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023)
-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作者:常春张荣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生成逻辑、历史进路与发展特征——兼论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生成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认识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历了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内容上体现为"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在布局意识、布局组分、布局思维和布局路径上分别体现了从模糊到清晰、从单一到多元、从线性到非线性、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等发展特征。
- 张荣华赵国营
- 关键词:生成逻辑
- 总体布局视阈下党在农村的基层执政能力建设被引量:1
- 2014年
-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获得农民群众拥护与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经济上体现为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和实现共富;政治上体现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上体现为组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上体现为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生态环境上体现为实现村容整洁,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赵国营
-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 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时代意蕴被引量:3
- 2016年
-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一方面是应对现实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是要避免重复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老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文明的同时融入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素和理念,实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狭义)的全面生态化,最终实现文明的跨越式发展,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率先走出工业文明,实现由社会主义工业文明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渡和转变,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价值指向和时代意蕴。
- 赵国营张荣华
- 关键词:生态文明时代意蕴
- 生态文明达成民众共识的条件探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新形态,人民群众是这一文明形态的实践主体,真正跨入生态文明时代首先需要达成生态文明的民众共识。这是满足民众生态需求的要求,也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要求,还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更是兑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承诺的要求。生态文明达成民众共识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生态执政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主流,经济发展不再成为生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启动第一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
- 陶磊张荣华
-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思想的系统性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和规划,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系统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充分体现了以整体性、结构性、相关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为主要内容的系统性特征。
- 张荣华赵国营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
- 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实现人民幸福的内在逻辑被引量:3
- 2014年
- 实现人民幸福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有着内在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其理论逻辑在于:实现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目标,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梦的根本追求;其实践逻辑在于: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目的;其现实逻辑在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期党亟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张荣华常春
- 关键词:人民幸福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现实逻辑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实现进路被引量:2
- 2018年
-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在实践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布局目标;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布局原则;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布局方法;坚持以"五大发展"为布局理念;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布局路径。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充分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张荣华赵国营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被引量:1
- 2016年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创新成果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符合中国共产党建党宗旨和执政宗旨,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群众路线的要求,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观。人民幸福是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理论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
- 陶磊张荣华
- 关键词: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 论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被引量:4
- 2017年
- 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包括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关于物质和人类社会的层次结构性思想、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关于世界是永恒运动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开放性思想等,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 赵国营张荣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 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基础探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生态文明具有整体性特质,遵循着整体主义世界观和系统综合方法论,辐射和渗透在其他各种文明因素中发挥作用。资本主义制度遵循原子主义世界观和分析还原方法论,与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对立,其本质和运行规律也与生态文明背道而驰,因而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不可能是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目的以及共同富裕和分配公正,才与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和建设规律相吻合,因而,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
- 张荣华郭小靓
- 关键词:生态文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