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214)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邹忆怀朱陵群邹蔚萌翟建英王席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皂苷
  • 3篇三醇
  • 3篇三七三醇皂苷
  • 2篇毒损脑络
  • 2篇学说
  • 2篇症状
  • 2篇症状学
  • 2篇时点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病机
  • 2篇大脑
  • 1篇蛋白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形态学
  • 1篇行为学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清

机构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邹忆怀
  • 4篇朱陵群
  • 3篇崔方圆
  • 3篇王席玲
  • 3篇翟建英
  • 3篇邹蔚萌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七通舒胶囊对脑梗死后不同恢复时点Syp和PSD-9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三七通舒胶囊有效成分三七三醇皂苷对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时点Syp和PSD-95表达的影响,为探讨脑功能重塑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手术和正常组,手术组采用改良的Longa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分为模型组、三七三醇皂苷组和尼莫地平组,于术后3 d、7 d和28 d 3个时间点利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Syp和PSD-95的表达。结果:术后28 d三七三醇皂苷组和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的Syp表达上升显著(P<0.01),PSD-95表达上升亦显著(P<0.05和P<0.01),且前两者较自身3 d、7 d Syp和PSD-95表达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三七三醇皂苷可以促进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时点Syp和PSD-95表达,即突触的重塑过程,对大脑功能重塑有积极作用。
崔方圆翟建英邹蔚萌王席玲邹忆怀朱陵群
关键词:三七三醇皂苷脑梗死突触素
三七三醇皂苷对脑梗死后不同时点Nogo-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翟建英崔方圆邹蔚萌朱陵群邹忆怀
关键词:三七三醇皂苷神经纤维再生大脑可塑性脑血管病后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发病1-2d均行头颅CT平扫,发生出血性转化者纳入研究组(n=40),未发生出血性转化者纳入对照组(n=40),观察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分型、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及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增强CT扫描显示HT为大片低密度灶内的点状、斑块状、条状、团状、散在不规则状高密度灶,密度不均匀,边缘不甚清晰,分为边缘型、中心型、混合型三种类型;增强CT诊断HT的灵敏度71.43%、准确度72.50%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 54.29%、50.00%(P<0.05),但特异度80.00%、2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年龄大于60岁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BP、DBP、血糖、NIHS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面积、血糖水平、NIHSS评分、CT低密度改变是导致脑梗死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增强CT扫描可提高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诊断效能,此外脑梗死面积、血糖水平、NIHSS评分、CT低密度改变等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张国胜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多层螺旋CT
“毒损脑络”学说的症状学研究思路探讨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在“毒损脑络”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临床角度初步探讨“毒损脑络”的症状表现,并探讨其症状学研究的初步思路。方法汇总并初步总结“毒损脑络”发病机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学特点,表达其与疾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特点,在疾病过程中的发生时点和位点,并以此为依据,推导“毒损脑络”病机的临床症状特征。结果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症状的突然波动、持续加重和病情的复发,是“毒损脑络”的体现过程,在疾病状态下局灶症状的弥散化,是“毒损脑络”可能的症状特征。结论“毒损脑络”作为发病和病理的机制在中风病中存在,其特征性的症状表现存在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疾病转归,结合病机特点和中医理论,在临床过程中寻找症状,是“毒损脑络”症状学研究的思路。
邹忆怀
关键词:毒损脑络病机症状学
Nogo-A蛋白与中枢神经损伤再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王席玲邹忆怀朱陵群
关键词:NOGO基因轴突生长抑制因子中枢神经再生CNS损伤RNA剪接
三七三醇皂苷对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行为学、病理形态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三七三醇皂苷对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恢复时点相关病理生理改变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模型(MACO),研究三七三醇皂苷对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行为障碍、缺血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结果:阻断大脑中动脉后3d内,所有大鼠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三七三醇皂苷可减轻MCAO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表现,部分改善其活动度,明显抑制其血清中IL-6水平。结论:三七三醇皂苷能有效抑制级联反应中炎性细胞因子IL-6的产生,减轻或消除脑缺血级联反应中的炎症反应,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邹蔚萌翟建英崔方圆王席玲朱陵群邹忆怀
关键词:三七三醇皂苷白细胞介素-6
“毒损脑络”学说的症状学研究思路探讨
在"毒损脑络"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临床角度初步探讨"毒损脑络"的症状表现,并探讨其症状学研究的初步思路。汇总并初步总结"毒损脑络"发病机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学特点,表达其与疾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特点,在疾病过程...
邹忆怀
关键词:毒损脑络病机症状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