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200) 作品数:4 被引量:80 H指数:3 相关作者: 张征 黄宏文 段子渊 廖景平 黄仕训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狭叶坡垒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以狭叶坡垒叶片为材料,对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改良CTAB法、高盐低pH法和改良SDS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更适合狭叶坡垒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且硅胶干燥30 d的叶样和新鲜叶样所得的DNA几乎没有区别。再对改良CTAB法的水浴时间进行探索,发现150 m in是较为合适的水浴时间。对比酚纯化法和试剂盒纯化法,发现试剂盒纯化损失的DNA少,得率高,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纯化方法。 代文娟 唐文秀 邓涛 丁莉 骆文华 黄仕训关键词:总DNA提取 纯化 武汉植物园樟科植物引种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 2016年 对武汉植物园引种成功的樟科植物进行了统计,结合植物园近年的樟科引种记录,对中国樟科植物在武汉植物园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科植物中,在原产地分布范围广、分布密度大的物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引种成功率高;在各属中,樟属、黄肉楠属和山胡椒属引种成功率最高,琼楠属引种潜力最大。 徐文斌 万佳 吴风璨关键词:樟科 植物引种 武汉植物园 中国植物引种栽培及迁地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7 2012年 本文在概要总结我国植物引种驯化和迁地保育的历史基础上,全面综述了中国植物园迁地保育植物的现状和特点、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野生植物种子库的进展。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约396个科、3,633个属、23,340个种;我国农作物资源保存数量达到41.2万份,涉及作物种及近缘种1,890个;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植物种子5.4万份、7,271种植物。文章同时阐述了我国植物迁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1)启动《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计划;(2)部署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整合研究;(3)加强我国特有植物类群的迁地保育原理和方法研究;(4)促进基于迁地保育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5)拓展重要植物资源的评价及发掘利用。 黄宏文 张征关键词:迁地保护 引种栽培 种质资源 濒危植物 植物园 植物引种驯化对近500年人类文明史的影响及其科学意义 被引量:20 2015年 近500年来,植物引种驯化及其广泛栽培深刻改变了世界农业生产的格局,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在西方殖民地发展史还是在我国明清发展史中,每一种重要栽培植物的成功引种和驯化,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活植物收集是植物园的核心和"灵魂",传承了现代植物园几个世纪科学研究的脉络和成就。活植物收集是植物园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平台,也是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根本。基于活植物收集的植物园研究工作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征,既对基础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与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黄宏文 段子渊 廖景平 张征关键词:引种 驯化 植物科学 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