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A030201030)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吴书林薛玉梅杨平珍詹贤章廖洪涛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房颤
  • 6篇心房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心房颤动
  • 5篇消融
  • 4篇导管
  • 3篇导管消融术
  • 3篇心房颤动患者
  • 3篇消融术
  • 2篇远期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厚度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房颤
  • 2篇左心
  • 2篇左心房
  • 2篇消融治疗
  • 2篇静脉

机构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心血管...

作者

  • 8篇吴书林
  • 6篇詹贤章
  • 6篇杨平珍
  • 6篇薛玉梅
  • 5篇廖洪涛
  • 4篇魏薇
  • 3篇傅锐斌
  • 3篇吴平生
  • 3篇方咸宏
  • 3篇邱健
  • 2篇蒙霏霭
  • 1篇廖禄明
  • 1篇方成宏
  • 1篇鲁明军
  • 1篇粱远红
  • 1篇梁远红
  • 1篇饶芳

传媒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后左心房和左心室结构远期变化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入选38例慢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房颤有无复发对左心房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31例慢性房颤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3.45±1.46)个月,将其按消融效果分为复发组(15例)和非复发组(16例)。随访结果如下:(1)消融术前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超声指标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非复发组消融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较术前减小[(38.73±3.77)mmvs.(41.86±4.73)mm,P<0.01],左心房上下径较术前减小[(58.03±4.31)mmvs.(61.70±3.80)mm,P<0.01],左心房左右径较术前减小[(43.93±6.06)mmvs.(46.08±6.62)mm,P<0.01],左心房最大容积较术前减小[(75.78±22.27)mLvs.(83.18±24.29)mL,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减小[(45.85±4.98)mmvs.(48.26±5.36)mm,P<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较术前减小[(28.74±4.27)mmvs.(31.44±5.32)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68.03%±4.58%vs.62.75%±7.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窦律能使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的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逆向重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
廖禄明吴书林鲁明军杨平珍詹贤章薛玉梅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导管消融治疗45岁以下心房颤动患者的随访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年轻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持久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年龄<45岁,诊断为房颤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132例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随访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初次消融和重复消融后复发的预测因子。结果患者年龄(38.0±5.6)岁,男101例,女31例,既往房颤病程2.05年;阵发性房颤91例,非阵发性房颤包括持续性房颤15例和持久的持续性房颤26例。初次消融后随访24.2个月,阵发性、持续性、持久的持续性房颤成功率分别为86.8%(79例)、66.7%(10例)、57.7%(15例),总体成功率78.8%。复发的患者有20例(71.4%)再次消融,随访14.3月,12例(75%)维持窦性心律。阵发性、持续性、持久的持续性房颤经过重复消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3.4%(85例)、86.7%(13例)、73.1%(19例),总体成功率88.6%。COX回归分析提示,初次消融后复发的预测因子分别是非阵发性房颤(HR=3.393,P=0.004)、左心房扩大(HR=1.066,P=0.004)、高血压病史(HR=4.203,P=0.006)和甲状腺疾病史(HR=5.280,P=0.001);重复消融后复发的预测因子则为右心房扩大(HR=1.133,P<0.001)和甲状腺疾病(HR=6.942,P=0.003)。无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年轻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早期对年轻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是合理的,但应注意心房扩大及甲状腺疾病对成功率的影响。
詹贤章薛玉梅吴书林杨平珍廖洪涛方咸宏魏薇梁远红蒙霏霭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复发
特发性房颤患者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与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关系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特发性房颤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特发性房颤的患者和年龄、性别因素匹配的健康对照个体,测定其血小板计数,并采用Griess法测定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NOx),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性因子(vWF)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比较两组间这些指标差异,分析内皮功能指标和血小板激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特发性房颤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20.5×109±82.1×109)和(236.0×109±36.0×109)109/L(P=0.282),血浆NOx水平分别为(18.2±7.3)和(24.3±7.8)μmol/L(P=0.049),血浆vWF水平分别为(112.9±36.8)%和(106.1±34.3)%(P=0.404),血浆sP-selectin水平分别为(25.6±6.2)和(22.4±4.8)ng/ml(P=0.00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特发性房颤患者血浆NOx水平与sP-selectin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05,P=0.025)。特发性房颤患者血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降低,sP-selectin水平显著增高,NO水平与sP-selectin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房颤本身可能导致内皮功能减退和血小板功能激活,内皮功能减退可能为引起房颤血小板功能激活的原因。
傅锐斌吴平生吴书林邱健
关键词:特发性房颤可溶性P选择素
7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70岁以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导管射频消融的70岁以上房颤患者107例,收集患者临床和电生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房颤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107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89例,持续性房颤18例。平均随访(25.2±11.5)个月,单次消融成功率67.3%,其中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成功率分别为74.2%和33.3%(P<0.01)。复发的7例患者接受再次消融,6例成功。总的成功率72.9%。结构性心脏病及消融后仍为房颤心律是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环肺静脉消融术式可减少复发房性心律失常风险。严重并发症4例,2例心包填塞、1例血胸和1例死亡。结论老年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率高;复发患者多数不接受重复消融;结构性心脏病、消融后仍为房颤心律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阵发性房颤患者单纯环肺静脉消融可能减少复发的房性心律失常。
