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002015)

作品数:21 被引量:165H指数:8
相关作者:吴志勇乔海泉陈炜廖泉赵玉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静脉
  • 13篇门静脉
  • 12篇门静脉高压
  • 12篇门静脉高压症
  • 12篇静脉高压
  • 12篇静脉高压症
  • 12篇高压症
  • 6篇肝硬化
  • 5篇手术
  • 5篇肝硬化门静脉
  • 5篇肝硬化门静脉...
  • 5篇肝硬化门静脉...
  • 4篇外科
  • 3篇胰源性
  • 3篇胰源性门静脉...
  • 3篇源性
  • 3篇食管
  • 3篇曲张
  • 3篇外科治疗
  • 3篇静脉曲张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海门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吴志勇
  • 4篇乔海泉
  • 3篇李晓斌
  • 3篇陈炜
  • 3篇丛林
  • 3篇赵玉沛
  • 3篇廖泉
  • 2篇冷希圣
  • 2篇别平
  • 2篇徐强
  • 2篇郑树森
  • 2篇张珉
  • 2篇李宏为
  • 2篇朱继业
  • 2篇韩利坤
  • 2篇宋一民
  • 2篇周琳
  • 2篇俞军
  • 2篇王东
  • 2篇蒋安

传媒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腹部外科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I-RADS 3级对乳腺病灶患者的诊断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BI-RADS 3级对乳腺病灶患者的诊断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收治的168例乳腺病灶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分析结果。分析BI-RADS 3级对乳腺病灶的阴性诊断率,采用Kim分级对BI-RADS 3级结果进行重新分级,分析影响BI-RADS分级及重新分级的主要因素。结果:168例BI-RADS 3级乳腺病灶中,159例为良性病变,9例为恶性。168例BI-RADS 3级乳腺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5.4%(9/168),阴性预测值为94.6%(159/168)。病灶数目、年龄、医师年资、病灶大小对BI-RADS 3级良恶性乳腺病灶判断无明显影响,而BI-RADS 3级恶性乳腺病灶较良性病灶更易触诊(P <0.05)。重新分级发现,124例仍为BI-RADS 3级,44例上升至BI-RADS 4级,重新分级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为100%(9/9),假阳性率为20.8%(35/168)。病灶多发、年龄≥40岁更可能评估为BI-RADS 4级(P<0.05),医师年资、病灶大小、病灶触及情况对重新分级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I-RADS 3级对乳腺良性病灶有较高的阴性诊断率,重新分级可提高乳腺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但会造成较高的假阳性率,影响BI-RADS分级的主要因素为病灶可否扪及,影响重新分级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年龄及乳腺病灶是否多发。
金燕郑琳娜韩敏张晨邓静静祝迎锋徐向辉
关键词:超声BI-RADS乳腺病灶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手术策略被引量:6
2018年
中国是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病大国,而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5倍.随着病程的发展,大多数肝硬化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症,在术前准备、手术选择、术后处理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笔者结合目前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认识及临床实践,对其进行阐评。
王志东蒋安李宗芳
关键词:门静脉肝硬化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
门体分流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的地位被引量:6
2014年
传统外科手术是我国目前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流手术,虽然手术方式繁多,但不能违背依据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况进行术式选择的原则。如果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肝内阻力增加所致,只有门体分流术才能取得满意的降压和止血效果,因此门体分流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仍占据重要地位,适合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断流术后再次出血的患者。在我国,对于内镜治疗失败的患者,门体分流术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在各种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中,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最合理,应成为首选。
陈炜吴志勇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门静脉肝硬化
成人肝移植后发生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探索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资料,对移植前脾脏体积、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胃左静脉直径、术前和术后血小板、术前和术后白细胞、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在2012—2013年期间部分术前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分析其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 ( P=0.012, OR=2.789,95%可信区间:1.249~6.227)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 ( P =0.017, OR=3.124,95%可信区间:1.230~7.933)为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的6例患者中仅1例(16.7%)在术后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而对照组48例中32例(66.7%)术后存在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手术同期行脾动脉缩窄术以控制脾脏体积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程龙宇俞军张武余松峰谢尚奋周琳张珉汤洒潇章琳郑树森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期间体积描记术
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与传统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诊治中心收治的303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1例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肝移植组),20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组),术后随访8~44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常规手术组患者术前肝功能明显优于肝移植组(P<0.01),2组患者总体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4/189)比3.0%(3/101),P=1.00〕。肝移植组术后再出血率为2.0%(2/101),低于常规手术组的9.5%(18/189),P<0.05。肝移植组术后内镜下曲张静脉消失率为86.1%(87/101),高于常规手术组的54.5%(86/189),P<0.01。结论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可靠的。有出血史但术前肝功能尚好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后能维持较好的肝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终末期肝病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愈方案。
俞军张武张珉王伟林周琳沈岩汤洒潇程龙宇谢尚奋陈智贇郑树森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保脾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1年期间共实施保脾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7例,观察其保脾断流手术前后血象、肝功能、并发症、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等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再出血率和生存情况。结果保脾断流术后FPP下降了12.4%(P<0.05);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3.3%(9/27),其中包括2例(7.4%)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3.7%)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例(3.7%)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3.7%)急性肺损伤,1例(3.7%)肝性脑病于术后第8天死亡,3例(11.1%)新发门静脉血栓。2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57个月,平均27个月,存活率为92.6%(25/27)。结论保留脾脏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术式。
王东栗光明朱继业胡志平冷希圣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脏
部分门体静脉分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理想的门体静脉分流术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有效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二是减少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非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能有效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很高。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即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虽然在术后早期使大部分病人获得了向肝性门静脉血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与脾、胃静脉系之间形成广泛侧支.
李宏为杨卫平陈皓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式的合理选择被引量:14
2012年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的手术方式主要有断流术、分流术、分流加断流联合术及肝移植术4种。每一种手术中又有许多不同的手术方式.如断流术和分流术的术式均多达10余种。PHT手术仍有较多难题,如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疗效不确切。因此,临床上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各种具体手术方式的适应证。
吴志勇陈炜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脏结节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4
2012年
近年来,布-力口综合征合并肝脏结节的临床检出率日益增高,但这种肝脏结节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的定性诊断方法,易造成误诊;另一方面,目前临床对布-加综合征合并肝脏结节认识不足,也导致了很多不恰当的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51例布-加综合征合并肝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点。
孙玉岭王志伟马秀现张瑞芳高雪梅
关键词:肝肿瘤布-加综合征影像学
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急性门静脉血栓(PVT)的发展演变过程,人们研究得不多,因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处理困难,易误诊、误治,并发症、复发率及病死率很高,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麻烦。深入了解急性PVT成因、临床表现等有助于正确治疗和积极预防其并发症。该文分别就PVT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介绍,将治疗急性PVT分为保守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栓切除治疗,着重阐述PVT的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急性PVT治疗的现状。
张强乔海泉
关键词: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