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LY065)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马旭李泽华齐龙孙国栋谭穗妍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机械化
  • 1篇稻区
  • 1篇稻种
  • 1篇生产函数
  • 1篇适应性
  • 1篇双季稻
  • 1篇双季稻区
  • 1篇水稻种
  • 1篇水稻种植
  • 1篇农业机械
  • 1篇种植机
  • 1篇种植机械
  • 1篇灰色关联
  • 1篇灰色关联分析
  • 1篇机械化发展
  • 1篇季稻
  • 1篇贡献率
  • 1篇贡献率测算
  • 1篇AMMI模型

机构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泽华
  • 3篇马旭
  • 2篇齐龙
  • 1篇陈学深
  • 1篇梁莉
  • 1篇梁仲维
  • 1篇谭穗妍
  • 1篇孙国栋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灰色关联的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为深入研究影响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技术保障3个方面,选择了13种影响因素(16个度量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通过省际之间的比较,得到了影响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各影响因素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及其排序.通过广东省历史发展数据分析了影响广东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各影响因素的灰色斜率关联度及其排序,进而指出了广东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结果表明,影响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前5个因素依次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土地经营规模、育秧机械化水平、农机化培训和机械作业需求水平;广东省水稻种植机械化落后的原因是整个发展系统的落后,为了实现广东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快速发展,建议重点发展育秧技术和提高育插秧装备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建设等.本文研究结果可对国内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李泽华马旭梁莉齐龙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机械化灰色关联分析
华南双季稻区水稻不同机械化栽植方式对比试验与评价被引量:17
2015年
为探索不同机械化栽植方式对华南双季稻区的适应性及其影响机理,2011-2014年连续4 a在广东省肇庆市和江门市,以钵体苗人工手插为对照,安排了钵体毯状苗机插、毯状苗机插和毯状苗窄行机插3种机械化栽植方式的对比试验。应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AMMI)模型对影响水稻产量的栽植方式、环境和二者的互作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不同栽植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栽植方式水稻产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种机械化栽植方式对常规稻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替代人工手插大面积推广使用;而杂交稻各次试验中3种机插秧栽植方式的产量都低于人工手插,杂交稻机插秧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AMMI分析中,栽植方式平方和、环境平方和及二者的互作平方和分别占处理平方和的6.39%、85.29%和8.31%,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AMMI模型的交互效应主成分(intera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PCA)前2个达到显著水平,两项累计解释了互作平方和的92.99%;残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的值为49.34 kg/hm2,占总均值的0.71%,表明AMMI2模型对试验的数据结构进行了很好的拟合。适应性评价显示,人工手插的平均产量最高,与环境存在较大正互作,是目前杂交稻种植中最好的栽植方式,但稳定性欠佳;毯状苗机插的平均产量最低,与环境的互作最小,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栽植方式;钵体毯状苗机插的稳定性不及毯状苗机插,但平均产量高于毯状苗机插,与毯状苗机插相比平均增产约-2%-6%;毯状苗窄行机插的稳定性不及钵体毯状苗机插,但平均产量与钵体毯状苗机插相差不大,在杂交晚稻种植中常常高于钵体毯状苗机插。研究结论对推进华南双季稻区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泽华马旭齐龙谭穗妍陈学深谭永炘梁仲维孙国栋黄益强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水稻AMMI模型适应性
我国水稻单产增长投入要素贡献率测算及动态特征考察被引量:2
2016年
为考察不同因素对水稻生产能力的影响,基于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一种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动态分析方法,文章以1978年—2012年我国水稻生产数据为基础,测算了资本和劳动对水稻单产的动态产出弹性,并依此考察了2001年—2012年我国水稻生产中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等投入要素对单产增长贡献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1年—2012年,我国水稻单产的资本产出弹性逐渐增加,劳动产出弹性逐渐下降;水稻单产增长的资本贡献率波动中显著上升,由29.21%上升为74.72%,劳动贡献率单调下降,由41.25%下降到9.17%,广义技术进步贡献率表现为波动中逐渐下降,由29.54%下降到15.81%。机械、化肥、种子和农药的产出增长贡献率占较大份额,成为水稻单产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
李泽华马旭
关键词:C-D生产函数贡献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