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CX04014A)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华蒋有录徐浩清宋国奇卢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凹陷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东营凹陷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运移
  • 1篇运移
  • 1篇沾化凹陷
  • 1篇沙三段
  • 1篇深层天然气
  • 1篇天然气成因
  • 1篇天然气成因类...
  • 1篇裂缝
  • 1篇古近系
  • 1篇测井
  • 1篇测井识别
  • 1篇测井识别方法
  • 1篇层压
  • 1篇常规测井
  • 1篇成藏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蒋有录
  • 2篇刘华
  • 1篇刘雅利
  • 1篇卢浩
  • 1篇宋国奇
  • 1篇徐浩清
  • 1篇刘雅丽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深层裂解气藏成因类型与成藏模式被引量:10
2012年
根据东营凹陷民丰地区烃源岩生烃史、储层受热史及储层沥青分布特点,综合天然气成藏地质背景,分析了该区中深层天然气藏的成因类型及特征,建立了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民丰地区已发现的深层天然气主要为来源于沙四下亚段烃源岩的油型裂解气,存在干酪根裂解气直接进入圈闭形成气藏、干酪根裂解气充注古油藏形成气侵富化型气藏、古油藏裂解形成气藏3种成因类型的天然气藏。受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控制,3种成因类型的气藏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展布规律,即:埋藏较深的洼陷中心区形成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的纯气藏,有部分古油藏裂解气;斜坡带地区聚集以气侵效应为主的气侵富化型气藏;埋藏较浅的斜坡边缘地区仅存在晚期充注的油藏;从洼陷区到斜坡高部位,形成了纯气藏、油气混相、油藏的分布模式。
刘华蒋有录徐浩清宋国奇蔡东梅
关键词:东营凹陷深层天然气天然气成因类型储层沥青成藏模式储层
渤南洼陷裂缝成因类型及测井识别方法被引量:7
2013年
综合利用岩心资料、成像测井资料以及常规测井资料,明确了渤南洼陷裂缝的发育类型以及各类裂缝的成像测井响应,最终建立了有效裂缝的常规测井判识标准.研究表明:渤南洼陷主要发育构造张开缝、构造充填缝以及非构造缝.其中非构造缝以生烃超压缝为主,裂缝发育段,实测测井曲线具有高声波时差值、高中子孔隙度值、低密度值以及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幅度差的"两高一低一幅度差"特征,合成测井曲线具有"三高"的特点,即高声波时差变化率、高微球型聚焦电阻率变化率和高密度变化率.最后利用已有资料对裂缝判识标准进行反演验证,结果表明判识标准可靠.
叶涛蒋有录刘华赵利杰刘雅丽
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运移路径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基于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参数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油藏的油气运移路径进行分析。对比各项地化参数,最终选取C29胆甾烷20S/(20S+20R),(C_(21)+C_(22))/(C_(28)+C_(29))及∑C_(21-)/∑_(C22+)等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和1,8/2,4-二甲基咔唑、1,8/2,7-二甲基咔唑、苯并[a]咔唑/(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等含氮化合物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各参数均随着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综合分析认为,渤南洼陷沙三段油气首先由烃源岩沿渤深4断层与渤深4北断层进行垂向运移,这2条油源断层与沙三段储层的接触点即为油气进入沙三段的充注点,油气运移至充注点时,分别向洼陷南、北两侧发生侧向分流;同时地层压力对油气运移速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洼陷生烃中心地层压力较大的地区油气快速运移成藏,地化参数变化率很小,洼陷边缘地层压力较小的地区油气运移速率较低,地化参数变化率较大。
卢浩蒋有录谷国翠刘华刘雅利
关键词:沙三段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古近系压力特征及成因机制被引量:19
2013年
根据实测压力、泥岩声波时差等资料,对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演化规律及其超压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实测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二台阶'式,第一台阶对应着2.35 km,该台阶之上表现为常压,之下开始出现低幅度超压;第二台阶对应地层埋深为3.0 km,该台阶之下超压明显,压力系数可达1.8,其中沙三中下、沙四上亚段是异常高压发育的主要层系;欠压实和生烃作用是渤南洼陷异常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且超压机制存在区域差异,中部断阶带和南部缓坡带表现出明显的欠压实现象,其深度范围与超压的第一台阶相对应;深洼带超压泥岩的密度则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与成熟生烃范围匹配较好,生烃作用是该区的主要增压因素,且深度与第二台阶相对应;研究区欠压实与生烃导致沙三段压力的增加幅度不同,两因素具有各自的增压量化模型,导致地层压力出现了'二台阶'的特征。
刘华蒋有录谷国翠刘雅利卢浩
关键词:地层压力沾化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