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6210336)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陈国清薛林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3篇高产
  • 2篇选育
  • 2篇优质高产
  • 1篇单交
  • 1篇单交种
  • 1篇性状
  • 1篇玉米单交种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苏玉19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糯玉米
  • 1篇糯玉米单交种
  • 1篇配合力
  • 1篇品种选育

机构

  • 2篇江苏沿江地区...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作者

  • 3篇陆虎华
  • 2篇印志同
  • 2篇薛林
  • 2篇陈国清
  • 2篇石明亮
  • 2篇黄小兰
  • 1篇杨水英
  • 1篇孙权星
  • 1篇胡加如
  • 1篇陈小晖
  • 1篇彭长俊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优质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苏玉15的选育被引量:1
2007年
苏玉15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568G作母本,外引系丹340作父本杂交育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15高产、稳产性能好,抗倒、抗病能力强,在江苏的春、夏玉米区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陈国清陆虎华薛林黄小兰石明亮印志同
关键词:玉米选育
玉米自交系4S与黄早四的配合力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按双因素遗传交叉设计(AB设计),以玉米自交系4S、黄早四为被测系,其它6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配制(2×6)12个组合,对4S、黄早四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S的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千粒重、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均显著高于黄早四,而秃尖、穗轴粗的GCA效应显著低于黄早四;黄早四对杂种后代的穗粗有一定的正向效应;4S和黄早四的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对后代的遗传效应相似。特殊配合力(SCA)分析显示,4S与78599类种质P178、齐319在单株产量上有很高的SCA效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陆虎华薛林胡加如印志同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农艺性状配合力
苏玉19玉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05年
陆虎华彭长俊孙权星陈小晖杨水英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5号的选育被引量:21
2006年
苏玉糯5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通系5号为母本,通36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5号高产、稳产、优质,是具有推广价值的白糯玉米新品种。
陆虎华陈国清薛林黄小兰印志同石明亮胡加如
关键词:糯玉米单交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