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23 被引量:137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忠平张湘衡牟永告赛克魏大年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1篇肿瘤
  • 6篇手术
  • 5篇手术治疗
  • 5篇细胞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血管
  • 3篇预后
  • 3篇外科
  • 3篇脑胶质瘤
  • 2篇血管内皮
  • 2篇咽肿瘤
  • 2篇增殖
  • 2篇张量成像
  • 2篇肿瘤治疗
  • 2篇网络
  • 2篇无线传感
  • 2篇无线传感器

机构

  • 20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山东大学威海...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陈忠平
  • 10篇张湘衡
  • 8篇赛克
  • 8篇牟永告
  • 6篇魏大年
  • 4篇王涤宇
  • 4篇谢海涛
  • 4篇邓星海
  • 3篇莫浩元
  • 3篇麦海强
  • 3篇李宝秀
  • 3篇洪明晃
  • 3篇周旺宁
  • 2篇李立
  • 2篇张晓实
  • 2篇张俊平
  • 2篇张俊英
  • 2篇张德敬
  • 2篇郭翔
  • 2篇刘国龙

传媒

  • 9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神经肿瘤...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癌症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散张量成像在神经肿瘤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6
2005年
由于神经肿瘤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神经肿瘤外科不同于其他肿瘤外科。首先,因为有颅骨的限制,取得神经肿瘤的病理标本比较困难,其次,神经外科的最大特点是要尽量切除肿瘤而保留神经功能,所以影像学检查对于神经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十分重要。近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能够在活体显示脑肿瘤和白质纤维的相互关系,对制定治疗计划很有帮助。虽然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已经在神经外科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简单介绍了DTI的基本原理, 并回顾目前DTI在神经肿瘤专业方面的应用现状。
魏大年陈忠平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神经肿瘤神经外科
EB病毒DNA定量检测在鼻咽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DNA定量检测在鼻咽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500例病理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2组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浆EBV-DNA的表达量,并对2组之间及临床TNM分期I、Ⅱ与Ⅲ、Ⅳ的结果进行比较;再将其分别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的血清EBV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BV-DNA表达量中,研究组阳性率75.00%,对照组阳性率9.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拷贝数与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分期越晚,血浆EBV-DNA拷贝数越高。结论血浆EBV-DNA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评估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的1种辅助性分子生物指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管振祺何凤屏邱世洁张相国马占忠刘玉兰郭艳乐张河林张思
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咽旁间隙的侵犯程度根据SO线(茎突到枕骨大孔中线后缘中点连线)进行划分,无咽旁侵犯记录为0级,SO线以前的咽旁侵犯记录为1级,SO线以后记录为2级。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76例患者中,咽旁受侵的发生率为81.8%,其中1级为70.1%,2级为29.9%。咽旁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χ2=8.185,P=0.0040。咽旁受侵0、1和2级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2%、75.1%和51.2%,logrank检验值为16.45,P=0.000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2%、71.5%和53.3%,logrank检验值为10.87,P=0.0044;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是93.7%、82.2%和62.7%,logrank检验值为9.41,P=0.0091。多因素分析显示,咽旁受侵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但严重咽旁间隙侵犯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无瘤生存及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咽旁侵犯应该根据程度进行划分,单纯咽旁侵犯的有无不能独立的影响预后,但根据咽旁侵犯程度进行分级后,严重的咽旁侵犯是影响总生存、无瘤生存和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
孙折玉麦海强谢传淼赵正军齐斌洪明晃郭翔莫浩元
关键词:肿瘤侵润预后
