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413) 作品数:5 被引量:14 H指数:2 相关作者: 王抒 陈文祥 国汉邦 董军 李红霞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医院 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FERH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31例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n=76)与非冠心病组(n=55),进行临床资料收集、生化指标检测、FERHDL及脂蛋白亚类的测定,分析FERH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FERHD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1.70±8.73比18.65±6.26.P〈0.05).FERHDL在非冠心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间有升高趋势,FERHDL随病变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其中非冠心病组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5±6.26比24.00±9.22,P〈0.05).FERHDL与甘油三酯(r=0.647,P〈0.01)、LDLb-C(r=0.441,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r=-0.708,P〈0.01)、HDIJ2-C(r=-0.748,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FERHD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FERHDL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呈增高趋势.FERHDL与HDL和LDL颗粒大小相关. 毛雯 董军 李红霞 周敏 国汉邦 王抒 陈文祥 何青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脂蛋白 HDL 酯化 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最近基于代谢组学的研究发现,血清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AAA)水平升高与肥胖以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糖尿病发病的早期预测指标。由于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多伴随脂代谢异常,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因此BCAA和AAA与CVD的关系尚待证实。本研究拟通过测定老年体检人群的血清BCAA和AAA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lMT)以及CVD传统危险因素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老年体检人群472例,年龄70.07±6.58岁,男性272例,女性200例。对收集的老年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查。颈动脉B型超声检测clMT,并作为评价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5种BCAA和AAA(包括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分析它们与clMT和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472例老年体检人群血清5种氨基酸浓度均呈偏态和尖态分布, 杨睿悦 李红霞 国汉邦 王抒 董军 陈文祥关键词:支链氨基酸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同位素稀释质谱检测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2013年 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五种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即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方法,分析其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同位素标记被测物作内标,沉淀蛋白后LC/MS/MS分离检测,标准曲线定量;对不同水平血清样本进行五次重复分析,每次每种血清重复分析3份,以考察方法的精密度;测定血清样本添加不同浓度标准品的加样回收率.收集2010年10~12月111例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及传统危险因素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五种氨基酸在该试验条件下分离良好,分析时间约4 min;测定不同血清水平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1.56%(1.07%~2.02%),总CV为2.03%(1.14%~3.01%);多次试验的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8.34%~103.25%.测定111例健康人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肌酐、尿酸、载脂蛋白CII和CIII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t=0.000 02~0.046,P值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负相关(t=0.000 5~0.048,P值均〈0.05).结论 该研究建立了简便精密的ID-LC/MS/MS测定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方法,有望在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危险分析中发挥作用. 杨睿悦 李红霞 国汉邦 赵海建 王抒 董军 陈文祥关键词:支链氨基酸 串联质谱法 糖尿病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血清胆固醇酯n-3脂肪酸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测定血清胆固醇酯n-3脂肪酸(CE-n-3FA)的方法,以进行营养监测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分析。方法本研究为方法学建立及评价。2012年1-8月征集111名北京地区健康志愿者(年龄19-72岁),其中男55名,女56名。建立各胆固醇酯(CEs)质谱测定条件,异丙醇提取血清CEs,稀释后用LC-MS/MS分析各种CEs,归一化法定量。评价新方法的精密度。用新建立的LC-MS/MS方法测定血清CE-n-3FA含量,同时用试剂盒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Spearman相关分析CE-n-3FA与年龄、体质指数(BMI)、TG、HDL-C、LDL-C和hs-CRP的关系。结果样本分析在5rain内完成,11种主要CEs分离良好;CE20:5和CE22:6平均批内CV分别为1.6%-2.3%和1.5%-2.3%,总CV分别为3.9%-7.6%和3.5%-7.4%,未见明显干扰因素。111名健康志愿者血清分析结果显示,CE20:5和CE22:6均呈正偏态分布(偏度分别为1.81和1.09;峰度分别为4.50和1.40),中位数分别为0.37%(0.13%-1.26%)和0.50%(0.29%-0.94%)。CE20:5与年龄、TG、TC、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LC-MS/MS测定血清CE-n-3FA含量的方法,有望用于营养监测,CE-n-3F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禹松林 董军 周伟燕 赵海建 杨睿悦 李红霞 张天娇 国汉邦 王抒 张传宝 陈文祥关键词:串联质谱法 胆固醇酯类 血清脂蛋白亚类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的生物学变异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研究血清HDL亚类(HDL2-C、HDL3-C)、LDL亚类(LDLa-C、LDLb-C)、FERHDL和MERHDL的个体内和个体间的生物学变异(CVI、CVG).方法 选取2010年9-10月卫生部北京医院2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10名.每隔2周采集空腹静脉血1次,共采集4次,用超速离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脂蛋白亚类水平及FERHDL和MERHDL,计算其CVI和CVG,并给出各项指标的分析质量要求.结果 不同血脂指标的生物学变异不同,HDL3-C和HDL2-C的平均CVI分别为5.5%和7.2%,但两者的CVG差别较大,分别为8.7%和45.5%;LDLa-C和LDLb-C平均CVI分别为11.2%和18.7%;FERHDL和MERHDL的CVI分别为11.9%和12.3%,其中FERHDL的CVG (49.5%)大于MERHDL的CVG(30.6%).CVI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结论 本研究考察了血清脂蛋白亚类和HDL胆固醇酯化速率的生物学变异,可为这些血脂类危险因素的分析质量控制及心血管病危险分析奠定基础. 国汉邦 李红霞 满永 王抒 董军 陈文祥关键词: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