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10031)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龚培河万丽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历史规律制约性是“永恒在场”的吗?--“可能性空间”说批判与转型
- 2011年
- 从历史运动中抽取出来,历史规律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逻辑体系,但在历史运动中,历史规律的逻辑体系要随着历史的具体时空展开而展开,所以,其制约性不会像传统的"可能性空间"说那样在任何时期都会"永恒在场"。尽管历史规律贯穿历史进程始终,但只有当历史运动超越了历史规律允许的"空间"范围,历史规律制约性才会"出场",给予必要的"纠偏",使之不致成为历史规律贯彻下去的对立面。所以,历史规律一般地是以人们的活动对它的偏离作为实现的形式。
- 龚培河万丽华
- 关键词:历史运动
- 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还是历史宿命论?——论“可能性空间”说的逻辑困境被引量:1
- 2012年
- "可能性空间"说是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解释范式。从内在逻辑上看,一方面它把历史规律理解为像圆柱体一样罩住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的能动作用不能超越历史规律的域值,隐含着历史宿命论意味;另一方面它片面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以合乎理性的方式把历史发展过程中某种潜在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不仅排除了事实存在的遭遇挫折、发生倒退的历史现象,而且无法解释面对两种对立可能性只有通过博弈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历史情形。从现实影响性看,无法从中解读到蕴藏在人们实践活动之中的创新性对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在逻辑上难以体现社会发展中的风险性,容易麻痹人们的危机意识;忽略了博弈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利于正确总结历史失败教训。
- 万丽华龚培河
-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两个解释范式:逻辑困境与解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人的能动性与历史规律在历史进程中如何统一起来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中一直未解的根本问题。"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说与"可能性空间"说是当前广为认同的两个解释范式。前者采用了并列式两分法,意味着具有唯一性的客观规律要兼容选择性、偶然性,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后者,在论点上,把主体选择性预设在历史必然性圈定的范围里面,难免有历史宿命论的嫌疑;在论据上,难免造成将具有唯一性、必然性的规律理解成可供选择的扇域、空间的悖论。历史规律是通过客观作用性和抽象规定性两个环节辩证统一来实现的。
- 龚培河万丽华
- 关键词:历史规律历史决定论逻辑困境
- 唯物史观视域下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被引量:1
- 2011年
- 新中国成立后,贯穿着这样的历史必然性——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但如何贯彻下来,只能从实践中探索。不是必然性预定偶然性的进路,而是偶然性承载必然性的贯彻,历史规律只在历史绽放时刻才发挥作用。因此,"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最终以挫折告终,恰是历史规律发挥制约作用的结果,而我们党最终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则是主动顺应历史必然性的表现。人们在历史十字路口做出的任何抉择,其历史必然性不是即时注定的,而是通过未来实践的持续证明。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成为人类文明之路上的奇葩,主要取决于党和人民的实践创新。
- 龚培河万丽华
- 关键词:历史必然性在场出场
- 历史决定论中不可回避的四个矛盾问题研究述评
- 2014年
- 历史决定论有四个矛盾问题不可回避: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关系问题、认识与被认识之间的"俄狄浦斯效应"问题、历史多层次交错运动与历史规律线式制约性问题、"可能性空间"说的横向制约机制与历史规律历时态运动问题。这四个矛盾问题揭示出历史决定论研究存在深层上的瓶颈。历史规律要探索新的进路,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历史运动以偶然性为表现形式;二是主观揭示出来的历史规律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是客观自在历史规律所支配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三是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生成新历史的唯一理由。
- 万丽华龚培河
- 关键词:历史决定论必然性能动性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