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32)

作品数:19 被引量:1,034H指数:13
相关作者:保继刚马晓龙左冰张骁鸣邱继勤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旅游
  • 7篇旅游发展
  • 5篇数据包络
  • 5篇数据包络分析
  • 5篇包络分析
  • 4篇中国主要城市
  • 4篇旅游效率
  • 4篇城市
  • 2篇影响因素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引资
  • 1篇营销
  • 1篇营销策略
  • 1篇招商
  • 1篇招商引资
  • 1篇中部塌陷
  • 1篇中国旅游
  • 1篇中国旅游业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13篇保继刚
  • 7篇马晓龙
  • 3篇左冰
  • 2篇张骁鸣
  • 2篇邱继勤
  • 1篇孙九霞
  • 1篇朱峰
  • 1篇李鹏
  • 1篇巨鹏

传媒

  • 5篇人文地理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旅游学刊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地理学透视被引量:7
2008年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中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现象、结构、过程和机理对确立旅游业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产业地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划方法对大陆31个省份进行了分组,从"塌陷"概念出发,构造了表征"中部旅游塌陷"的理论假设模型。选定指标对四个区域内省份的旅游经济总量、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部省份不存在"旅游塌陷"的现象和结构;四个区域资源竞争力、市场水平、空间区位、交通通达性和软环境水平等地理学因子区域优势度的比较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省份不存在"旅游塌陷"的物质条件。进而从"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得到"由于游客旅游行为或目的地选择受政策影响较弱的开放性特征,使得在全国尺度上不存在‘中部旅游塌陷’现象的结论"。最后探讨了"中部崛起"过程中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承担的职能。
马晓龙保继刚
关键词:中部塌陷地理学
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国债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问题是政府和学术界都极为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构建"整合"的旅游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CGE模型对2000—2005年中国国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旅游业以及全社会价格水平、总产出、总消费、居民收入、就业以及私人部门投资等方面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国债旅游基础设施对于中国旅游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必要继续实施,为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对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各地在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规划制定方面也需要有所调整。
左冰保继刚
关键词:国债旅游基础设施经济效应CGE模型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被引量:297
2006年
在中国不同地区案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学者的案例材料,探究中国和西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发掘两者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基本结论为中西方社区参与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参与的社会意义不同,旅游是西方社会当地社区发展的力量之一,但却是中国当地社区发展的主导力量;所追求的利益点不同,西方在追求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看到了旅游所带来的或潜在的负面影响,中国的社区参与注重单纯的经济利益诉求;参与各方的主动性不同,西方的社区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参与到旅游发展过程中,而中国社区几乎都是被动参与旅游;参与方力量对比不同,西方社区、企业、政府等各参与方之间力量对比相对均衡,而中国各社区参与方的力量对比相对悬殊;参与的发展阶段不同,西方走得比中国更远。中西社区参与旅游差异出现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为民主化进程不同、NGO和NPO等民间组织的发育程度不同、旅游发展阶段不同。
保继刚孙九霞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解析--西部A地旅游招商引资个案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旅游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资源资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发达地区的资本,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就成为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发展政策。本文通过对西部A地旅游招商引资的案例分析,指出在我国旅游业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不但使地方政府引进外部资本发展旅游的努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将为此支付高额的社会成本,加剧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和财富向发达地区回流和集中。文章对于招商引资中投资者与地方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有必要变更当前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租赁经营制度为股份制制度,或对投资者征收财产税,以遏制这种投资机会主义的蔓延。
保继刚左冰
关键词:招商引资旅游发展
资源管理视角的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资源管理视角下的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是在尊重温泉资源价值的前提下进行温泉开发,它注重对温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反映温泉资源的价值。资源无限共享条件下,容易忽视温泉资源的价值,最终造成"公地悲剧"。资源独享型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是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个极端,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温泉资源开发的一种过渡。资源有限共享型开发模式,在充分尊重资源价值的前提下,注重温泉资源的高效利用,反映温泉资源的价值,是一种相对合理高效的资源开发模式。
巨鹏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温泉旅游
旅游小企业与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阳朔西街案例被引量:41
2006年
本文以阳朔西街的旅游小企业为例对旅游小企业与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论文首先研究了西街旅游业发展以后产生的种种社会文化变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街的旅游小企业在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经营内容之一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成为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先锋人群;西街旅游小企业是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进行交流或沟通的一个平台。最终文章得出旅游小企业的存在直接促进或加速了社区的这种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结论。
保继刚邱继勤
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研究:阳朔西街案例被引量:7
2011年
文章以阳朔西街的旅游小企业为例对中国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文章分别从吸引投资,对区域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帮助实现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以及过度商业化等几个方面对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在对旅游小企业与区域其它产生的带动作用分析中,文章采用了资金流向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旅游小企业对目的地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并对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研究结论。
邱继勤保继刚
旅游发展与乡村劳动力回流研究——以西递村为例被引量:39
2009年
采取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以安徽省南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基本事实为案例,主要提出了一种对乡村外出劳动力向原社区回流并参与非农产业生产现象的社会经济解释。研究发现:①社区按年向有本社区户口的普通社区成员提供总收入相当比例的稳定收入,是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的重要原因;②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效力在社区的空间范围之内才能得到发挥,是社区精英人物及与其有亲密关系的社区成员留守或回流的原因。
张骁鸣保继刚
关键词:乡村劳动力流动社会资本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演化被引量:81
2009年
对不同时期影响中国城市旅游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资源投入方式的优化和利用能力的提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在对1995、2000、2005年58个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进行计算和分解的基础上,对三个时期各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判定和度量。研究结果显示: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最大、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且这种影响关系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从我国城市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出发,认为区域经济不平衡性,城市旅游资源投入规模的差异是导致以上特征的根本原因。文章最后讨论了不同区域提高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途径。
马晓龙保继刚
关键词:旅游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独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组织模式与营销策略——以中国西部为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独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组织方式和营销策略。方法结合归纳法和案例法,对典型线路和西部地区的资源和产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旅游目的地的组织模式可以归结为横向、纵向和综合3种。结论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的组织与营销属于横向模式,根据西部地区资源和产品的空间特征,可将西部地区划分为5个主要的独立国际旅游目的地和若干次级独立旅游目的地,目的地组织和营销方式最适合采用纵向模式和快速撇脂战略。
马晓龙
关键词:营销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