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6004)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许红张柏林张海洋李建委周瑶琪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盆地
  • 6篇南黄海盆地
  • 6篇海盆
  • 6篇海盆地
  • 4篇南黄海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
  • 3篇岩石
  • 3篇榴辉岩
  • 3篇辉岩
  • 2篇岩石地球
  • 2篇岩石地球化学
  • 2篇油气
  • 2篇源岩
  • 2篇石地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千里岩
  • 2篇前陆

机构

  • 15篇青岛海洋地质...
  • 14篇国土资源部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9篇许红
  • 7篇张海洋
  • 6篇张柏林
  • 5篇李建委
  • 4篇闫桂京
  • 4篇张贺
  • 4篇朱玉瑞
  • 4篇韩宗珠
  • 4篇周瑶琪
  • 4篇赵新伟
  • 3篇孙和清
  • 3篇魏凯
  • 3篇施剑
  • 3篇杨艳秋
  • 3篇李敏
  • 2篇林学辉
  • 2篇赵广涛
  • 2篇董刚
  • 2篇张威威
  • 2篇高晓军

传媒

  • 13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2015年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盆地26口钻井特征被引量:16
2015年
总结了南黄海盆地54年来油气探井钻探成败的经验,图示了井震圈闭的特征,指出迄今南黄海盆地完钻26口井,其中中国21口,总进尺54 502 m;124°E以西平均8 047km2钻井1口。钻井揭露地层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与第四系,最老地层为石炭系;钻遇岩性有碳酸盐岩、煤系和碎屑岩;揭露了16种地层接触关系,解剖了背斜、断块、透镜体岩性和不整合面等圈闭类型。中方21口井主要分布于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北部坳陷和勿南沙隆起3个区带,先后在CZ6-1-1井获得轻质原油2.45t、在ZC1-2-1井泥岩岩心裂缝中见轻质油以及在其他3口井中见油气显示。最后提出了古生界参数井钻探等建议。
许红张海洋张柏林闫桂京施剑杨艳秋孙和清李建委董刚卢树参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圈闭类型
东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和BSR反射及成藏类型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在分析研究区高热流、高地温梯度、强烈火山及黑潮活动地质背景及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和前人相关工作进展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冷泉、二氧化碳水合物调查发现进行分析,指出研究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油气地质条件;通过ODP195航次KS-1井及研究区实测热流数据301个(组)与水深资料开展拟合分析,建立了水深—水温变化曲线,与物理化学平衡状态模拟结果确定500m水深是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合适水深的结论相符;特别是通过前人有关研究区地震调查解释天然气水合物模拟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BSR)影像及其特征分析,提供了最新常规和高分辨率二维地震BSR的解释、常规与特殊地震资料系列处理的部分成果,包括地震信号增强与速度精细等方法的处理认识,发现并提出了大陆斜坡、斜坡根、海中低隆、深海平原和隆中凹等5种BSR反射类型,指出它们构成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不同成藏类型,是下一步研究重要课题。
许红蔡瑛孙和清闫桂京魏凯赵新伟朱玉瑞施剑董刚李清
关键词:东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
青岛仰口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青岛仰口地区保存了完整的从变辉长岩到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榴辉岩、变辉长岩和片麻岩属钙碱性系列,超基性岩属拉斑系列;CIPW标准矿物计算显示榴辉岩和变辉长岩中长石以钠长石为主,超基性岩主要标准矿物为橄榄石、紫苏辉石和锥辉石,片麻岩中出现标准矿物刚玉;榴辉岩、变辉长岩和片麻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超基性岩的微量元素相对于N-MORB亏损;榴辉岩和变辉长岩轻稀土明显富集,配分型式与岛弧玄武岩相似,片麻岩具明显的Eu的负异常,配分型式与后造山A型花岗岩相似,超基性岩稀土总量较球粒陨石偏高,具强烈的Ce的负异常。微量元素比值及地球化学图解表明榴辉岩与变辉长岩的原岩为辉长岩,片麻岩的原岩为造山后A型花岗岩,原岩的岩浆源区位于下地壳,超基性岩的岩浆源区位于上地幔,原岩均形成于岛弧环境。
李敏韩宗珠许红张贺赵广涛林学辉何雨旸
关键词:榴辉岩高压变质带地球化学
灵山岛成因特征、类型及其地质构造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从沉积学和年代学入手,分析了灵山岛的沉积地层特征和锆石年龄。针对灵山岛所属关键地质构造位置,从地球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早期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结合以及后期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影响的远程效应。指出灵山岛成因于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岩浆喷出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的多重动力学过程及其作用,将其划归复合海岛成因的类型。研究灵山岛的成因特征与类型,对于分析周缘盆地的形成、沉积与油气成烃—成藏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菲菲周瑶琪许红许红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青岛青山湾—垭口变沉积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被引量:1
