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743)
- 作品数:20 被引量:191H指数:6
- 相关作者:祝淑钗刘志坤苏景伟沈文斌李娟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大学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病毒介导的RNAi沉默食管癌Eca109细胞MDC1基因表达对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研究抑制MDC1基因的蛋白表达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观察裸鼠肿瘤病理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变化。方法 根据MDC1 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有效的干扰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并与载体pSIH1-H1-copGFP形成重组质粒,RT-PCR和蛋白印迹法测定MD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筛选出阴性转染组(ECA109-N)、MDC1转染组(ECA109-M)细胞,将其接种裸鼠分为ECA109-M、ECA109-N、ECA109组,上述各组又分为^60Coγ射线照射组和未照射组。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照射后体积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HK1、CHK2、CHK2T68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裸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多组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成功构建pMDC1-shRNA质粒并转染ECA109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ECA109-M。所有接种裸鼠均成活并在接种后1周左右可见裸鼠爪下形成移植瘤,各组之间肿瘤大小相近(P〉0.05)。15 Gy照射后单纯照射组和空载照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慢于未照射组(P〈0.05),其中MDC1转染联合照射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肿瘤相对生长速率降低(P〈0.05),生长抑制率升高(P〈0.05)。MDC1转染联合照射组q值为1.36。MDC1转染联合照射组裸鼠体内CHK1和CHK2的蛋白表达水平相近(P〉0.05),但CHK2T68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细胞比例也相近(P〉0.05)。结论 RNA干扰降低MDC1蛋白表达后可有效增强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表现为抑制了^60Coγ射线照射后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
- 刘志坤祝淑钗苏景伟李娟沈文斌
- 关键词:裸鼠移植瘤ECA109细胞
- 沉默食管癌ECA109细胞H2AX基因对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受照前后沉默H2AX基因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将60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照射组、空载体组、空载体照射组、沉默(H2AX)组和沉默(H2AX)照射组,每组10只.于裸鼠皮下接种相应细胞,制备裸鼠模型,接种21 d后,给予6MVX射线15 Gy单次照射,受照后48 h每组处死5只裸鼠,将肿瘤标本按Western blot、RT-PCR及流式细胞分析要求处理,检测蛋白水平、RNA水平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沉默组肿瘤体积为(42.76±4.40) mm^3,明显小于空白组(73.18±8.80) mm^3和空载体组(71.27±8.40) mm^3(F=67.8,P<0.01).沉默组组织中H2AX蛋白表达(0.12±0.03)明显低于空白组(1.12±0.11)和空载体组(1.16±0.08,F=34.27,P<0.01),沉默组RNA水平(0.85±0.31)明显低于空白组(1.86±0.26)和空载体组(1.82±0.24,F=39.45,P<0.01),组织的免疫共沉淀显示,照射使γ-H2AX与MDC1、53BP1发生明显相互作用,沉默H2AX后,其相互作用减弱,受照后各组肿瘤体积在分组之间总体存在差异(F=13.56,P<0.01),沉默照射组凋亡率为(24.15±2.25)%,较照射组(13.26±1.54)%和空载体照射组(12.78±1.47)%明显增高(F =54.33,P<0.01).照射后引起G2/M期阻滞,沉默照射组较照射组阻滞减轻(F=10.21,P<0.01),结论 体内研究显示沉默H2AX基因可以提高食管癌放射敏感性、
- 史鸿云李志刚刘妙玲祝淑钗薛桂花李延红
- 关键词:食管癌移植瘤RNA干扰
- 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体积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体积与病理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07例根治性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的CT图像传输至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中,根据CT表现并参考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镜检查结果确定病变部位和长度,勾画出食管肿瘤的GTV,并计算GTV体积。分析GTV体积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374例N0期患者的GTV体积为(22.5±16.8)cm3,233例N1期患者的GTV体积为(30.4±20.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尢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的各组间GTV体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癌GTV体积的大小与术后淋巴结转移数目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230,P〈0.001)。全组607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53.5%和36.4%。N1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8.2%,明显低于N0期患者(48.5%,P〈0.001)。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食管癌GTV体积、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和病变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食管癌的GTV体积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关系,食管癌的GTV体积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许茜刘志坤曹彦坤李幼梅祝淑钗
