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30004)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介永强薛雷平徐雪强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佛教
  • 1篇德业
  • 1篇多宝塔
  • 1篇多宝塔碑
  • 1篇玄宗
  • 1篇巡幸
  • 1篇义学
  • 1篇中国书法
  • 1篇三阶教
  • 1篇始末
  • 1篇书法
  • 1篇寺院
  • 1篇寺院建筑
  • 1篇隋唐
  • 1篇隋唐佛教
  • 1篇唐都长安
  • 1篇唐玄宗
  • 1篇清实录
  • 1篇全称
  • 1篇武则天

机构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5篇介永强
  • 1篇徐雪强
  • 1篇薛雷平

传媒

  • 1篇史学集刊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原文物
  • 1篇五台山研究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碑林集刊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唐玄宗与佛教——以《多宝塔碑》为中心
2012年
《多宝塔碑》乃中国书法名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此碑镌立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岑勋撰文,颜真卿楷书碑文,徐浩隶书题额。《多宝塔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巨迹,以书法艺术久负盛名,其文献价值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此碑在诸多金石文献中皆有著录,碑文34行,行66字,共2200多字,内容十分丰富。
介永强
关键词:全称楷书碑文
嘉庆帝巡幸五台山之始末——以《清实录》资料为主的考察被引量:1
2014年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距离北京较近,遂成为清代皇帝经常巡幸之地。祭祀朝圣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除其前期的长期准备外,每个皇帝要求的出行规格也不一样。嘉庆帝巡幸五台山,前期准备长达8年之久。从巡幸五台山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嘉庆帝崇实黜华的出行风格和对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以及五台山佛教地位的提升,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徐雪强薛雷平
关键词:嘉庆帝巡幸
隋唐高僧与中国书法被引量:1
2013年
隋唐佛教僧侣中,许多高僧以书法独步方外,闻名于世。隋唐高僧书法家名人辈出,大有群星灿烂之势,一方面与隋唐书法文化大潮休戚相关,另一方面又与隋唐佛教大发展密不可分。隋唐佛教的兴盛,吸引了士大夫和书法家盘桓佛教寺院,他们在佛寺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书迹,为僧人学习书法提供了难得的范本,成为隋唐高僧书法家成长的温床。隋唐佛教的盛行,引起全社会对佛经的大量需求,抄写佛经,风气日炽,成年累月地写经促使僧人书法艺术不断提高,高僧书法家随之脱颖而出。隋唐高僧书法家率皆以草书知名闻达,他们的最大成就在草书,其书毫无"方外气",反而光芒四射,影响久远,这源于他们对书法艺术的不断追求,精益求精,还贵在不落窠臼,求新求变,由此决定了隋唐高僧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介永强
关键词:佛教书法草书
《唐智该法师碑》关联问题新考
2014年
本文在追溯智该法师师承关系的基础上,纠正了《长安发现唐智该法师碑》一文的某些结论。文章认为,智该法师是隋末唐初著名的义学高僧,他虽曾讲习唯识经论,但与唯识宗开创无关。智该葬在终南山楩梓谷,其碑出土在白塔寺,这一切表明他是一位三阶教信奉者。
介永强
关键词:隋唐佛教义学三阶教
论武则天与感业寺的几个问题——与气贺泽保规先生商榷被引量:6
2012年
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先生在《武则天的感业寺出家问题与德业寺》一文中认为,唐太宗驾崩后,作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并未出家感业寺,而是栖身于长安城休祥坊母亲家中,"感业寺是在强烈意识着德业寺的心理状况下虚构的寺名"。揆诸史实,武则天出家为尼于感业寺,确凿无疑。感业寺不是"一个架空的影子寺院",并非人为虚构,它位于唐长安禁苑内,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事处感业寺小学内。感业寺与德业寺没有必然联系,都是唐长安禁苑内的宫人尼寺而已。
介永强
关键词:武则天
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被引量:8
2014年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建设的兴盛期。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规模宏大、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长安城西市和东市周围以及城东南隅和城东北隅,呈现出西密东疏、北密南疏的特点。佛教寺院主院不建佛塔始于唐高宗初年,到唐高宗后期,建塔于别院的新式布局即成为流行的规制。佛教寺院有单院式佛寺和多院式佛寺两种基本类型,它们都以佛殿(堂)为中心,佛塔建在寺侧、寺后或别院,甚或不建塔,这是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突出特点。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重大转折点,影响十分深远。
介永强
关键词:佛教寺院建筑佛殿佛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