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490)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6H指数:8
- 相关作者:孙文兵柯山高君丁雪梅王劭宏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解放军第306医院赤峰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切除术后肝断面肿瘤复发被引量:2
- 2010年
-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术后肝断面肿瘤进展发生率高,是影响HCC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治疗HCC常用的微创手段.传统的伞状和星状消融针是通过扩张集束电极针进行消融,消融灶为圆形,不适宜肝断面肿瘤进展的治疗.近两年来,我们用UniBlate微泵可伸缩单针RFA系统治疗HCC术后肝断面肿瘤进展6例,现报告如下.
- 高君柯山孙文兵丁雪梅王劭宏孔健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肝断面单针HCC
-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历史、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
- 2010年
- 柯山孙文兵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治疗并发症肝功能储备肝切除术肝移植术
-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残留癌细胞过快增长被引量:9
- 2009年
- 一、我国现阶段肝癌(HCC)发病的新特点和治疗新理念
HCC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大。近年来,我国HCC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1)由于好发人群定期体检和筛查意识的提高,直径≤5cm的早期HCC诊断率逐年提高;(2)由于肝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疗效的提高,HCC预防意识的增强,肝病病人的寿命延长,HCC发生时间推迟,导致高龄HCC病人和伴肝功能不良的HCC病人的比例和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3)HCC多中心生长理论的普及,
- 孙文兵柯山高君丁雪梅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后肝癌流行病学特点肝功能不良定期体检
- 射频消融肝脏膈面致膈肌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膈下肝脏导致膈肌损伤的病理改变及其转归。方法10只新西兰白兔的膈下肝脏行开腹RFA,制作膈肌损伤模型。RFA后1周和4周行腹部增强CT检查。第2次增强CT后处死兔,行大体标本和病理学观察。结果RFA后即刻观察,见膈肌损伤区呈暗灰色,边缘呈灰白色,与正常膈肌分界清晰;膈肌损伤区而积为(0.89±0.19)cm。;无膈肌穿孔发生。RFA后1周和4周增强CT,无胸水、腹水、膈肌穿孔等征象。RFA后4周大体标本检查,膈肌损伤区域瘢痕形成,边缘明显肥厚;损伤膈肌与肝消融灶表而紧密粘连;瘢痕区面积为(0.73±0.17)cm^2,无膈肌穿孔。病理学检查,膈肌损伤区肌纤维完全消失,纤维组织代偿性增厚;膈肌损伤区边缘肌纤维数目减少,排列紊乱;肌间隙纤维组织轻度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膈下肝脏RFA可致膈肌全层损伤,但这种损伤可通过瘢痕修复,不会发生膈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 高君王剑峰孙文兵孔健陈红谢燕
-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脏膈肌损伤病理学
- 射频消融治疗最大径≤5cm的结直肠癌肝转移肿瘤的远期疗效初步观察被引量:12
- 2011年
- 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LM)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肝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具有疗效确定、安全性高、创伤小、可重复治疗等优势。近年来,RFA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CLM的治疗,初步显现了良好的疗效。但由于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时间跨度有较大不同,结果差异较大,RFA在CLM综合治疗中的地位仍需探讨。近10年来,我科应用RFA治疗43例最大径≤5cm、癌灶≤2个的CLM,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高君孙文兵丁雪梅柯山王劭宏孔健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远期疗效最大径肝转移肿瘤直肠癌患者
-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残留癌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肿瘤血管生成在残留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不同温度(55℃、70℃和85℃)行RFA,建立肝癌RFA后残留癌模型,对照组未行RFA。通过大体病理观察不同消融温度对残留癌局部生长和肺转移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残留癌组织MVD、VEGF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残留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残留癌组织VEGFmRNA表达。结果肝癌射频消融术后与对照组(9.91±0.98)cm’比较,各RFA处理组局部肿瘤体积明显增大(分别江-17.43,-10.1l,-8.79,均P〈0.05);与70℃组(17.08±2.28)cm’和85℃组(15.95±4.95)cm’比较,55cC组残留癌体积(21.26±2.32)cm。增大更为明显(分别t=4.69,6.78,均P〈0.05)。各RFA处理组肺转移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并以55℃处理组最为显著(分别f=-21.65,-30.15,均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RFA处理组残留癌组织MVD、VEGF表达均明显增强(MVD分别t=-13.01,-5.46,-5.63,均P〈0.05),(VEGF分别t=8.00,4.92,4.21,均P〈0.05);其中,与70℃组和85℃组比较,55cc组更为显著(MVD分别t=5.41,6.15,均P〈0.05)(VEGF分别t=2.45,4.10,均P〈0.05)。各RFA处理组残留癌组织VEGF蛋白和VEGF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VEGF过表达,加速肿瘤血管生成是肝癌RFA后残留痛怏涑进展的机制之一。
