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3120)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王松灵王小琴陈向伟张春梅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塞米松对Wistar大鼠涎腺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荧光素酶基因转导至大鼠颌下腺后地塞米松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IgG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经颌下腺导管转导腺病毒荧光素酶基因重组体即AdCMVLuc,3 d、1周、2周、4周、8周后观察肌注地塞米松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颌下腺转基因表达3 d最高,在注射地塞米松组明显大于未注射地塞米松组;以后逐渐下降,至4周、8周时仍可测到基因表达,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肌注地塞米松能有效地减轻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增加腺病毒介导涎腺短期基因表达,说明免疫及炎症反应直接影响转导基因的表达。
- 王小琴王松灵陈向伟
- 关键词:地塞米松基因表达
-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基因转导至颌下腺后腺体组织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通过图像分析仪研究腺病毒介导荧光素酶基因转导至大白鼠颌下腺后腺体组织结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经颌下腺导管转导腺病毒荧光素酶基因重组体即AdCMVLuc,3d,1、2、4、8周后观察其基因表达及病理变化。结果颌下腺转基因表达3d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至4、8周时仍可测到表达。组织结构:3d^1周可见腺细胞核面积和周长增大,2周腺细胞核面积和周长开始减小,8周腺细胞核面积和周长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大鼠颌下腺基因转导后腺体有明显炎症反应,腺细胞核面积和周长有明显的变化,提示腺体蛋白合成体系功能活跃。
- 王小琴王松灵陈向伟张春梅
- 关键词:WISTAR大鼠基因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