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6B02-2)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6
相关作者:刘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司法
  • 3篇司法鉴定
  • 2篇伤害罪
  • 2篇重伤
  • 2篇故意
  • 2篇故意伤害
  • 2篇故意伤害罪
  • 2篇法医
  • 2篇法医临床
  • 2篇法医临床学
  • 1篇医疗保险
  • 1篇人体损伤鉴定
  • 1篇人体损伤鉴定...
  • 1篇启动权
  • 1篇卫生法
  • 1篇精神疾病
  • 1篇精神疾病患者
  • 1篇决定权
  • 1篇可重复性
  • 1篇客观性

机构

  • 7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6篇刘鑫

传媒

  • 2篇中国司法鉴定
  • 2篇证据科学
  • 1篇中国卫生法制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司法鉴定标准体系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司法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标准在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构建以及具体标准的研制上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司法鉴定标准制定工作严重滞后,很多鉴定项目缺乏鉴定标准。为此,作者建议,应当尽快制定适合中国现实司法需要的司法鉴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构建我国司法鉴定标准管理机构体系和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体系。
陈敏刘鑫
关键词:司法鉴定
论强制医疗启动程序决定主体被引量:4
2014年
强制医疗制度是国家医疗保健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强制医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强制医疗,如实施危害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甲类传染病患者等;广义的强制医疗,包括预防接种、指定医保单位就医等。强制医疗程序启动的决定主体必须是国家赋予相应权力的机关,其他任何单位不具有这样的权力,因而无权决定强制医疗程序启动。强制医疗主体的确定取决于强制医疗对象的危害程度、广度及时间等因素。
刘鑫
关键词:启动权法定程序决定权精神疾病患者
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被引量:8
2013年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明确了损伤程度鉴定的标准和原则。等级分明的鉴定标准和充分考虑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律属性、与临床诊疗的关系及实践经验的鉴定原则为司法鉴定活动提供了新的技术类法律规范。
常林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故意伤害罪重伤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的变化与问题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在实施了二十多年的重伤标准、轻伤标准、轻微伤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科学、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标准在形式上完全按照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将损伤程度分为3等5级,增加了大量的鉴定操作性的技术规范。标准在内容上解决了实践中部分疑难复杂问题,增加了判定损失程度的损伤类型,明确了一些有争议的损伤鉴定情况。笔者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标准的法律性质不明,标准不能穷尽所有损伤类型,标准涉及的专业知识发生变更,标准内容有争议的处理原则等。
刘鑫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故意伤害罪重伤
论司法鉴定的可重复性被引量:6
2013年
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是其作为证据而具有证据属性之客观性的具体表现,而科学性是一个宏观而抽象的概念。从实践方面来考察,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就是可重复性。我国目前司法鉴定领域中存在部分鉴定项目可重复性差的问题,应该是司法鉴定行政管理机关重点监管的范畴。因此,应当以立法的形式来明确规定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审查标准,司法解释对司法鉴定可重复性做出具有可操作的审查规范,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对鉴定机构鉴定项目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技术鉴定职能。
陈敏刘鑫
关键词:司法鉴定客观性可重复性
论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定位及其主要内容被引量:12
2014年
基本医疗就是要让国民小病看得起、医保广覆盖、医疗服务质量有保障的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模式。基本医疗卫生法就是围绕这一核心予以规制和保障的法律。基本医疗卫生法是公民健康保障的基本法律,是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性法律,是各具体职能部门共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法律。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则、厘清争议问题的原则。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障责任、医疗保险付费为主的多渠道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基层医疗机构担负国民健康守门员的职责、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等。
刘鑫连宪杰
关键词:医疗保险
论司法鉴定的科学性被引量:16
2014年
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乃至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科学性都是鉴定结论的本质属性,但是科学的本意是分科之学,是系统知识的集合,但在证据学领域基本上把科学等同于正确。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实际上就是要注重科学精神,把鉴定结论的科学性绝对化、极端化、万能化的行为,有违科学的本质,背叛了科学的精神。鉴定结论具有科学性的论断是有问题的,其中还包含着技术和经验。法庭在遴选鉴定人的时候,不仅要对鉴定人的资格做形式审查,更要对鉴定人的鉴定能力做实质审查。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的审查还应当排除伪科学的东西。唯有如此,才可能将鉴定结论回归到证据的层面,通过法庭质证,符合证据采信标准的鉴定结论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刘鑫
关键词:司法鉴定鉴定资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