- 丁雪梅柯山高君王劭宏孔健谢燕孙文兵
- 关键词:肝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射频消融残留癌
- 47℃恒温不完全热消融后肝癌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47℃不完全热消融后肝癌细胞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7℃恒温水浴处理HepG2细胞;收集HepG2母系和亚系的条件培养基;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HepG2经47℃处理后产生快速增殖的亚系n;与母系比较,亚系n条件培养基显著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和成管,其分光光度值、迁移细胞数和成管环数明显增高,分别为0.57±0.04、85.60±9.40、18.00±1.90(P〈0.05);应用贝伐珠单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细胞不完全热消融后可转化为快速增殖的亚系,后者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增强内皮细胞的功能。
- 孔健柯山孙文兵高君丁雪梅王劭宏
- 关键词: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提升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疗效的技术性措施:外科视角被引量:22
- 2011年
- 近十多年来,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不断提升,已成为早期HCC常用的治愈性手段。但是RFA在我国的开展尚不普遍,疗效也有待提高。本文从外科视角,对提升HCCRFA疗效的技术性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包括明确癌灶部位和范围、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科学应用预治疗、合理选择RFA路径和经皮穿刺路径的引导方式、选择合适的射频电极、充分镇痛、保证充分的消融边界、优化消融策略、积极预防和诊治并发症、准确判定完全消融、规范随访、重复应用RFA治疗局部肿瘤进展和肝内复发病灶共13项,旨在为在我国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提供规范和参考。
- 孙文兵丁雪梅高君柯山王劭宏孔健
- 关键词:肝细胞射频消融疗效外科
-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被引量:26
- 2017年
-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 ~ 20.0%,尸检发现率为0.4% ~ 7.3% .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5 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常需要积极治疗.
- 高君范瑞芳杨家印崔彦纪建松马宽生李晓龙张龙许崇良孔新亮柯山丁雪梅王劭宏宋晶晶翟博宁纯民国世刚辛宗海董永红卢俊朱化强孙文兵
-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血管瘤
- 氟尿嘧啶植入剂对H22肝癌移植瘤射频消融后残留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对H22肝癌移植瘤射频消融(RFA)后残留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H22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RFA后残留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不作任何处理(A组);单纯RFA处理(B组);RFA后残留癌内分别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2mg(C组)、4mg(D组)和6mg(E组)。RFA两周后取残留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CNA和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2.51±0.30)cm3比较,B组肿瘤体积明显增大(3.10±0.20)cm3,C、D和E组肿瘤体积逐渐减小,分别为(1.51±0.20)、(0.72±0.45)、(0.36±0.22)cm3(P〈0.05)。与A组(1.40±0.25)g比较,B组取瘤时瘤重明显增加为(2.51±0.37)g,C、D和E组取瘤时瘤重逐渐减轻,分别为(1.33±0.22)、(0.80±0.21)、(0.01±0.01)g(P〈0.05)。B、C、D和E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9%、5%、43%和99%。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A组比较,B组残留癌中VEGF、PCNA和MVD的表达均明显增高,C、D和E组残留癌中VEGF、PCNA和MVD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A组比较,B组残留癌中VEGF和PCNA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C、D和E组残留癌中VEGF和PCNA的蛋白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氟尿嘧啶植入剂对H22肝癌移植瘤RFA后残留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而抑制残留癌的生长。
- 高君程研孔健柯山丁雪梅孙文兵
- 关键词:射频消融残留癌氟尿嘧啶植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