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无)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齐晔李惠民董文娟朱岩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碳排放
  • 1篇隐含
  • 1篇中国碳排放
  • 1篇生命周期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全生命周期
  • 1篇光伏
  • 1篇光伏组件
  • 1篇二氧化碳排放
  • 1篇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李惠民
  • 2篇齐晔
  • 1篇朱岩
  • 1篇董文娟

传媒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晶硅光伏组件出口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文献资料,估算了2004-2009年中国晶硅光伏组件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强度。研究发现,2004-2009年,晶硅光伏组件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强度和CO2排放强度均逐年下降。2009年,单晶、多晶光伏组件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强度分别为2 629 kWh/kWp和2 242 kWh/kWp,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 829 gCO2/Wp和1 559 gCO2/Wp。由于晶硅光伏组件的大量出口,中国不仅出口了大量的隐含碳,还损失了数量可观的、潜在的CO2减排能力。2004-2010年,中国的隐含碳净出口量由3万tCO2增加到852万tCO2;如果出口的晶硅电池全部用于国内,在其生命周期内累计可减排CO23.4亿t。除2004年和2010年外,国内安装的晶硅光伏组件在其生命周期内所能减少的CO2排放不足以抵消晶硅光伏行业的CO2排放,晶硅光伏行业对中国CO2减排的贡献为负。在多晶硅全部国产的情况下,中国若维持晶硅电池应用中的CO2减排量与全行业CO2排放量的平衡,至少应将晶硅组件制造的7.2%安装在国内使用。若多晶硅进口比例仍保持在50%左右,则至少应将晶硅组件制造的4.9%安装在国内使用。
李惠民董文娟朱岩齐晔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全生命周期
中国2050年碳排放情景比较被引量:10
2011年
从方法论、情景设置、宏观参数、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6个中国碳排放情景研究进行了比较。在维持现有政策框架的基准情景下,尽管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中国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显著增长,排放量为119亿~162亿t。通过一定的低碳发展政策,在比较情景下,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更加明显,2050年碳排放量显著下降,排放量为43亿~95亿t。
李惠民齐晔
关键词:碳排放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