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76010)

作品数:11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朱正和薛卫东邹乐西孙颖张广丰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热力学
  • 5篇分子
  • 4篇势能函数
  • 4篇密度泛函
  • 4篇泛函
  • 4篇超临界
  • 3篇动力学
  • 3篇热力学性质
  • 3篇
  • 3篇CUO
  • 3篇超临界CO
  • 2篇子结构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金属
  • 2篇金属铀
  • 2篇基态
  • 2篇轨线
  • 2篇反应动力学
  • 2篇反应截面
  • 2篇泛函理论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
  • 10篇中国工程物理...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朱正和
  • 9篇薛卫东
  • 8篇邹乐西
  • 7篇孙颖
  • 6篇张广丰
  • 5篇王红艳
  • 4篇陈长安
  • 3篇汪小琳
  • 1篇冉鸣
  • 1篇罗德礼
  • 1篇傅依备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O基态分子热力学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根据热力学原理、Debye固体理论和量子力学从头计算的分子结构 ,运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物质的热力学函数值 .由算得的CUO(g)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变 ,表明了在高温下可能有CUO(g)分子的稳定存在 .
薛卫东朱正和
关键词:热力学函数量子力学计算统计物理学电子运动
铀与CO反应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2002年
基于CUO分子(X3 A″)的多体展式分析势能函数 ,用准经典的Monte Carlo轨迹法研究了U+CO(0 ,0 )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在碰撞能低 (<2 1 5kJ/mol)时可以生成长寿命络合物CUO(X3 A″) ,并且该络合反应是无阈能反应 ;碰撞能大于 41 8.4kJ/mol后 ,先后出现置换产物UO和UC ;随着碰撞能进一步增大 ,CUO分子将被完全碰散成U ,C和O原子 ,而且反应U +CO(0 ,0 )→UO +C ,U +CO(0 ,0 )→UC +O和U +CO(0 ,0 )→U +O
薛卫东朱正和王红艳邹乐西
关键词:势能函数反应截面轨线碰撞
超临界CO_2与金属铀表面钝化反应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对超临界CO2流体处理金属铀表面的钝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钝化反应在超临界状态下能自发进行,温度升高使钝化覆盖层物质的生成自由能负值降低,而压力增大有利于钝化覆盖层的形成。
薛卫东孙颖张广丰汪小琳朱正和陈长安邹乐西
关键词:超临界CO2金属铀表面处理热力学计算
CO_2二聚体分子弱结合作用的DFT计算被引量:12
2001年
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的 Becke 3LYP方法 ,在不同基集合( 6- 31G和 6- 311G系列)下对平行结构( C 2h)和 T形结构 (C2v)的 CO_2二聚体进行 ab initio计算 .通过计算 ,得到了 CO_2二聚体 C2h和 C2v两种构型的结构参数和离解能 ,并给出了 CO_2二聚体相对稳定构型 C2h的 12个正则振动分析图 .结果表明 ,CO_2二聚体的离解能为 2 kJ· mol- 1,CO_2分子之间振动频率很小 ,从而说明 CO_2二聚体是弱结合分子 .
薛卫东张广丰朱正和汪小琳罗德礼邹乐西孙颖
关键词:二聚体密度泛函理论超临界流体萃取弱相互作用
超临界CO_2在金属铀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依据实验数据 ,假定CO2 在金属铀表面吸附氧化初期形成的吸附中间体为UCO2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ecke3lyp方法计算得UCO2 (C2v构型 )分子的5A1态能量最低 ,这与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与群论确定UCO2 的基电子状态为5A1的结果一致。计算表明 ,CO2 在金属铀表面的吸附是放热反应 ,其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减少 ,其吸附热在 1atm下为 5 1.6 8kJ .mol-1,该值大于 40kJ.mol-1,故CO2 在金属铀表面的吸附是化学吸附。
薛卫东朱正和陈长安邹乐西张广丰孙颖
关键词:金属铀超临界CO2密度泛函超临界萃取化学吸附
基态UC_2分子的结构和势能函数被引量:8
2003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的B3LYP方法和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理论模型 (RECP) ,对UC2 分子可能的结构进行优化计算 ,得到UC2 分子稳定构型为角形C -U -C(C2v) ;由微观可逆性原理 ,判断了UC2 分子的离解极限 ;并且导出了基态UC2 分子 (X 5B1)的多体项展式势能函数 ,其势能面等值图展现了C -U -C(C2v)稳定结构 ;根据势能面等值图 ,讨论了C +UC(X 3 П)反应和U +C2 (X 1∑+ g)
王红艳朱正和傅依备汪小琳孙颖
关键词:分子结构势能函数
二氧化碳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被引量:12
2002年
用HF、MP2、QCISD和B3LYP四种方法 ,在 6 - 311G 基集合水平上对气态CO2 (X1Σg)分子全优化 ,可直接得到热力学性质熵S和定压热容CP,在这四种方法中 ,B3LYP方法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其相对误差分别只有 0 .0 0 %和 - 0 .15 % ;CO2 分子的生成焓包含电子焓 (为 - 393.31kJ.mol-1)和核部分焓 (为 1.6 5 3kJ.mol-1)两部分 ,其生成焓相对误差为 0 .37%。结果表明 ,所用理论方法计算气态CO2 分子在
薛卫东朱正和邹乐西张广丰
关键词:二氧化碳热力学性质DFT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CO_2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被引量:23
2004年
应用BWR方程在温度为310~600K、压强为75~300bar范围内拟合的超临界CO2流体状态方程,计算了超临界状态下CO2体系的熵、热容和焓。研究表明,这些热力学函数具有明显的超临界特性;与文献值相比,超临界状态下CO2熵的相对误差小于0.4%,而定压热容的相对误差稍大,为2.45%(T:330~360K),其数据为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超临界CO2与金属铀表面反应的热力学行为奠定了基础。
薛卫东朱正和邹乐西张广丰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力学性质
U+CO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基于CUO分子 (X3 A″)的多体展式分析势能函数 ,用准经典的Monte Carlo轨迹法研究了U +CO(0 ,0 )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在碰撞能低时 (<2 1 5kJ .mol- 1 ) ,可以生成长寿命络合物CUO(X3 A″) ,并且该络合反应是无阈能反应 ,这一结论与前文用多体项展式理论计算的CUO分子势能曲线结果一致 .碰撞能大于 4 1 8 4kJ.mol- 1后 ,逐渐出现置换产物UO和UC ,随碰撞能进一步增大 ,分子将被完全碰散成U ,C ,O原子 ,而且反应U +CO(0 ,0 )→UO +C ,U +CO(0 ,0 )→UC +O和U +CO(0 ,0 )→U +O
薛卫东朱正和冉鸣王红艳邹乐西孙颖
关键词:分子反应动力学CUO势能函数反应截面轨线
CUO分子结构与势能函数被引量:17
2002年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 ,对铀原子采用 14个价电子的准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及 (6s5p2d4f) [3s3p2d2f]收缩价基集合 ,碳、氧原子采用 6 311G 全电子基集合 ,应用Gaussian 98程序对一氧化碳气体与铀表面相互作用的可能分子结构CUO(角形Cs 和线形C∞v构型 )分子进行几何优化计算 ,得到了稳定结构的几何构形、能量、谐振频率、力学性质和电性质 ,并用微观可逆性原理分析了其可能的离解极限 .结果表明 ,势能函数等值势能面图能清晰地再现CUO分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 ;铀原子与一氧化碳的反应是势垒较低。
薛卫东王红艳朱正和张广丰邹乐西陈长安孙颖
关键词:CUO密度泛函理论分子结构势能函数分子反应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