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215)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素云王明航李建生任伟宏余海滨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阻塞性
  • 6篇肺疾病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细胞
  • 3篇急性加重
  • 3篇急性加重期
  • 3篇疾病
  • 2篇炎症
  • 2篇炎症细胞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通塞颗粒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医药疗法
  • 1篇益肾
  • 1篇益肾法

机构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素云
  • 6篇李建生
  • 6篇王明航
  • 3篇余海滨
  • 3篇任伟宏
  • 2篇余学庆
  • 1篇王海峰
  • 1篇陈丽
  • 1篇周庆伟
  • 1篇赵跃武
  • 1篇吴纪珍
  • 1篇孔令非
  • 1篇王又红
  • 1篇刘正国

传媒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细菌感染诱导的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炎症细胞的变化与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李素云任伟宏王明航李建生余海滨
关键词:炎症细胞
通塞颗粒对大鼠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通塞颗粒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炎症细胞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7组:对照组、COPD稳定期模型组、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通塞颗粒高剂量组、通塞颗粒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胶囊组,各10只。以反复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灌胃生理盐水,每日2次。通塞颗粒高、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胶囊组分别给以中药通塞颗粒5g/(kg.d)、中药通塞颗粒2.5g/(kg.d)、氨茶碱2.3mg/(kg.d)、中药葶贝胶囊0.476g/(kg.d)灌胃,每日2次,给药时间为1周。观察通塞颗粒对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和稳定期模型组(P<0.01,P<0.05);高剂量组低于氨茶碱组(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高剂量组低于葶贝胶囊组(P<0.05)。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1,P<0.05);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稳定期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P<0.01)和葶贝胶囊组(P<0.01,P<0.05);高剂量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1)。造模各组大鼠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V)、FEV0.3/FVC和呼气峰流速(PEF)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通塞颗粒低剂量组、葶贝胶囊组、氨茶碱组Vt、MVV、FEV0.3/FVC%和PEF均明显低于稳定期模型组(P<0.01)。通塞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Vt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通塞颗粒高剂量组MVV、FEV0.3/FVC和PEF均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均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通塞颗粒高剂量组Vt、MVV明显高于葶贝胶囊组
李素云任伟宏余海滨余学庆王明航李建生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通塞颗粒炎症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功能状态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变化被引量:10
2007年
论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功能状态(COPD)与其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的关系和有关测定方法及其科学意义。
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量表
通塞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肺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通塞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稳定期模型组、加重期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组,每组10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经鼻腔滴入法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空白组、COPD稳定期、加重期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余组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2次。放免法监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型前胶原(P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监测肺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血清和BALF中PC、LN、HA表达显示加重期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稳定期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稳定期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加重期模型组(P<0.05或P<0.01)。图像分析表明,各组肺组织中型、型、型胶原、LN、TGF-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加重期模型组、氨茶碱组和高剂量组肺组织肺组织中型、型、型胶原、LN、TGF-β1的表达,低剂量组型、型、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加重期模型组(P<0.01)。结论通塞颗粒能抑制COPD急性加重期肺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气道结构的重塑,以通塞颗粒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
李素云李建生孔令非刘正国赵跃武任伟宏余海滨余学庆王明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外基质通塞颗粒中医药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的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7年
李建生王明航李素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以补肺益肾法复方制剂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肺通气及免疫功能: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英文)被引量:15
2006年
背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可具有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变进程的作用。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应用以补肺益肾法则制剂的补肺益肾颗粒后免疫功能和肺通气功能的变化情况,并与安慰剂作对比。设计:随机对比观察,安慰剂对照。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对象:选择1999-01/2004-10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62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方法:观察组患者服用补肺益肾颗粒(由人参、黄芪、白术、防风、麦冬、五味子、补骨脂、蛤蚧、山萸肉、冬虫夏草、沉香、苇茎、全虫、杏仁、浙贝母、川芎等组成,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每克颗粒剂相当于原生药5.78g),3次/d,10g/次。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由山楂和麦芽组成),剂量及服法同观察组。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以下指标于两组患者入选后和疗程结束后各测定1次。①免疫功能测定:血清中IgG,IgA,IgM含量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②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应用普通细胞银染技术,计算硝酸银染色酸性非组蛋白面积与核面积比值。③肺功能测定:选择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吸中期流量、最大呼气流速作为观察指标,每次检查均应重复3次,取其高值,3次之间差异在±5%以内。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肺通气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比较。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6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肺通气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最大呼气流速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2.12~3.41,P<0.05~0.01)。观�
李素云周庆伟王明航王海峰吴纪珍
关键词:中药疗法肺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多次经鼻腔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致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复制的COPD大鼠稳定期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反复、高剂量经鼻腔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的方法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并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结果两种模型动物外周血和BALF中自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均较对照组增加,以急性加重期增高更明显(P〈0.05或P〈0.01)。两个模型组潮气量(VT)、呼气峰流速(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右心肥大指数高于对照组(P均〈0.01),肺病理变化明显,以急性加重期模型组为甚,且其气道内压上升坡度(IP)明显高于稳定期模型组(P〈0.01)。结论以适量肺炎克雷伯杆菌反复经鼻腔注入大鼠肺内可引起COPD急性加重;应结合血气分析、肺功能等变化评价所建模型是否具有COPD急性加重期的主要特征。
李建生李素云王又红陈丽
关键词:细菌感染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