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2127)

作品数:17 被引量:108H指数:5
相关作者:甘俊英翟懿奎曾军英梁淑芬刘银华更多>>
相关机构:五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人脸
  • 7篇人脸识别
  • 4篇伪装
  • 3篇人脸识别算法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网络
  • 2篇人脸检测
  • 2篇图像
  • 2篇相位
  • 2篇LBP
  • 2篇波变换
  • 1篇对偶算法
  • 1篇对数域
  • 1篇多颜色空间
  • 1篇信息融合
  • 1篇遮挡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指纹

机构

  • 15篇五邑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甘俊英
  • 7篇翟懿奎
  • 4篇曾军英
  • 2篇余义斌
  • 2篇刘银华
  • 2篇梁淑芬
  • 1篇秦传波
  • 1篇徐颖
  • 1篇张建民
  • 1篇李景文
  • 1篇龙佳乐
  • 1篇李启达
  • 1篇何国辉
  • 1篇彭念
  • 1篇黄聿
  • 1篇郭承刚
  • 1篇程瑞
  • 1篇吴志龙
  • 1篇谢剑华
  • 1篇孙建军

传媒

  • 4篇信号处理
  • 3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通信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电路与系统学...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第六届全国信...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肤色的实时人脸检测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在YIQ颜色空间中,进行了有效的肤色提取,把提取到的肤色与背景图像信息转为二值图像进行形态学降噪处理,再采用质心定位法进行准确的眼睛定位,最后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缩放、旋转、移位校正,以提高输出人脸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算法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与检测速度,能够适用于实时人脸检测系统。
翟懿奎黄聿谢剑华吴志龙郭承刚
关键词:实时人脸检测
基于特征补偿的深度神经网络重建超分辨率图像
2019年
为有效恢复图像的高频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补偿的深度神经网络重建超分辨率图像方法.该方法结合密集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残差网络,并将原图像的高频信息单独提取上采样后与重建后的超分辨率图像融合形成高频特征补偿,使得图像质量提升.通过实验对比,本文算法相比于SRCNN算法重建出的超分辨率图像效果提升约1 db.
应自炉龙祥
结合迁移学习的轻量级指纹分类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目前的指纹分类模型存在操作繁琐、参数较多、所需数据规模大、无法充分利用指纹特征信息等问题,而进行快速准确的指纹分类在大型指纹识别系统中至关重要。方法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大多假设已标注数据与未标注数据的分布是相同的,而迁移学习允许源空间、任务空间在测试集和训练集中的分布是不同的,并且迁移学习仅专注目标任务的训练,使得网络模型根据需求更具个性化。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轻量级指纹分类模型。该模型结合迁移学习,首先采用梯度估计的方法求取指纹图像的方向场图并且做增强处理;然后将扩展的指纹方向场图数据集用于本文提出的轻量级Finger-SqueezeNet的预训练,使其达到一定的分类效果,从而初步实现网络模型参数的调整;最后保留预训练模型部分的网络参数不变,使用指纹图像数据集NIST-DB4对Finger-SqueezeNet网络进行参数微调(finetuning)。结果在使用相同的指纹数据集在本文提出的纯网络模型进行分类训练后发现,未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对网络模型进行预训练得到的平均分类结果为93%,而通过预训练后的网络模型可以达到98.45%,最终采用单枚指纹测试的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达到95.73%。对比同种类型的方法以及验证标准后可知,本文的指纹分类模型在大幅度减少网络参数的同时仍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率。结论采用指纹类内迁移学习方法和轻量级神经网络相结合进行分类,适当利用了指纹特征信息,而且有望使指纹分类模型拓展到移动端。
甘俊英戚玲秦传波何国辉
关键词:指纹分类方向场
全变差与曲波联合稀疏表示模型与原对偶算法
2013年
全变差模型因能有效捕捉图像与视频中的细节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中,曲波变换具有较强捕捉二维信号中线状跳变信息的能力.文中结合全变差模型和曲波变换的优点,提出一类能更好地捕捉二维信号特征的联合稀疏表示模型,并用原对偶算法求解该模型,即原对偶全变差曲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用文中模型及求解算法处理后的图像,其客观质量及主观视觉效果均优于现有算法.文中算法也可用于解决图像去模糊、超分辨率等其它具有挑战性的图像处理问题.
余义斌李启达甘俊英孙建军
关键词:全变差曲波变换
基于LBP和深度学习的非限制条件下人脸识别算法被引量:52
2014年
提出一种在非限制条件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同时,将LBP纹理特征作为深度网络的输入,通过逐层贪婪训练网络,获得良好的网络参数,并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在非限制条件下人脸库LFW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传统算法(PCA、SVM、LBP)识别率高;另外,在Yale库和Yale-B库上也获得较高识别率,进一步说明以LBP纹理特征作为网络输入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对人脸图像进行准确识别。
梁淑芬刘银华李立琛
关键词:人脸识别LBP深度网络
基于彩色信息融合和同伦算法的遮挡鲁棒人脸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遮挡条件下的鲁棒人脸识别,目前在人脸识别领域逐渐被重视,被认为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稀疏表示理论满足人眼视觉特性及神经信息有效表达,且跟人脸固有特征具有的自然性是相吻合的特点,研究了彩色人脸图像色度信息有效融合策略,采用同伦算法解决稀疏表示模型中的I_1范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信息融合和同伦算法的遮挡鲁棒人脸识别算法.在AR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灰度转换方法人脸识别方法及SRC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基于同伦算法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而且有效融合了彩色信息,显著提高了在遮挡及非遮挡情况下人脸识别的效率及识别性能。
翟懿奎甘俊英李景文
关键词:人脸识别同伦算法
基于改进PCNN模型与四方向差值绝对最小滤波算法的图像去噪研究
2015年
为了更好地去除图像噪声,基于图像有效轮廓及边缘连续性,结合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IPCNN),提出了四方向差值绝对最小滤波算法(FDMAD).仿真实验表明:对比传统基于迭代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中值滤波方法,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和更快的计算速度.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余义斌彭念
关键词:中值滤波
基于数字条纹投影的三维形貌测量技术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投影机和照相机的光学成像原理,借用双目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搭建了一套测量精度高、标定过程自动化的基于数字条纹的三维形貌测量系统,并采用最新的相位展开技术用较少的条纹图像完成相位展开,通过对人脸石膏像进行测量实验,验证了系统模型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龙佳乐程瑞张建民
关键词:相位展开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伪装人脸识别被引量:1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DCS)的算法,并应用于伪装人脸识别.该算法从一个人脸图像集中提取共同特征和独有特征,这些特征在表达原人脸集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具有各自的物理意义,因此能提高人脸识别的性能,同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PCA)法进行降维.在AR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稀疏表示算法(SRC),该算法能提高识别率和识别速度,即使在较少训练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好的识别效果.
曾军英甘俊英翟懿奎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基于局部相位量化与仿生模式的伪装人脸识别算法被引量:3
2012年
伪装条件下的鲁棒人脸识别,目前在人脸识别领域被日益重视,并认为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非伪装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相位量化特征提取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伪装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局部相位量化方法进行对伪装模式下具有较好鲁棒性的相位统计特征提取,进而采用仿生神经元构建高维几何覆盖形体,有效利用了不同类别人脸特征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伪装模式的干扰。在AR数据库及采用警用面部复合软件设计建立的伪装数据库上的仿真实验均表明,与现有主流算法相比较而言,本文所提识别算法在伪装条件下取得了较高的识别性能。
翟懿奎甘俊英徐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