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A12430)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昌雷武帅冯辉黄翌胡明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天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太赫兹
  • 3篇赫兹
  • 2篇二氧化钒
  • 2篇飞秒
  • 1篇电光
  • 1篇电光效应
  • 1篇调制
  • 1篇调制器
  • 1篇动平衡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学分
  • 1篇氧化钒薄膜
  • 1篇增强型
  • 1篇软核
  • 1篇时域光谱
  • 1篇数学
  • 1篇数学分析
  • 1篇太赫兹波
  • 1篇太赫兹成像
  • 1篇太赫兹辐射

机构

  • 5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安徽水利水电...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4篇王昌雷
  • 3篇武帅
  • 2篇冯辉
  • 1篇柴路
  • 1篇田晓光
  • 1篇程翔宇
  • 1篇栗岩锋
  • 1篇梁铁柱
  • 1篇黄文华
  • 1篇邢岐荣
  • 1篇刘博文
  • 1篇王清月
  • 1篇胡明列
  • 1篇黄建国
  • 1篇黄翌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空间电子技术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国防光电子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ENC28J60的Nios Ⅱ网络驱动程序开发被引量:3
2016年
文章介绍了以ENC28J60作为网络设备的嵌入式系统以太网通信功能的实现方法,研究了ENC28J60硬件的初始化、数据包收发的软件编程算法,分析了LwIP的网络接口驱动层设计,介绍了如何在LwIP下开发网络驱动程序完成LwIP协议栈在ENC28J60芯片上的移植,并对系统的通信性能进行了验证。
黄翌陈丽娟
关键词:NIOSLWIP协议栈
Pro/E在动平衡分析自动优化过程中收敛性质的探讨
2020年
多目标优化的路径选择过程因不能自动选择优化路径,而导致优化收敛过程缓慢,甚至无效的死循环运算难以避免。高速机构的精确动平衡问题,需要同时解决力和力矩的两个优化目标,这在基于Pro/E的自动优化运算过程中,基本无法得到理想解。为了解决这类通过计算机自动优化难以得到正确解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把多目标优化的运算求解过程转化为单目标运算求解的方法:经过预先计算,规定好优化路径,再按照规定的优化路径,同时借助计算机遗传运算,进行自动优化求解。并从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收敛性,有效解决了同类多目标优化路径选择的NP-Hard问题。
黄建国程翔宇冯辉
关键词:动平衡多目标优化太赫兹成像
飞秒激光激励闪锌矿晶体产生太赫兹辐射的数学分析
2013年
基于飞秒激光激励闪锌矿晶体的太赫兹源实现方法较为简单,已有研究证明发射效率与晶体晶向选择,飞秒激光入射角以及偏振态相关,文章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与数学计算,讨论了正入射以及斜入射情况下太赫兹辐射最优化条件,获得了明确的飞秒激光入射角、偏振态、晶体晶向的选择依据,对提高太赫兹输出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田晓光王昌雷冯辉武帅
关键词:光整流效应
基于飞秒脉冲的超宽带谐波混频微波测试被引量:1
2015年
为实现超宽带的微波/毫米波测试,基于飞秒激光技术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光学谐波混频系统。该系统采用飞秒激光脉冲序列作为光载波,利用飞秒脉冲包络信号的高次谐波与被测信号进行混频,将被测信号下变频至直流进行进一步测量。由于飞秒脉冲序列特有的宽带谐波成分,该系统能够实现100 GHz以上测试带宽。利用该系统分别测试了6.56 GHz与100 GHz的天线口面场的电场幅度分布,并与微波仿真结构进行了比较,实验与仿真结果吻合,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设计中采用的谐波混频器为基于泡克耳斯效应的铌酸锂电光晶体。
王昌雷梁铁柱武帅黄文华
关键词:超快光学谐波混频电光效应超宽带
二氧化钒薄膜光致绝缘体-金属相变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二氧化钒薄膜在光的照射下,会从绝缘体相变为金属,伴随有电导率的剧变,该现象称之为光致绝缘体-金属相变。二氧化钒薄膜的这种相变对于太赫兹波段的调制器或者其他功能器件有重要应用。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二氧化钒薄膜光致绝缘体-金属相变前后的透射光谱变化,分析了该薄膜的这种光致相变在太赫兹波段的特性。实验中二氧化钒薄膜相变成金属的过程分别通过连续激光照射和飞秒激光照射实现。两种照射方式下,均观察到了明显的太赫兹波形变化,并且随着照射光功率的增大,信号的幅度衰减以及时域波形畸变逐渐加剧。进而通过对透射太赫兹时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发现,在照射光功率增加时,不但该薄膜的透射光谱幅值在下降,而且其谱线形状也在随之改变,其原因为二氧化钒薄膜的色散特性在光照条件下逐渐趋向金属性所致。为清晰的描述光致相变的色散特点,用二氧化钒薄膜光照前后透射光谱的幅度差定义了透射率调制函数来描述上述现象。在透射率调制函数曲线上,能够明显的看出二氧化钒的这种光致相变在太赫兹波段具有强烈的频率相关性质,并且随照射光功率变化呈规律性演化。进一步对比发现,虽然连续光和飞秒激光照射方式都能引发光致相变,但在同样透射光谱情况下,对应的激发光功率存在明显不同,对这两种照射方式下的相变效率差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王昌雷武帅栗岩锋刘博文胡明列柴路邢岐荣王清月
关键词:太赫兹时域光谱二氧化钒
基于VO2薄膜-金属孔阵列的增强型光控太赫兹波调制器
对太赫兹波进行有效主动的调制时,困难在于如何消耗尽可能低的能量的同时,获得尽可能高的调制深度。本文中应用VO2薄膜的光致绝缘体-金属相变特性,并结合具有表面等离基元透射增强性质的金属孔阵列结构,设计了增强型的光控太赫兹调...
王昌雷武帅栗岩锋刘博文胡明列柴路邢岐荣王清月
关键词:二氧化钒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