-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结转移预后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NSCLC局部控制率和改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全程三维适形放疗48例,59例前程行传统常规放疗,后程行三维适形放疗.全组患者均为根治性放疗,处方剂量60~78 Gy,中位剂量66 Gy.结果 全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62.6%,≥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8.3%,其中2级23例占21.5%,3级14例占13.1%,4级4例占3.7%.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照射野个数、双肺接受的平均剂量、双肺V5~V40对≥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双肺平均剂量、双肺V20、疗前伴慢性阻塞性肺病为影响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性因素.结论 NSCLC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者,应严格限制双肺接受的平均剂量和双肺V20,尤其对放疗前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者更应高度重视避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 崔彦莉祝淑钗刘志坤苏景伟李娟沈文斌王玉祥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
- RNA干扰MDC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X线照后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食管癌细胞ECA109中MDC1基因表达,观察照射后细胞周期和放射敏感性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针对MDC1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有效干扰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与载体pSIH1?H1?copGFP形成重组质粒,RT?PCR和蛋白印迹法测定MDC1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法检测CHK1、CHK2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内MDC1斑点数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别。结果成功构建 pMDC1?shRNA 质粒并感染 ECA109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 ECA109M。ECA109M细胞MDC1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ECA109N、ECA109细胞( P=0.032、P=0.041)。5 Gy照射后 ECA109M 细胞 G2+M 期比例低于 ECA109N、ECA109(P=0.026)。5 Gy 照射后 ECA109、ECA109N、ECA109M细胞中CHK1和CHK2蛋白表达相近(P=0.345和P=0.451),ECA109M 细胞CHK2T68蛋白表达低于ECA109、ECA109N细胞( P=0.012)。 ECA109细胞D0值为3.06 Gy,SF2值为0.91;ECA109N、ECA109M细胞的D0值分别为2.90、1.88 Gy;SF2值分别为0.89、0.84( P=0.021;P=0.037)。结论 RNA干扰降低MDC1蛋白表达后可以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解除细胞周期阻滞,增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放射敏感性。
- 刘志坤祝淑钗苏景伟李娟沈文斌
- 关键词:食管癌细胞RNA干扰细胞周期相关蛋白MDC1
- r-H2AX在不同食管癌株系中的剂量时间效应特点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食管癌株系的r-H2AX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了解r-H2AX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将食管癌ECA109和TE13两种细胞株分别给予1、2、4和8Gy的6MV-X线照射,并分别于0.5、1、2、4、8、12、24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检测r-H2AX时间及剂量效应特点。结果 (1)ECA109细胞和TE13细胞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r-H2AX表达量第一次最高点出现的时间逐渐提前。(2)ECA109细胞接受低剂量照射后,r-H2AX在24 h内能够恢复到放疗前的水平,且剂量越低恢复越快;TE13细胞接受1、2、4和8Gy照射后24 h内r-H2AX均不能恢复到放疗前水平。(3)在0.5、1、2 h这3个时间点,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r-H2AX的表达量并不都是逐渐增加。结论 TE13细胞较ECA109细胞敏感,照射后r-H2AX更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 史鸿云祝淑钗卢付河王玉祥苑兰惠何丽
- 关键词:食管癌
- 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和TE13)r-H2AX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维持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对于细胞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由电离辐射和类辐射药物产牛的DNA双链损伤是最主要的细胞薄损伤,如果小能修复这种损伤就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肿瘤的形成或其他年龄相关疾病。体内外的研究都证明H2AX的修饰在调节各种细胞应符DNA双链断裂中起着中心作用。Giunta等的实验为rH2AX作为DNA双链断裂的标志提供了证据。
- 史鸿云祝淑钗卢付河王玉祥何丽
- 关键词:食管癌细胞系电离辐射DNA双链断裂基因组不稳定H2AX