薛玉梅詹贤章吴书林杨平珍廖洪涛方咸宏魏薇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手术后并发症肺静脉
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大小、室间隔厚度等心超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特发性房颤的左心房大小、室间隔厚度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特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57例(55.4±10.2岁)和窦性心律个体(对照组)45例(52.9±7.9岁)。经胸心脏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收缩期左房前后径(LAd)、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和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特发性房颤患者LAd和IVSd显著增大[LAd:(35.9±4.6)vs(30.0±3.3)mm,P<0.001;IVSd:(10.4±1.1)vs(9.4±1.4)mm,P=0.001]。两组LVIDd和LVEF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显示LAd大于均数组个体与小于均数组个体房颤出现率分别为85.7%和35.0%(OR:11.143,95%CI:4.042~30.719,P<0.001);IVSd大于均数组个体与小于均数组个体房颤出现率分别为71.1%和43.9%(OR:3.249,95%CI:1.420~7.473,P=0.005);不同LVIDd和LVEF分组患房颤风险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特发性房颤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左房扩大和左室肥厚,且两者均与房颤风险增高相关联。
傅锐斌吴平生吴书林邱健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房室间隔厚度
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房颤发生的关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右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及与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41例和单纯性高血压患者45例。经胸心脏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收缩期左房前后径(Lad)和右房上下径(Rad)、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和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有无明显的二尖瓣返流(MR),所有房颤患者在窦性心律下做超声测量。结果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Lad(mm)和IVSd(mm)显著增大(Lad:36.1±5.8vs31.0±3.9,P<0.001;IVSd:10.7±1.3vs9.9±1.5,P=0.001),MR发生率显著增高(52.5%vs11.1%,P<0.001)。两组Rad、LVIDd和LVEF差异均无显著性,其中两组Rad(mm)为46.4±7.1vs44.0±4.0(P=0.0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IVSd和MR发生率均与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有显著性关联[OR(95%CI):Lad,1.375(1.135~1.665);IVSd,1.98(1.183~3.313);MR,4.708(1.126~19.68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较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显著扩大、室间隔显著增厚和二尖瓣返流发生率显著增高,这三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预测因素。
傅锐斌吴平生吴书林邱健饶芳杨平珍詹贤章方咸宏薛玉梅廖洪涛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纤颤室间隔厚度二尖瓣返流
高密度标测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房性心动过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EnSite NavX系统高密度标测对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射频导管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 17例房速患者,平均年龄(45.9±16.9)岁,男性15例,女性2例.心动过速均呈持续性发作,应用EnSite NavX系统于心房进行高密度标测,建立激动图.对于折返性房速,线性消融关键峡部或传导通道(channel),对于局灶性房速,点消融局部最早心房激动区域.结果 17例患者中,共标测到19种房速,周长为(254±49)ms,平均取点(316±90)个,标测时间为(8.4±2.6)min,建立19种激动图 激动图显示大折返性房速10种,局灶性房速9种 19种房速中,18种即时消融成功 无标测与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3.0±1.6)个月,2例服用胺碘酮可预防发作(1例患者房速复发,1例患者术中有1种房速未消融成功).结论 EnSite NavX系统高密度标测对心动过速机制可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有助于确定消融靶点,提高消融成功率.
詹贤章吴书林杨平珍薛玉梅方成宏廖洪涛粱远红魏薇蒙霏霭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
环肺静脉与复合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疗效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和复合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后长期随访的成功率,探讨导管消融治疗PAF的路线和终点。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PAF患者141例,分为两组。第1组:单纯环肺静脉消融,在三维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系统)和单环状标测电极(LASSO电极)指导下行同侧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至左心房-肺静脉电活动双向传导阻滞;第2组:复合消融,即在环肺静脉消融后,常规进行心房高频刺激,根据术中是否有自发或诱发的房性心律失常而选择右心房峡部、左心房峡部、左心房顶部、冠状窦左心房心内膜面、左心耳部、碎裂电位、冠状静脉窦内消融或上腔静脉隔离等附加消融方式。比较两组的消融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第1组消融过程中6例出现自发的持续房性心动过速(auricular tachycardia,AT)转为复合消融。结果按照实际治疗原则进行分析,即第1组64例,第2组7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X-线曝光时间较第1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8±14.2)min vs.(33.1±10.7)min,P=0.002]。随访(39.2±5.2)个月,两组单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4%(15/64)vs.26.0%(20/77),P=0.729]。第1组5例AT和4例PAF接受重复消融,其中5例AT及2例PAF治疗成功;第2组6例AT和6例PAF接受重复消融,其中5例AT和3例PAF治疗成功。两组两次或三次消融后总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56/64)vs.84.4%(65/77),P=0.603)。结论导管消融治疗PAF的远期成功率高;环肺静脉消融与复合消融治疗PAF的远期效果相似,但X-线曝光时间相对较短,损伤较小;对于复发的患者,寻找肺静脉以外的靶点可进一步提高导管消融治疗PAF的成功率。
薛玉梅杨平珍詹贤章廖洪涛魏薇吴书林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肺静脉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