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3KJB170018)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喜张永生高满张志才程勤波更多>>
-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考虑植被生理生态特征变化的生态水文过程模拟被引量:5
- 2013年
- 基于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考虑气候干湿条件下植被水分胁迫作用及水分利用适应性,提出了植物最小气孔阻力r smin随降雨量变化的蒸散发计算模式.根据枯期退水特征分析,提出了反映径流退水特征的两段式土壤渗透性衰减系数,实现了对DHSVM的改进.根据东江红壤丘陵区植被分布特征,选取星丰流域,采用现场观测、室内分析,结合遥感反演技术,确定研究区植被及土壤特征参数.利用2003—2008年实测气象、水文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采用扰动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和植被参数变化对径流及蒸散发量影响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植被生理特征随环境变化的生态水文过程,提高了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精度,为分析下垫面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 魏玲娜陈喜张志才程勤波黄远洋
- 关键词:植被分布式水文模型生态水文过程遥感
- 不同气候区潜在蒸散发全局敏感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运用全局敏感性方法分析我国4个气候区12个气象站潜在蒸散发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不同气候区及不同季节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排序存在差异。夏季日照时数对潜在蒸散发影响最大;冬季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比较敏感;最低气温在全年各季节均不敏感。(b)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高原温带半干旱区→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南亚热带湿润地区,日照时数对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逐渐增强,风速对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逐渐减弱。(c)全局灵敏度与局部灵敏度方法分析结果具有很大差异,局部法分析对潜在蒸散发影响的气象因子敏感性排序与气象因子取值有关。
- 张永生陈喜高满孙一萌黄日超
- 关键词:PENMAN-MONTEITH公式
- 泾河流域气温时序变异特征识别被引量:1
- 2017年
- 气温变异不仅呈现时序上总体升高的趋势性,而且呈现出不同时段内升高趋势及变化幅度的差异。本文基于施瓦兹信息准则的突变检验法,分析泾河流域4个基本气象站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均值、方差以及趋势项线性变化的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气象站年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突变发生时间大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在变点前后各站气温变异类型存在差异。与Mann-Kendall方法相比,基于施瓦兹信息准则的突变检验不仅可以检测出突变发生的时间,而且可以定量描述变点前后气温变化特征。
- 张永生陈喜高满张志才程勤波
- 关键词:MANN-KENDALL法气温突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