Beclin1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改善ⅢB期结肠癌预后的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Beclin1降低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死亡风险的机制。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1997年1月至2003年7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4例ⅢB期(T3~T4N1M0)结肠癌根治术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自噬相关关键蛋白Beclin1在ⅢB期结肠癌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并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Beclin1行免疫荧光双染,观察它们共表达情况。结果 Beclin1蛋白表达于肿瘤细胞膜、胞质和(或)细胞核,正常黏膜缺乏Beclin1表达。肿瘤组织Beclin1阳性率为83.7%(87/104),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Beclin1免疫染色阴性;Beclin1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69.8%vs.47.1%,P=0.034)。Beclin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PCNA低表达,同时Beclin1低表达的肿瘤细胞PCNA高表达。结论 Beclin1降低局部晚期结肠癌死亡风险的机制之一是抑制肿瘤细胞周期的进行及细胞的增殖分化,Beclin1可作为局部晚期结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靶标。可通过细胞株及动物模型进一步证实其机制。
李宝秀张晓实
关键词:结肠肿瘤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
前颅底肿瘤85例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在对前颅底肿瘤实施显微手术时,手术入路的选择和颅底重建的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前颅底肿瘤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借助术前影像学(CT和MR)资料,准确评估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和周边组织受累情况等,从而选择合理且熟悉的手术入路。术中尽可能在显微镜辅助下对肿瘤进行微创切除,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根据肿瘤切除后颅底结构的缺损程度决定相关的修复方案。结果85例患者中经冠状开颅(包括半冠)入路的26例。经改良翼点入路的38例,经额眶入路的13例,经额、鼻窦联合入路的9例。肿瘤镜下全切除的79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有8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无手术死亡病例。13例患者的肿瘤发生远期复发,其病理性质以恶性为主。所有颅底脑膜缺损的患者匀在一期重建,采用自体肌腱膜或人工脑膜加生物胶进行严密修复。对小于3cm的颅底骨质缺损一般不实施重建,有5例患者的骨性缺损大于3cm,采用了人工材料(硅橡胶为主)进行重建。全部患者中有4例在术后发生短暂的脑脊液漏,均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和周边组织的受累情况选择适当的入路,对肿瘤患者实施微创切除并在一期进行必要的颅底修复是治疗前颅底肿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入路应尽量有利于病灶切除,并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病死率,颅底重建时必须恢复硬脑膜的严密性,维持颅底组织的良好支撑,同时不干扰对肿瘤的术后复查和辅助治疗。
张湘衡牟永告赛克魏大年王涤宇谢海涛邓星海陈忠平
关键词:前颅底肿瘤颅底重建外科手术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局部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CIK细胞局部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不良反应和初步疗效,探索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新方法。方法神经外科显微镜下尽量彻底切除肿瘤,术中行快速冰冻,对病理为恶性(WHO分类Ⅲ级以上)并符合其他条件的6例埋置Ommaya储液囊;术后患者常规先行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先化疗2个疗程;然后进行局部免疫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根据不良反应判断其对治疗的耐受性;治疗前后行头颅MR检查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初步判断治疗的疗效。结果有6例患者共接受10个疗程CIK细胞局部治疗。随访7~24个月,随访率100%。不良反应:发热2例4个疗程,头痛3例4个疗程,失语1例,肢体肌力下降1例,分别用物理降温、甘露醇脱水、加用镇痛药等对症治疗好转。疗效:本组自首次CIK细胞治疗至随访终点平均生存期12.5个月。6例中2例CR,1例PR,1例SD,2例PD。结论脑恶性胶质瘤CIK细胞局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轻,对症处理均能缓解;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方法安全,患者能够耐受,并初步显示部分病例有一定疗效;对常规治疗手段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这一措施。
牟永告赛克史泓浏李永强周旺宁张湘衡邵翠杰陈忠平
关键词:细胞因子杀伤细胞脑胶质瘤免疫治疗免疫应答地塞米松
中颅窝底肿瘤显微手术治疗128例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中颅窝底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处理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显微手术治疗中颅窝底肿瘤12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获完整随访115例。结果翼点入路手术共68例,全切60例;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50例,全切44例;单鼻孔蝶窦联合翼点入路2例,全切1例;额下入路3例,全切1例;额颞入路3例,均全切;颅眶颧联合入路2例,均次全切除。随访115例资料中,89例未见复发,14例经放疗,化疗,再次手术等治疗至今得以长期生存,6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地选择术式,术中娴熟应用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合理处理,有利于提高中颅窝底肿瘤的治疗效果。
