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204) 作品数:11 被引量:91 H指数:5 相关作者: 魏金枝 孙晓君 胡琴 张慧 潘良 更多>> 相关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更多>>
高级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015年 综述了湿空气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方法在农药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高级氧化方法的优缺点和处理效果。同时对近年来出现的高级氧化法与微波及超声方法的联用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农药废水处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李姗姗 刘峻峰 冯玉杰关键词:农药废水 微波 超声 碳纳米管改性Sb-SnO_2/Ti电极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提高Sb-SnO_2/Ti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采用溶胶-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CNTs掺杂改性的CNTs-Sb-SnO_2/Ti电极,借助于SEM、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降解刚果红实验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加速寿命实验考察电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CNTs最佳掺杂量为2.0 g/L时,CNTs-Sb-SnO_2/Ti电极比Sb-SnO_2/Ti电极对刚果红的去除率提高了14.7%;改性后的电极表面相对粗糙且增加了孔隙结构,从而提高了电极的比表面积;改性电极具有更高的析氧电位和更小的界面转移阻抗;加速寿命实验表明改性电极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使用寿命增加了27 h。 魏金枝 张少平 胡琴 王雪亮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 碳纳米管 电催化活性 S掺杂TiO_2/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2015年 为了提高TiO2光解水制氢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水热合成法一步制备了S掺杂TiO2/石墨烯(RGO)复合催化剂。采用XRD、XPS、FT-IR、TEM、UV-Vis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催化剂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结果表明,在S-TiO2/RGO复合催化剂中,TiO2以14nm左右的纳米颗粒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TiO2相比,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明显增强;当m(S)∶m(RGO)∶m(TiO2)为1∶0.1∶25时,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在同等条件下产氢速率最大,为141.7μmol/h。 魏金枝 牛海涛 孙晓君 张慧关键词:TIO2 石墨烯 光催化 制氢 新型负载型粒子电极的制备及处理二氯喹啉酸农药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8 2014年 以高阻抗多孔陶瓷材料为基体、Sb掺杂SnO2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新型负载型粒子电极。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粒子电极的形貌及晶相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三维电催化氧化降解二氯喹啉酸废水实验研究粒子电极的电催化反应效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粒子电极表面积增加,孔道增多,负载了Sb掺杂SnO2晶体,因而提高了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效率。当槽电压为15V,电极间距为7cm,电解质投加量为0.1mol/L,反应120min后,采用所建立的三维电极体系处理二氯喹啉酸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4.3%,相应的能耗为14.4kWh·(kg COD)-1,与二维电极体系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26.9%,低耗降低了99.3%。 魏金枝 胡琴 高蕾 李江伟 羊绍英关键词:粒子电极 COD去除率 能耗 超声/H_2O_2对剩余污泥溶胞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有效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采用超声/H2O2协同处理剩余污泥,讨论了pH值、超声时间、过氧化氢投加量等因素对剩余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污泥体积的1.5%、pH值为1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处理后污泥上清液的SCOD、TN、TP浓度分别增加到2 138.7、168.35和12.71 mg·L-1,TSS减少近20%。超声/H2O2对剩余污泥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超声处理和单独H2O2处理。 魏金枝 王迁 李芬 潘良关键词:超声 H2O2 剩余污泥 溶胞 TiO2纳米线/Bi2WO6催化剂制备及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3 2016年 为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点-线型形貌的TiO_2纳米线/Bi_2WO_6复合催化剂,考查了钛源、水热温度、溶剂、复合配比等制备因素对复合催化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钛酸丁酯制备的TiO_2纳米线为锐钛矿相且结晶度良好;水热温度为180℃,溶剂为乙二醇,TiO_2纳米线复合配比为50%(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TiO_2纳米线/Bi_2WO_6复合催化剂点-线形貌最优;TiO_2纳米线复合窄带隙半导体Bi_2WO_6明显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复合催化剂的禁带宽度达Eg=2.70 e V. 张慧 孙晓君 魏金枝 张凤鸣关键词: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 电化学氧化与还原联合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4 2015年 以Sb掺杂Ti/SnO2电极为阳极,铝板为阴极,设计了一种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联合作用反应器.以浓度为100mg/L甲基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联合作用的处理效能,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初步探究了甲基橙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0.10mol/L条件下,先电化学还原反应60 min再电化学氧化60 min联合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甲基橙的脱色率为94%,COD去除率为85%,处理能耗为0.21k Wh/g(COD).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表明,电化学联合作用先使甲基橙的偶氮键断裂,然后破坏其苯环共轭体系,从而使甲基橙降解. 陈平 魏金枝 许建超 王玉秀 王敏 胡琴关键词: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还原 脱色率 COD去除率 磁性三乙烯四胺氧化石墨烯对Cu^(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8 2016年 为了提高氧化石墨烯(GO)的吸附能力和分离效果,采用恒温搅拌法和水热法制备磁性三乙烯四胺氧化石墨烯(M-T-GO)复合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对M-T-GO对Cu^(2+)的p H、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T-GO对Cu^(2+)的吸附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吸附反应为自发吸热过程,饱和吸附量为245.09 mg·g-1,同时具有快速分离和易再生的优点。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推测M-T-GO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T-GO主要通过螯合作用和静电引力对Cu^(2+)进行吸附。 陈芳妮 孙晓君 魏金枝 刘献斌 胡琴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CU^2+ 动力学 等温线 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硅橡胶复合薄膜湿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与 Hummers 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超声混合,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具有湿敏特性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分别对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石墨烯进行表征,并对基于 o-MWCNTs/GO/RTV的复合薄膜的湿敏性能及湿敏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混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端口打开,侧壁和开端处产生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有利于水分子的吸附,同时也有利于与 GO 表面的基团作用,形成三维的纳微米结构,提高了碳纳米管与硅橡胶基体的相容性,使所制备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灵敏度提高.当相对湿度在23%~87%的范围,m (GO)∶m (o-MWCNTs)=1∶3时,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的湿滞为5%RH,灵敏度为0.3152/%RH,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4和27 s. 潘良 孙晓君 施云波 张慧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烯 硅橡胶 湿度传感器 多孔聚合物水凝胶的合成及正渗透性能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提高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PNIPAM-PSA)水凝胶汲取剂的正渗透性能,加入致孔剂聚乙二醇(PEG),通过交联聚合法制备了多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PNIPAM-PSA)水凝胶汲取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水凝胶汲取剂的溶胀率、脱水率、水通量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致孔剂PEG(400)后,水凝胶的表面呈多孔结构;当PEG(400)与单体摩尔比为1∶2时,所制备的多孔水凝胶性能最好,与PNIPAM-PSA水凝胶相比,其溶胀率、脱水率和正渗透水通量分别提高了162.26%,15.08%和144.44%;再生的水凝胶,正渗透性能稳定。 孙晓君 宫正 魏金枝 喻琪关键词: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 聚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