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1212010814019)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相关作者:倪化勇王德伟巴仁基郑万模刘宇杰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石流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1篇动力条件
  • 1篇雨量
  • 1篇雨型
  • 1篇水动力条件
  • 1篇矿山泥石流
  • 1篇矿渣
  • 1篇崩塌
  • 1篇QUICKB...
  • 1篇QUICKB...

机构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篇倪化勇
  • 1篇张建龙
  • 1篇张景华
  • 1篇刘宇杰
  • 1篇欧阳渊
  • 1篇郑万模
  • 1篇王德伟
  • 1篇巴仁基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山地学报
  • 1篇灾害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水动力条件的矿山泥石流成因与特征——以石棉县后沟为例被引量:13
2010年
四川省石棉县后沟是一条典型的高频矿山泥石流沟,坡面矿渣面蚀、沟道矿渣揭底和沟口尾矿侧蚀溃决是泥石流发生的三种主要成因。水动力条件通过对矿渣提供方式的影响而导致矿山泥石流在成因、规模等方面的差异。计算表明,单纯洪水难以对后沟尾矿库稳定性构成威胁,<10a一遇泥石流主要由坡面矿渣面蚀和沟道矿渣揭底引发,流量<79m3/s,沟口尾矿库基本不参与泥石流活动,泥石流规模以小型为主;10a一遇和更大规模泥石流开始侧蚀尾矿坝,尾矿失稳垮塌补给泥石流,泥石流规模以中型甚至大型为主;后沟矿山泥石流特征主要表现为物源补给的集中性与固定性,形成过程的易发性与频发性,运动过程的单调性与重复性,成灾过程的相互性与链式性以及防治过程的可控性与多元性五个方面。
倪化勇郑万模巴仁基刘宇杰
关键词:矿山泥石流矿渣水动力条件
基于Quickbird影像的小堡崩塌群调查研究
2011年
遥感技术为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已成为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高分辨率的Quickbird卫星影像在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研究汉源县小堡崩塌群时,采用Quickbird卫星影像,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获得高精度的遥感影像图作为地质灾害遥感研究的数据源,并进行遥感解译,总结小堡崩塌群的遥感影像特征。根据遥感影像特征来判定其规模、稳定性、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张景华张建龙欧阳渊韩玉娟
关键词:QUICKBIRD
基于雨量(强)条件的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被引量:36
2010年
在对基于雨量(强)条件泥石流预测预报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降雨型泥石流预测预报中存在的问题:①前期降雨对泥石流发生的贡献问题;②前期降雨对泥石流影响的衰减问题;③前期有效降雨天数的确定问题;④前期降雨和短历时降雨的权重衡量问题;⑤基于前期有效雨量的泥石流预测预报模式的确定问题。提出了降雨型泥石流预测预报程式框架和相关建议:①基于雨量(强)条件的泥石流预测预报应同机理研究密切结合;②单沟泥石流临界雨量条件和预测预报应同泥石流类型密切结合;③区域泥石流临界雨量条件和预测预报应同环境地质背景密切结合。
倪化勇王德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