谢海涛牟永告张湘衡赛克魏大年王涤宇邓星海陈忠平
关键词:中颅窝肿瘤显微手术
后颅窝肿瘤手术治疗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后颅窝常见肿瘤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外科治疗相关问题。方法对96例行手术治疗的后颅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47例,小脑半球区19例,小脑蚓部12例,第四脑室8例,脑干3例,斜坡区2例,颈静脉孔区2例,天幕区2例,窦汇区1例。病理分类:听神经瘤35例;脑膜瘤7例;星形细胞肿瘤21例;髓母细胞瘤9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网状细胞瘤5例;神经鞘瘤4例;转移瘤3例;胆脂瘤2例;血管脂肪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皮样囊肿、黑色素瘤和浆细胞瘤各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主要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小脑半球肿瘤主要采用枕下正中及旁正中入路;小脑蚓部肿瘤及第四脑室肿瘤主要采用枕下正中入路。77例达显微镜下全切,全切率80.2%;17例次全切除,占17.7%;2例仅行活检(脑干肿瘤)。未全切的病例及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者均进行放射治疗,部分患者加辅助化疗。47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术后出现周围性面瘫者24例(51%),其中18例(75%)为一过性;后组颅神经损伤者19例,其中14例(74%)为一过性。脑脊液漏5例(6%),经保守治疗4例治愈,1例须行手术修补;术后瘤腔出血行血肿清除术者5例(6%);颅内感染者2例(3%),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围手术期死亡2例。随访6个月至5年,桥小脑角区肿瘤3例复发,均为听神经瘤;31例恶性肿瘤中有8例复发,其中星形细胞肿瘤6例,髓母细胞瘤2例。结论手术切除为后颅窝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及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良性肿瘤,应尽可能手术全切,如有残留辅以伽玛刀、X刀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常需放疗、化疗。
邓星海牟永告张湘衡赛克魏大年王涤宇谢海涛陈忠平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外科治疗并发症
雷帕霉素靶蛋白在ⅢB期结肠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活化形式磷酸化mTOR(pmTOR)在ⅢB期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IIIB期(T3-4N1M0)结肠癌患者,取肿瘤组织标本,搜集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TOR和pmTOR的表达。分析mTOR、pmTO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病理分级、病理类型、TNM分期)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mTOR和pmTOR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104例IIIB期结肠癌标本中mTOR和pmTO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79/104)和76.9%(80/104)。偏相关分析显示,肿瘤组织mTOR及pmTOR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mTOR和pmTOR表达不影响患者的总生存,亚组分析提示pmTOR在肿瘤浸润前沿细胞中的高表达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趋势。结论 mTOR和pm-TOR在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存在异常高表达,肿瘤浸润前沿高表达pmTOR的肿瘤细胞可能易发生浸润、转移。
李宝秀李春燕刘国龙张晓实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治疗方案
能量有效的分布式链路调度协议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着色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链路调度(DLS)协议以减小调度周期长度、降低网络能耗.采用的策略是先对任意节点构建两跳邻居范围内的冲突图,然后根据每条链路在干扰图中的优先级及干扰度决定时隙分配的先后顺序,从而解决传统随机调度方法调度周期较长及节点状态转换频繁的问题.由于该调度策略尽可能地为节点分配相邻时隙,减少了节点不必要的状态转换,从而降低了网络能耗.对基于干扰度和优先级的联合调度策略表现出的减小调度周期长度、降低网络能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网络仿真结果表明,DLS协议比DS-fPrIM(Distributed Scheduling-fixed Power Protocol Interference Model)及DRAND(Distributed RANDomized time slot sceduling)协议的调度周期长度少1~2个时隙,其能耗与DS-fPrIM协议的调度能耗相当,但二者都比DRAND协议的调度能耗低.另外DLS协议比DS-fPrIM及DRAND协议平均每周期少1次状态转换,说明提出的分布式链路调度协议能效较高.
董恩清乔富龙邹宗骏王佳仁张德敬李立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调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