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SS3107)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永强乔闻钟崔金星严芳张增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纠纷
  • 2篇纠纷解决
  • 2篇纠纷解决机制
  • 1篇多元化纠纷
  • 1篇多元化纠纷解...
  • 1篇多元化纠纷解...
  • 1篇刑事
  • 1篇刑事和解
  • 1篇刑事和解制度
  • 1篇司法
  • 1篇司法改革
  • 1篇民事
  • 1篇民事司法
  • 1篇民事司法改革
  • 1篇环境纠纷
  • 1篇和解
  • 1篇和解制度

机构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刘永强
  • 1篇乔闻钟
  • 1篇张增娇
  • 1篇崔金星
  • 1篇严芳

传媒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川模式”与几种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凸显,不断探索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机制,成为当前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中的热点之一。"北川模式"、"南通模式"、"厦门模式"、"陵县经验"、"枫桥经验"是几种有代表性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对它们各自基本内涵的异同进行比较后发现,"北川模式"更符合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更值得借鉴与推广。
刘永强乔闻钟
关键词:纠纷解决机制
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内的刑事和解制度
2008年
刑事和解是西方法学的创举,是刑事司法领域一项方兴未艾的刑事诉讼改革思潮。刑事和解制度创立和推行,为社会矛盾的多元化解决提供了一种更为经济、更有效率的解决机制。文章重点论述刑事和解的概念及渊源、刑事和解的一般功能和在我国的意义体现,旨在对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提供价值取向上的参考。
张增娇严芳
关键词:刑事和解
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被引量:3
2008年
民事司法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司法手段在环境纠纷解决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事司法改革进程的深入发展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兴盛为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途径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专业性、便捷性、可接近性决定了行政处理在环境纠纷解决中的独特作用和适用空间。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立法经验和灵活多样的纠纷解决途径的基础上,从环境纠纷行政处理专门立法、纠纷解决机构设置、纠纷解决方式、行政处理的纠纷范围、行政处理救济的程序保障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崔金星刘永强
关键词:民事司法改革环境纠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