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1964)
- 作品数:4 被引量:89H指数:4
- 相关作者:蒋玮沙爱民裴建中肖晶晶陈实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教育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对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孔沥青混合料进行疲劳试验,分析了空隙率、油石比和浸水状态对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浸水时间下的疲劳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随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油石比的增大,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应力敏感性降低,存在着最佳油石比,在最佳油石比下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最好;浸水状态对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影响与油石比大小密切相关,当油石比适中或偏大时,浸水3~10d对其疲劳特性影响较小.
- 蒋玮沙爱民裴建中陈实周浩
- 关键词:道路工程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油石比
- 基于抗车辙稳定性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对多孔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比选和优化,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建立粗集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模型,对空隙率相近但级配不同的PAC-13骨架结构进行虚拟试验,并通过粗集料的CBR,混合料的车辙、剪切、飞散、劈裂等室内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相近但级配不同的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抗飞散性能差异显著;对于PAC-13,将9.5~16mm和4.75~9.5mm的颗粒含量之比定义为粗值,粗值大有利于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粗值小有利于混合料抵抗飞散;推荐PAC-13的最佳粗值区间为0.8~1.1,并根据这一指标优化了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将9.5mm筛孔通过率由60%~80%调整为56%~68%;优化后粗集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混合料的抗车辙稳定性显著提高.
- 蒋玮沙爱民肖晶晶王振军
- 关键词:道路工程多孔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虚拟试验
- 透水沥青路面的储水渗透模型与效能被引量:35
- 2013年
- 将降雨过程数值化并对雨水入渗的物理过程进行划分;选定雨水吸附率、渗透速度、空隙率/连通空隙率、结构层厚度等路面材料参数以及降雨重现期和历时等降雨参数,基于气象学和水力学理论建立透水沥青路面的储水渗透模型,提出相应的功能设计目标,并对透水路面的效能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针对不同地域的气象和降雨特点对透水路面的储水、渗透功能进行预估和评价;透水沥青路面最大储水量出现时间滞后于最大降雨强度发生时间;当透水路面结构不满足该降雨条件下的储水和渗透功能要求时,可以增大路面储水结构层的厚度,或者在路面结构中铺设纵向排水管道.
- 蒋玮沙爱民肖晶晶裴建中
- 关键词:道路工程透水路面储水
-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空隙堵塞试验研究被引量:30
- 2013年
- 通过设计堵塞试验和渗水试验研究了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抗堵塞性能,分析了空隙率、公称最大粒径、级配变化以及堵塞物的粒径大小对混合料空隙堵塞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发生堵塞后混合料渗水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材料组成的不同导致多孔沥青混合料抗堵塞性能的差异,通过增大混合料的空隙率、公称最大粒径以及空隙率相近时采用粗型级配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混合料的抗堵塞性能.多孔沥青混合料PAC-13发生堵塞的位置集中在试件最上部的30mm内,粒径1.182.36mm的颗粒是造成混合料表面空隙堵塞的关键粒径,粒径0.150.30mm的颗粒则是造成混合料中上部空隙堵塞的关键粒径.
- 蒋玮沙爱民肖晶晶裴建中
- 关键词:道路工程多孔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