- 沉默H2AX食管癌ECA109中MDC1和53BP1斑点的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沉默H2AX后在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中应答电离辐射时对MDC1和53BP1的影响。方法构建沉默H2AX的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并检测转染后的沉默效用;免疫荧光检测r-H2AX、MDC1和53BP1核内斑点的情况以及用Western blot检测这几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1)成功构建了沉默H2AX的ECA109细胞。2)电离辐射可引起r-H2AX表达量的增加,不引起MDC1和53BP1表达的增加,同时电离辐射诱导产生的r-H2AX、MDC1和53BP1核内斑点变化的规律一致。3)沉默H2AX后的ECA109细胞核内r-H2AX、MDC1和53BP1斑点的数量明显减少,尽管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在ECA109细胞中H2AX是电离辐射后比较早的反应蛋白,可以调节下游MDC1和53BP1斑点的位置。
- 史鸿云祝淑钗刘志坤苏景伟
- 关键词:食管癌MDC1
- 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的体积分级与病理T分期的关系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 拟定出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的体积分级界限值,为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 将60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术前CT图像传输到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中,勾画出食管病变局部的GTV,并计算GTV的体积大小.比较术后不同病理T分期时GTV体积的差异,分析GTV体积与病理T分期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各病理T分期的GTV体积中位值为依据,并考虑生存曲线的分离程度,筛选出合适的GTV体积分级界限值.结果 食管癌GTV的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均与术后病理T分期呈正相关(均P〈0.001).除术后病理T3期与T4期的GTV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病理T分期的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以术后不同病理T分期的GTV体积中位值为依据,将食管癌GTV体积分为3级,即≤5.0 cm3、5.1~13.0 cm3和〉13.0 cm3,与病理T1、T2、T3~4期的符合率达73.8%,两者的一致性较好(Kappa=0.40).GTV体积1、2、3级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31.5%和33.5%(P〈0.0001).综合考虑预后情况后,将食管癌GTV体积分为4级,即≤5.0cm3、5.1~13.0 cm3、13.1-39.0 cm3和〉39.0 cm3,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符合率仅为54.7%,GTV体积四分级与术后病理T分期间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4).GTV体积1、2、3、4级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31.5%、36.2%和27.5%(P〈0.0001).结论 食管癌GTV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均与术后病理T分期呈正相关关系,GTV体积的三分级标准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较好.
- 许茜祝淑钗刘志坤曹彦坤宋长亮李幼梅王士杰
- 关键词:食管肿瘤病理分期
- RNA干扰53BP1基因表达对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53BP1在细胞周期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体细胞的正常生长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在DNA损伤发生后被激活,引起细胞周期阻滞。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53BP1基因表达,观察其对放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针对53BP1 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有效的干扰序列(siRNAl、siRNA2和siRNA3)和阴性对照序列,与载体pSIH1-H1-copGFP连接形成重组质粒,瞬时转染细胞,实时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53BP1的表达,筛选有效干扰序列,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感染ECA109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命名为ECA109/B,转染空载体组命名为ECA109/N。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53BP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NA干扰53BP1基因对ECA10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53BP1-shRNA质粒,3对干扰序列对人53BP1基因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尤以siRNA1组效果最明显,取干扰效果最好的siRNA1,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感染ECA109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挑取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ECA109/B,53BP1基因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亦低于对照组;MTT结果表明53BP1低表达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5 Gy射线照射后,ECA109/B的G2/M期比例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显示ECA109、ECA109/N、ECA109/B细胞的D0值分别为3.06、2.90和2.07 Gy;SF2值分别为0.91、0.89和0.79;Dq值分别为1.59、1.47和1.21,可见ECA109/N、ECA109放射敏感性未见明显差异,而ECA109/B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高于ECA109/N、ECA109。结论: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中53BP1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ECA109细胞的放射
- 刘志坤祝淑钗杨洁苏景伟李娟王玉祥沈文斌
- 关键词:细胞周期RNA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