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090373)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朱学江蔡燚林爽李庆节张寒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米洛利与白藜芦醇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白藜芦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不同剂量阿米洛利、白藜芦醇药物处理组。按Pringle法建立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6h后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取肝叶制作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肝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增强,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白藜芦醇和阿米洛利组与缺血/再灌组相比,肝脏功能损伤较轻,AST、ALT活性下降,S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且有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和阿米洛利组病理损害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白藜芦醇与阿米洛利对肝缺血/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对临床治疗缺血性肝损伤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蔡燚李庆节林爽张寒任子健朱学江
- 关键词:阿米洛利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
- 锌离子在脑缺血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10年
- 哺乳动物脑内含有大量锌离子,主要储存于突触小泡内,神经细胞兴奋时从神经末梢释放至突触间隙,随后转运进入突触后神经元。胞内低浓度的锌离子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而较高浓度的锌离子则作为内源性神经毒物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其损伤机制有: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诱导脑缺血后的出血症状;导致线粒体去极化和细胞死亡等。本文综述了锌离子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神经毒性。
- 林苑党旖旎朱学江
- 关键词:脑缺血锌离子脑保护神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