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3JDSZ1010)

作品数:12 被引量:228H指数:6
相关作者:方曙光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宁波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安徽省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老人
  • 4篇公共
  • 4篇公共领域
  • 3篇社会
  • 3篇社会支持
  • 3篇网络公共
  • 3篇网络公共领域
  • 2篇政府主导
  • 2篇社会生活
  • 2篇社区建设
  • 1篇大学生
  • 1篇动力机制
  • 1篇谣言
  • 1篇舆论
  • 1篇智慧城市
  • 1篇智慧化
  • 1篇弱关系
  • 1篇社会断裂
  • 1篇社会关系
  • 1篇社会结构

机构

  • 1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宁波财经学院

作者

  • 11篇方曙光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长江论坛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重庆与世界(...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部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创新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社区的建设已成为社区发展的新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创造优美、安全的社区环境;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比较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社区的特征,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分析了中部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中部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原则和对策。
伍玉红方曙光
关键词:政府主导社区建设
网络谣言及其治理问题探析
2014年
随着我国网络化程度的加深,利用网络传谣已开始成为各类不法分子据以制造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网络谣言之内涵、成因和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在网络公共领域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就如何治理网络谣言、推进网络公共领域建构提出了两点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伍玉红方曙光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舆论公共领域理论
政府主导、智慧化:中部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研究
2014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社区的建设已成为社区发展的新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创造优美、安全的社区环境,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在比较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社区的特征,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分析了中部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中部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原则和对策。
方曙光
关键词:政府主导
智慧城市视域下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
2014年
基于物联网、高速宽带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智慧城市中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以网络为公共空间和互动平台,以网民为主体,网络公共领域及其网络舆论已经影响到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研究信息分享(弱关系)和情感分享(强关系)基础上网络公共领域的内在动力机制,提出了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网络互动、一般性信念(网络共意)、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并提出引导网络公共领域的对策。
方曙光
关键词:智慧城市网络公共领域动力机制
网络公共领域对公民精神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公民精神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而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当前的公民精神水平远远滞后于现代化的需要。通过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阐述,指出网络公共领域作为"理想"公共领域,有助于培育公民自由独立平等的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我、培育社会责任意识、具备批判精神等公民精神,进而提出完善网络公共领域、提升其对公民精神培育功能的对策。
伍玉红方曙光
关键词:公民公民精神网络公共领域
“弱关系”和“强关系”下的网络互动和网络运动被引量:15
2014年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的快速、便捷、独立性和自主性,已成为中国公民获得信息、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的主要公共领域。在分析现实集体行动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其对于网络下集体行动的适用性和启示,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参与"钓鱼岛事件"而引发的网络运动中网民的态度和行为,研究不同网络社区的网络"意见领袖"通过网络"弱关系"获得信息和资讯;同一网络社区的网民通过与网络"意见领袖"的网络"强关系",建立起网络"共意"和网络公共领域,共同分享网络情感,并不断反复、强化网络互动,同化其行为取向,从而导致网络运动的爆发式形成。在此基础上,从网络运动的结构性特征,并从政府控制、网络组织和网民的视域,提出引导网络运动的对策和建议。
方曙光
关键词:弱关系强关系
共青团视角下的大学生手机成瘾预防与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2019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手机成瘾预防与干预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共青团视角下大学生手机成瘾预防与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共青团视角下的大学生手机成瘾预防与干预工作措施。
滕秋玲
关键词:大学生共青团
断裂、社会支持与社区融合: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重建被引量:71
2013年
我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失独家庭和失独老人。在研究国外关于老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失独老人特有的理论解释范式:社会断裂理论、社会融合理论、自我认同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再社会化理论和抗逆力理论。通过对安徽省淮南市失独老人现状和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从表面上来看失独老人面临着生活、生理和心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境,其本质表现为社会关系断裂及社会生活的解体。指出影响失独老人断裂状况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关系、社区认知、社会支持、社会政策,从政府、社会组织和失独老人自身等视角,并基于社会重建理论,提出重建失独老人社会生活和社区融入的具体对策和可操作性的进程。
方曙光
社会断裂与社会支持:失独老人社会关系的重建被引量:53
2013年
社会政策、传统文化、经济等因素使得失独老人面临着社会保障、经济困顿、养老、医疗、社会心理恢复等问题,表现为与他人、社区之间社会关系的"断裂"现象。对安徽省合肥市失独老人生活现状及社会支持网络作了实证研究。失独老人对现状不满意,社会关系"家庭化",存在社会支持方面的缺失。影响失独老人社会关系重建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失去独生子女的时间和社会政策。从多元的视角,提出建立失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重建失独老人社会关系、融入社区的操作性对策。
方曙光
关键词:社会断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失独老人的社会生活重建被引量:73
2013年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失独家庭和失独老人,当前失独老人面临着生活、养老、医疗、心理恢复等问题。在研究社会支持理论的内涵、类型、作用机制和功能后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的失独老人社会支持现状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失独老人存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方面的缺失,指出影响失独老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失去独生子女的时间和社会政策,并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失独老人自身等视角,提出建立失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并基于社会重建理论,提出了重建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具体对策。
方曙光
关键词:社会支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