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CX10G-E01-02-03)

作品数:4 被引量:111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黄河许辉熙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植被
  • 2篇植被生物量
  • 2篇生物量
  • 2篇热带森林
  • 2篇物量
  • 1篇地学数据
  • 1篇样地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遥感和GIS
  • 1篇缨帽变换
  • 1篇数据估算
  • 1篇退耕
  • 1篇退耕还林
  • 1篇退耕还林还草
  • 1篇主成分变换
  • 1篇林地

机构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四川省天然林...

作者

  • 4篇杨存建
  • 2篇刘纪远
  • 1篇党承林
  • 1篇陈军
  • 1篇程曦冉
  • 1篇张增祥
  • 1篇贾月江
  • 1篇张洋
  • 1篇冯凉
  • 1篇许辉熙
  • 1篇邓小菲
  • 1篇程熙
  • 1篇黄河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ARCGIS的四川省分级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决策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首先,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模型、坡度、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植被指数、降雨、温度、植被分区、土壤类型和行政区、水体缓冲区、聚落缓冲区等栅格GIS数据库。其次,将旱地数据分别与坡度、土壤侵蚀、植被指数、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水体缓冲区和聚落缓冲区等栅格指标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利用各指标构建了基于ARCGIS的一、二级退耕决策模型及其空间复合模型,并得到一、二级退耕面积分别为724 495hm2和333 085hm2。然后,利用温度和降雨指标数据构建了基于ARCGIS的还林还草决策模型,并得到一、二级还林的面积分别为702 362hm2和331 357hm2,还草的面积分别为22 133hm2和1 728hm2。最后,将其分别与行政区、植被分区和土壤类型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统计分析,得到各行政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情况,以及每一个退耕栅格单元所处的植被分区和土壤类型情况。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研究结果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规划、实施和管理等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杨存建冯凉徐育建程熙贾月江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退耕还林还草
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3
2005年
以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为例,对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林业固定样地数据计算出各样地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并建立其GIS数据库。然后,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并对遥感图像进行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以及植被指数的计算来产生其派生数据。其次,将样地数据、遥感数据及其派生数据,地形和气象数据转换到统一的坐标系和投影下,并将其内插为30米分辨率的格网数据。最后,进行样地森林植被生物量与其遥感地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该分析表明,森林植被的生物量与年降雨量和第二主成分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而与中红外植被指数、LANDSATTM5、缨帽变换的亮度、湿度以及第一主成分在0·05的水平上相关显著。其中,与年降雨量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308;其次是与第二主成分,达到-0·231;再次是与中红外植被指数和LANDSATTM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03和-0·201。
杨存建刘纪远黄河许辉熙党承林
关键词:植被生物量地学数据热带森林缨帽变换主成分变换固定样地
基于遥感和GIS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四川林地动态变化被引量:18
2006年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川省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林地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字数据以及土壤侵蚀数字数据。利用GIS技术获取坡度分级数据、环境质量等级数据、地貌分区数据和地市州行政单元数据。将所有数据转化和重采样为10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再次,将所有数据投影到同一投影同一坐标系上。利用GIS的提取、叠加和统计分析功能对林地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背景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林地净增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和其它用地,而林地净减少部分的主要去向是耕地和建设居民用地,总体上,林地净减少7972hm2;净增林地的区域主要是广元市、绵阳市和达州市或盆周山地和丘陵地区。净增林地的区域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坡度等级较低,土壤侵蚀为强度和中度的区域。净减少林地的区域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质量中等、水土流失较轻、坡度较大的区域。就林地的生态功能而言,局部区域改进,总体下降;退耕还林的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还未能显现。建议加大对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区的森林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乐山市、雅安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处的森林保护力度,加大对脆弱生态和陡坡环境的森林保护力度。
杨存建张洋程曦冉陈军邓小菲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林地
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探讨被引量:51
2004年
该文以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植被为例,对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的遥感地学估算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只用LANDSATTM的波段数据建立生物量的回归估算模型时,其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只有0 118,而利用其主成分或植被指数建立回归估算模型时,其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原始波段与其主成分结合能提高估算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其效果比原始波段与植被指数结合的效果要好。模型中如果考虑气象因子中的年平均降雨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复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引入地形因子,未能显著提高模型的复相关系数。有气象因子参与建立的遥感气象模型和遥感地学模型在0 01水平上回归显著。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
关键词:生物量数据估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