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LBH-Z08020)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曲敏杨大鹏张月学张帅马永强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苜蓿叶黄素提取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苜蓿富含天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罗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以"肇东"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采取有机溶剂蒸馏萃取法从苜蓿草粉中提取苜蓿取叶黄素。通过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以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剂及其配比、萃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苜蓿叶黄素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苜蓿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乙醇和丙酮联合萃取,其体积比为2∶1,料液比为1.4∶50、萃取温度为60℃;在该条件下苜蓿叶黄素的A值为1.687。通过制作叶黄素标准曲线,计算出苜蓿叶黄素的质量浓度为1.339 mg/L。为开发利用苜蓿叶黄素提供了理论基础。
- 杨大鹏曲敏
- 关键词:苜蓿叶黄素
- 不同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效果的比较及表征被引量:16
- 2012年
- 分别采用酸热法、碱化法和发酵法3种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并比较叶蛋白得率、氮含量、溶解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持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并进行电镜观察表征。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苜蓿叶蛋白的得率和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4.9%和45.08%,明显高于酸化法和碱化法;比较其功能性质,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在起泡性、持水性和吸油性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分别为200.00%、5.40%和5.31%;发酵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分别为80.52%、78.60%和20.65%。扫描电镜观察3种方法所制备苜蓿叶蛋白的表面结构,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结构疏松,且有一定程度的破坏,酸化法和发酵法的苜蓿叶蛋白表面结构紧密、连续完整,并发现发酵法还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说明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其得率、氮含量、功能性质及表面结构有较大差异。
- 曲敏马永强杨大鹏张帅张月学
- 关键词:苜蓿叶蛋白功能性质
- 苜蓿弃用粗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被引量:4
- 2012年
- 苜蓿营养丰富,富含叶蛋白、叶黄素及膳食纤维。以"肇东"紫花苜蓿弃用粗茎为原料,采用酸热法提取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水浴时间、水浴温度、酸液浓度和酸液用量对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时间100 min,加热温度80℃,酸液体积分数3%,酸液用量60 mL。在该最佳条件下,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6.46%。
- 杨欢曲敏
- 关键词: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