件下,从移流扩散方程的完全三维解析解出发,给出了顺直铅垂岸大宽度深水水库污染混合区的解析计算方法和等浓度曲面方程,分析了污染混合区的断面和平面形状的变化规律;以污染混合区下游长度Ld为特征长度,定义了佩克莱特数Pe,给出了污染混合区无量纲上、下游长度、最大宽度与最大深度及相应纵坐标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诺莫图。表明污染混合区的无量纲尺度主要取决于佩克莱特数,其次无量纲最大宽度和面积还与λy、无量纲最大深度还与λy和λz有关。给出了非保守物质污染混合区的修正计算方法以及保守与非保守物质的计算分区图;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三维移流扩散方程定量化的简化条件。该解析方法和计算公式可为天然水库污染混合区的估算提供有力的工具。
武周虎
关键词:环境水力学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Induced Currents Combined with Parabolic Mild-Slope Equation in Curvilinear Coordinates被引量:2
2011年
Researches on breaking-induced currents by waves are summarized firstly in this paper. Then, a combined numerical model in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is presented to simulate wave-induced current in areas with curved boundary or irregular coastline. The proposed wave-induced current model includes a nearshore current module established through orthogonal curvilinear transformation form of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d a wave module based on the curvilinear parabolic approximation wave equation. The wave module actually serves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vide the current module with required radiation stresses. The Crank-Nicolson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and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s implicit method are used to solve the wave and current module, respectively. The established surf zone currents model is validated by two numerical experiments about longshore currents and rip currents in basins with rip channel and breakwater.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and published numerical results.
崔雷佟飞飞石峰
WATER WAVE SIMULATION IN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USING A TIME-DEPENDENT MILD SLOPE EQUATION被引量:2
2010年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model the detailed progress of wave propagation in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with an effective time-dependent mild slope equation. This was achieved in the following approach, firstly deriving the numerical model of the equation, i.e., Copeland's hyperbolic mild-slope equation, in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based on principal of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finding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transformed model by use of the Alternative Directions Implicit (ADI) method with a space-staggered grid. To test the curvilinear model, two cases of a channel with varying cross section and a semi-circular channel were studied with corresponding analytical solutions. The model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through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Ponce de Leon Inlet, USA. Good agreement is reached and therefore, the use of the present model is valid to calculate the progress of wave propagation in areas with curved shorelines, nearshore breakwaters and other complicated geometries.
TONG Fei-feiSHEN Yong-mingTANG JunCUI Lei
关键词:ANALYTICAL
基于环境扩散条件的河流宽度分类判别准则被引量:11
2012年
在河流排污引起的污染物扩散计算中,不同河流宽度类别对应不同的移流扩散解析解算式,但缺少具体的河流宽度分类判别准则,给实际应用带来很大困难。按照河流污染物扩散受边界反射影响程度的不同,从移流扩散解析解算式的简化条件出发,提出了宽阔、中宽、窄小的分类方法和定义;根据二维可忽略边界反射的条件和达到全断面均匀混合距离小于等于河流宽度的条件,分别求解了河流宽阔与中宽窄小的分区临界关系线和中宽与窄小的分区临界关系线,提出了相应判据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河流宽阔、中宽、窄小的分类判别准则以及各类别河流移流扩散解析解算式的对应关系。最后指出基于环境扩散条件的河流宽阔、中宽、窄小分区是相对的,对于同一河流在不同水力要素、扩散系数、排污强度和允许浓度升高值等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分区结果。
武周虎
关键词:环境水力学河流
倾斜岸河流和水库水面污染带下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静止水体中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瞬时线源二维扩散的解析解,推导出水面有限宽瞬时污染源二维扩散的质量浓度分布计算公式。在顺直倾斜岸坡大宽度深水情况下,基于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角形域映射原理,推导出倾斜岸水面瞬时污染带下角形域中二维扩散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的理论公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简化条件下该公式与理论解完全一致,角形域倾角对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分布影响较大,角形域内质量浓度分布具有随倾角参数为奇、偶数而不同的特性,计算点距离岸坡顶点越近,角形域倾角对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越大;横坐标越大,影响越小;水深越大,影响也越小。
武周虎贾洪玉
关键词:河流水库倾斜岸坡
倾斜岸坡角形域顶点排污浓度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研制的倾斜岸坡角形域顶点排污立面二维扩散水槽实验装置及格栅振荡紊动系统,对8个倾角θ=360°/β(角域映射系数β=4,5,…,11)的角形域,按格栅振荡频率n=20,40,60 r/min的3种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瞬时线源排放的扩散实验,采用图像采集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二维浓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各倾角的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均随格栅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格栅振荡频率n=20,40,60 r/min时,各倾角横向扩散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8.38,30.88,43.94 cm2/s;垂向扩散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89,2.47,3.24 cm2/s;在格栅振荡条件下,垂向扩散系数平均占横向扩散系数的7.4%~10.3%,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随倾角的大小呈现波状变化特征。实验证明倾斜岸坡角形域顶点排污浓度分布呈现以角域映射系数β的奇偶不同和以β=4的倍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武周虎吉爱国胡德俊时林艳徐美娥
关键词:环境水力学倾斜岸坡数字图像处理
基于拉格朗日粒子追踪的渤海冬季与夏季环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1年
基于三维非结构有限体积海洋模式(FVCOM)对渤海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中采用三角形网格,以更好地拟合渤海复杂的岸线边界。潮位、潮流、温盐模拟结果验证良好。通过对粒子的拉格朗日追踪研究了渤海冬季与夏季环流及潮、风、海气热交换和入海径流对渤海环流的影响。研究表明:粒子输移存在明显的三维结构;与渤海中部及海峡附近相比,3个湾内水体输送均较小、表底层相差不大;渤海夏季环流强度较冬季强;由风引起的水体输送对渤海环流影响较大;温盐环流对水体输送的影响主要在夏季,在冬季,影响可以忽略;河流只对河口附近环流结构有影响;夏季,与热盐、风相比潮流对水体输送贡献较小;在研究渤海的拉格朗日余流时,只考虑单分潮的作用将不能反映渤海的实际环流情况。
王金华沈永明石峰陈晓亮
关键词:LAGRANGIAN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
一种新型异形椭圆隧道横断面的性质及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河流二维对流扩散物质的等浓度线方程,定义了一种新型二参数异形椭圆内轮廓线方程;运用数学方法,推导了异形椭圆面积、周长、形心坐标、压缩系数和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对异形椭圆进行了形状分类:当压缩系数θ=1时称为标准型,当0<θ<1时称为H型,当θ>1时称为W型;根据单向公路隧道建筑限界,给出了控制点坐标表达式;按照将建筑限界完全包容在内和隧道洞室净空面积最小的原则,提出了异形椭圆横断面的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异形椭圆与建筑限界的符合程度高;与三心圆横断面相比,异形椭圆具有设计参数少、曲率半径变化连续、隧道洞室净空面积小、支护与衬砌周长短、仰拱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小等优点。
武周虎
关键词:隧道工程隧道横断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