2014年
青岛青山湾—垭口出露一套浅变质的海相陆缘碎屑沉积岩,上覆岩浆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18.9±3.3)Ma,成熟度较低,与中新生代造山带砂岩类似。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化标准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明显富集的右倾型,表明,研究区碎屑岩具有相同的物源区和构造背景,与活动陆缘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非常接近。Ce具弱的负异常,指示碎屑岩为大陆边缘海相成因,(La/Ce)N(PAAS)表明陆缘碎屑物质对该区碎屑岩有明显的贡献。主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研究区碎屑岩具有活动陆缘和大陆岛弧的特征,经历了相对简单的沉积演化过程;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的特征,该区碎屑岩更可能是活动大陆边缘沉积形成。主微量元素分析揭示研究区碎屑岩物源富长英质岩石,镁铁质岩石作为物源也参与到成岩过程中。
韩宗珠陈筱林许红周瑶琪李敏张贺徐翠玲
关键词:碎屑岩活动陆缘长英质岩石
南黄海千里岩岛榴辉岩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南黄海千里岩岛榴辉岩对进一步深入完善大别-苏鲁造山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显示榴辉岩主要经历了俯冲进变质(Ⅰ)、峰期榴辉岩相变质(Ⅱ)、角闪岩相退变质(Ⅲ)和绿片岩相退变质(Ⅳ)阶段.各阶段的温压条件分别为:Ⅱ阶段T=806.3℃,P=3.32GPa;Ⅲ阶段T=658.68℃,P=0.78GPa;Ⅳ阶段T<550℃,P<0.3GPa.锆石SHRIMP U-Pb测年指示千里岩榴辉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约747±19Ma),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早三叠世(约241.1±1.5Ma),角闪岩相退变质发生在三叠纪末(约205.8Ma).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千里岩岛榴辉岩的P-T-t演化轨迹,反映出榴辉岩经历了2个折返阶段.这一P-T-t轨迹整体上与苏鲁地区榴辉岩类似,指示该区所在的千里岩隆起区是苏鲁造山带在海区的延伸.
李敏韩宗珠许红赵广涛张贺来志庆
关键词:南黄海榴辉岩P-T-T轨迹苏鲁造山带
南黄海盆地白垩系油气赋存特征与2类烃源岩被引量:4
2015年
南黄海盆地是中国海域历经54年勘探至今尚未实现工业油气发现的唯一大型含油气盆地,特别是29年前发现的白垩系黑色页岩含轻质油,属于页岩油范畴。分析了南黄海盆地白垩系勘探研究现状,提出白垩系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有8口井钻遇,K1系红浦口组,K2系黑泰州组,与苏北盆地近似;在最新地震测线上表现为顶蚀,与古/新近系及下伏侏罗系均呈不整合接触,斜层状分布,残留沉积,部分构成次凹的特征。通过近海灵山岛露头调查、剖面实测和包括常规生油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离子质谱、U-Pb同位素年龄等测试,发现下白垩统多套深灰黑色含煤泥岩层,发育Ⅰ型和Ⅲ型干酪根,自由烃0.02-0.07mg/g或为零,生油潜力0.06-0.03mg/g或为零,残留有机碳1.85%-1.99%或0.70%-0.84%,氧指数4及超过10,属于2类烃源岩,分别生烃和二氧化碳气。总体认为南黄海盆地白垩系具有一定资源前景,值得开展深入分析。
许红卢树参葛和平赫庆坤赵新伟朱玉瑞周瑶琪张柏林李建委张海洋高晓军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白垩系烃源岩
下扬子黄桥地区龙潭组高CO_2油藏成藏模式被引量:5
2015年
二叠系油藏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不仅突破了下扬子古生界的油气发现,而且完善了下扬子区上组合的晚期生烃、晚期成藏理论,使下扬子古生界油气勘探工作得以重启。黄桥地区龙潭组顶部致密砂岩油藏具有与CO2气伴产的特性。通过大量最新地震钻井勘探发现的资料,岩石薄片鉴定、物性和测井资料解释以及油气流体包裹体的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区上古生界油藏的成藏模式与油藏类型的特征,提出了针对储量评估与有效开发制约因素的对策。
俞昊
关键词:成藏模式油藏
下扬子地块2个古生界地质剖面的烃源岩特征及其对南黄海盆地的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南黄海海域油气勘探缺乏揭示古生界钻井样品资料的窘况,对邻近陆区2个典型露头剖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这2个剖面分别为南京幕府山的下古生界寒武系陆相泥岩和安微巢湖的上古生界二叠系海相灰岩,都呈深灰黑色;前者是当前下扬子陆区页岩气勘探重点研究层系;后者出露面积较大,似臭鸡蛋味浓烈,为含硅碳酸盐岩,俗称"臭灰岩"。通过系统油气地球化学测试,证实其均为优质烃源岩;岩石物性测试结果表明,后者还可为优质储集岩。由于古生代下扬子地块具有地台性质,沉积体系向南黄海海区自然延伸沉积,因此,利用这些来自陆区露头地质剖面的珍贵样品推测,二者均可作为南黄海盆地尤其是南部坳陷的潜在主力烃源岩,以期为相应的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借鉴。
许红张柏林俞昊杨艳秋施剑刘志飞赵新伟朱玉瑞李建委卢树参张海洋
关键词:油气地球化学烃源岩古生界
南黄海前陆盆地系统及沉积—构造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典型的前陆盆地一般位于造山带和稳定克拉通之间的狭长槽地,而南黄海盆地则主要为华北—扬子地块陆陆碰撞及后期太平洋系构造运动叠加形成的"再生"陆内前陆盆地,因此具有其"特殊性"。虽然南黄海前陆盆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及破坏,但仍然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楔顶、前渊、前隆及隆后各带,故划分了各带分布的位置,认为其楔顶沉积带位于千里岩隆起、前渊带位于北部坳陷东北凹、前隆带位于其乳山凸起、隆后沉积带位于乳山凸起与中部隆起间;并从地震、沉积、构造3方面分析了各带的结构构造和沉积特征。
张柏林许红陆永潮赵新伟朱玉瑞李建委
关键词:前陆盆地系统南黄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