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5035)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景和吴霞郭蒙马艳曹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潍坊学院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荧光
  • 3篇蛋白
  • 3篇
  • 2篇荧光增强
  • 2篇荧光增强效应
  • 2篇桑色素
  • 2篇相互作用
  • 2篇核酸
  • 1篇蛋白质
  • 1篇丁二酰亚胺
  • 1篇亚胺
  • 1篇叶酸
  • 1篇叶提取物
  • 1篇银杏叶
  • 1篇银杏叶提取物
  • 1篇荧光测定
  • 1篇荧光测定法
  • 1篇荧光分光
  • 1篇荧光分光光度...
  • 1篇荧光光谱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 2篇潍坊学院
  • 1篇山东省农药研...

作者

  • 7篇杨景和
  • 5篇吴霞
  • 2篇曹伟
  • 2篇郭蒙
  • 2篇马艳
  • 1篇周海平
  • 1篇郭玉梅
  • 1篇刘雯汶
  • 1篇范金勇
  • 1篇公丕学
  • 1篇高希宝
  • 1篇丁红红
  • 1篇陈淑贞
  • 1篇乔爽
  • 1篇刘潇彧
  • 1篇于江
  • 1篇张梅凤
  • 1篇李宁
  • 1篇徐巍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Chines...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The preparation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europium nanoparticles被引量:3
2007年
铕 nanoparticle 的新结构化的金属性的 nanomaterial 用减少的代理人,和 nanoeuropium 蛋白质结合的鞣质的酸被准备被 lipoic 酸修正的方法在 nanoparticle 的表面上综合,它在 nanotechniques 打开 lanthanides 的一个新应用领域。他们的性质被紫外力吸收光谱学,传播电子显微镜学(TEM ) ,和荧光光谱学也描绘。铕 nanoparticle 和它的蛋白质结合答案稳定、水溶性。合成的铕 nanoparticles 的荧光紧张显著地面对踪迹蛋白质被增加,并且是线性的与在最佳条件下面的蛋白质的集中成正比。根据这,为蛋白质的决心的一个 fluorimetric 方法在这篇论文被开发。
Xi Bao GaoJiang YuNing LiHong Yin YinJing He Yang
关键词:乳酸
雌二醇的流动注射阻抑化学发光法测定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碱性介质中雌二醇对N-溴代丁二酰亚胺-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的阻抑作用,建立了雌二醇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优化了其分析条件,并初步探讨了该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该方法测定雌二醇的线性范围为0.02~0.1、0.1—8.0mg/L,检出限为0.0085mg/L。对0.1mg/L的雌二醇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将该法用于注射液中雌二醇的测定,结果满意。
马艳曹伟公丕学刘雯汶陈淑贞杨景和
关键词:N-溴代丁二酰亚胺钙黄绿素雌二醇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分析
芦丁-镧-核酸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核酸能增强芦丁-La3+体系荧光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fsDNA和yRNA的浓度分别在0.08~10和0.1~9mg/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0.08和0.054mg/L。该法已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另外,还研究了体系的相互作用和荧光的增强机理。
郭蒙杨景和吴霞丁红红郭勤
关键词:芦丁核酸荧光增强效应
吡蚜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紫外吸收、荧光、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了吡蚜酮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吡蚜酮使BSA的紫外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BSA的特征荧光峰猝灭,荧光猝灭常数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吡蚜酮与BS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且吡蚜酮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van′tHoff方程计算出体系的ΔH和ΔS值,得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4 nm.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考察了吡蚜酮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徐巍吴霞周海平刘潇彧杨景和范金勇张梅凤
关键词:吡蚜酮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相互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提出了一种简便、灵敏地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经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使黄酮苷转化为苷元再与Al^3+配位,所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可以槲皮素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在选定条件下,槲皮素的浓度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00075-0.50000μg/mL,检测限:0.45g/mL(S/N=3),回归方程:Ⅰf=7.79948+63.21086p×10^7(μg/mL),相关系数R=0.9999(P〈0.0001),并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实验和银杏叶提取物(GBE)中的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郭玉梅杨景和吴霞
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槲皮素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
纳米硫化锌-桑色素-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正>研究发现 L-半胱氨酸包裹的 ZnS 纳米粒子(L-Cys-ZnS)可以增大桑色素-核酸体系的荧光寿命,导致其荧光进一步增强,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428 nm 和495 nm 处。当桑色素和 L-Cys-...
赵亮亮吴霞杨景和
关键词:桑色素核酸
文献传递
桑色素-Al(Ⅲ)复合物测定蛋白质
2010年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分析研究桑色素-Al(Ⅲ)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蛋白质对桑色素-Al(Ⅲ)体系有明显的荧光增强作用,在pH=7.7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桑色素-Al(Ⅲ)复合物在520 nm处荧光强度最强,且体系荧光强度的增加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在相应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蛋白质(BSA,EA)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10-8~3.50×10-6g.mL-1和1.00×10-8~3.00×10-6g.mL-1,检出限分别为2.6×10-9g.mL-1和2.3×10-9g.mL-1。
乔爽马艳曹伟杨景和
关键词:荧光光谱桑色素铝离子蛋白质
叶酸的能量转移荧光测定法及其应用
2011年
报道了一种灵敏检测叶酸的荧光新方法。在叶酸-KMnO4-Eu3+-H2O2体系中,以pH=4.7的乙酸-乙酸钠(浓度为0.2mol/L)为缓冲溶液,利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将叶酸氧化形成蝶呤-6-羧酸,与Eu3+配位成配合物,该配合物被激发后,蝶呤-6-羧酸通过分子内能量转移将吸收的能量传递到Eu3+,从而发射出Eu3+的特征荧光。在4×10-8~4×10-5mol/L范围内,Eu3+的荧光强度与叶酸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02,检测限达到1.2×10-8mol/L。用于实际样品中叶酸的检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郭蒙杨景和
关键词:叶酸荧光
嗅蛋白对铕纳米颗粒荧光增强效应的研究
2008年
以单宁酸做还原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SDBS)形成的微乳环境中将硝酸铕还原成铕(europium,Eu)纳米颗粒,通过修饰剂硫辛酸与嗅蛋白结合,分析铕纳米颗粒结合嗅蛋白前后的荧光变化与嗅蛋白含量的关系及机制。结果发现铕纳米颗粒与嗅蛋白结合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在优化条件下,荧光强度与嗅蛋白的浓度在0.020-8.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2mg/L,对5.0mg/L嗅蛋白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4%。嗅蛋白主要通过分子间能量转移使铕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增强,利用该变化测定嗅蛋白含量,结果灵敏、准确,令人满意。
于江李宁吴霞高希宝
关键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硫辛酸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